首页 >
佛罗伦斯圣十字圣殿
✍ dations ◷ 2025-08-10 15:36:34 #佛罗伦斯圣十字圣殿
佛罗伦萨圣十字圣殿(意大利语:Basilica di Santa Croce)是方济各会在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主要教堂,罗马天主教的一座次级圣殿,坐落在主教座堂东南方大约800米的圣十字广场。这个地点原是城墙外的一片沼泽地。在这座教堂中,安葬着许多位最杰出的意大利人,例如米开朗琪罗、伽利略、马基亚维利、福斯科洛、詹蒂莱、罗西尼和马可尼,因而被称为“意大利的先贤祠”(意大利语:Tempio dell'Itale Glorie)。佛罗伦萨圣十字圣殿是世界上最大的方济各会教堂。它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拥有16个小圣堂,其中许多小圣堂都装饰着乔托及其学生创作的壁画,以及墓穴和纪念碑。传说圣十字圣殿是由圣方济各本人亲自创建。1294年5月12日,开始兴建目前的这座教堂,以取代原有的教堂,可能是由阿诺尔福·迪·坎比奥(Arnolfo di Cambio)设计,由该城几个最富有的家族出资建造。1442年,教宗 犹金四世为这座教堂祝圣。这座建筑的设计反映了方济各会简朴的风格。平面布置为埃及式或T型十字架(圣方济各的一个标志),长115米,一个中央走道(nave)和2条过道(aisle)被几排八角形柱子隔开。教堂南面是一座修女院,其建筑部分保留下来。在主回廊(Primo Chiostro)有巴齐小圣堂(Cappella dei Pazzi),完成于1470年代,兴建时用作会议厅(chapter house)。伯鲁乃列斯基(设计并完成了主教座堂的穹顶)进行了设计,保持了原来不加修饰的简朴风格。1560年,在反宗教改革运动中,这座教堂也经历了变化,唱经楼隔屏被移走,内部由乔尔乔·瓦萨里加以改建。这样造成的后果是,教堂的装饰受到损害,而先前位于隔屏得大部分祭台不再存在。钟楼兴建于1842年,以取代被闪电击毁的旧钟楼。这座教堂的19世纪新哥特式大理石正立面,由来自安科纳的犹太人建筑师尼科洛·麦塔斯(Nicolò Matas)设计和修建于1857-1863年。尼科洛·麦塔斯在作品中设计了一个明显的大卫之星。麦塔斯希望和他的同辈安葬在一起,但是因为他是犹太人,只能葬在门廊下面,没能葬在围墙以内。1866年,在意大利争取独立和统一的战争之后,政府取缔了大部分修道院,于是这座建筑群成为公共财产
圣十字圣殿的博物馆主要设在回廊外面的餐厅。在回廊竖立着一座弗罗伦斯·南丁格尔的纪念碑。她出生在这座城市,而她的名字就取自这座城市的名称。伯鲁乃列斯基还建造了内修院,完成于1453年。1966年,阿诺河淹没了大部分佛罗伦萨,其中也包括圣十字圣殿在内。大水冲进了教堂,带来泥巴、污物和燃油。建筑和艺术珍宝受到了严重损坏,后来花费数十年时间进行修复。今天,从前圣方济各会的宿舍开设了皮革学校(Scuola del Cuoio)。游客可以参观技工制作提包、钱包和其他皮具,在附近的店铺也有出售。这座教堂目前保存着以下艺术家的作品:美第奇小圣堂曾经位于这座教堂内,但是现在分开保存在佛罗伦萨美术馆和米兰的巴加蒂-瓦尔塞基博物馆,是由洛伦佐·迪·尼可罗(Lorenzo di Niccolò)所作的多联画屏。对于佛罗伦萨人而言,这座圣殿既是一个礼拜场所,也是捐赠对象,此外,在习惯上,广受尊敬的佛罗伦萨名人都埋葬在此,或在此立碑纪念。祭台右侧的巴尔第小圣堂和佩鲁齐小圣堂属于巴尔第和佩鲁齐两个富裕家族。随着时间的进展,来自意大利其他地区的名人也获准进入这块空间。500年来,在教堂中陆续竖立起以下人物的纪念碑:坐标:43°46′07″N 11°15′44″E / 43.768498°N 11.262311°E / 43.768498; 11.262311
相关
- 生物科技生物技术(英语:biotechnology),又称为生物科技,指利用生物体(含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的细胞)来生产有用的物质或改进制程,改良生物的特性,以降低成本及创新物种的科学技术。根据不同的工
- 发炎炎症反应、炎性反应,俗称炎症,是指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致炎因子及局部损伤所发生的防御性为主的反应,中心环节是血管反应,是生物组织受到外伤、出血或病原感染等刺激,激发的
- CD8sup+/supCD8受体(英语:CD8-receptor)是细胞毒性T细胞的膜上标记(surface marker)之一。当病菌入侵人体,有一部分必定会被广布的抗原呈现细胞(此时主要指非B细胞的巨噬细胞及棘状细胞)给吞噬,
- 新陶文 ‧ 甲骨文 ‧ 金文 ‧ 古文 ‧ 石鼓文籀文 ‧ 鸟虫书 ‧ 篆书(大篆 ‧ 小篆)隶书 ‧ 楷书 ‧ 行书 ‧ 草书漆书 ‧ 书法 ‧ 飞白书笔画 ‧
- 暗箱暗箱(英语:Camera obscura),又称暗盒,是一种光学仪器,可以把影像投在屏幕上。暗箱的概念早在公元前已经出现。自15世纪开始,被艺术家用作绘画的辅助工具。至18世纪未,一些摄影先驱用
- 齐民要术《齐民要术》是中国保存得最完整的一本古代农牧情况的钜著,由北魏官员贾思勰所著,成书于东魏武定二年(544年),另一说为533年至544之间。收录公元6世纪时中国黄河流域下游地区的农
- 福音音乐福音音乐(英语:Gospel music)福音音乐是基督教音乐的一种流派。福音音乐的创作、表演、意义甚至定义都因文化和社会背景而异。福音音乐的组成和表演有很多目的,包括审美愉悦,宗教
- 吊兰吊兰(学名:Chlorophytum comosum)又名钓兰、挂兰、兰草、折鹤兰,欧美国家称蜘蛛草(spider plant),日本称折鹤兰(折鶴蘭),是相当常见的垂挂式观叶植物,原产于南非。吊兰为常绿草本植物,具
- 雨量雨是一种自然降水现象。大气层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珠,大量的小水珠形成了云。当云中的水珠达到一定质量以后就会下落至地表,这就是降雨。雨是地球水循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大
- 于阗语塞语(Saka、Sakan),又称东部塞语,是一种曾在塔里木盆地于阗王国与图木舒克使用的塞族方言,属东伊朗语。在其下又分成两种方言,在于阗使用的,称为于阗语(Khotanese),于阗塞语和和阗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