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技巧

✍ dations ◷ 2025-04-04 08:03:35 #亚历山大技巧
亚历山大技巧(Alexander Technique)是一种学习和教育技术,其目的在于指导学习者觉察及克服个人活动与思想模式中的惯性限制。当中会处理的第一项又最常见的限制,乃是不必要的肌肉紧张。亚历山大技巧通常在个人授受的环境中学习;在“亚历山大技巧老师”双手接触及口语指示下,个别的“亚历山大学生”将习得此技巧。亚历山大技巧也可以以小组形式教授,而短时间、轮流的单人指导则会用作为给小组其他成员的示范。这名词具有双重含意:一为由“亚历山大技巧老师”所教授的不同教学方法,另一为由此技巧的各老师及学生所实践的个人法则。此技巧的名字来自首先发现及建构出当中原理的费德里克·麦特里亚斯·亚历山大(英语:F._Matthias_Alexander)。亚历山大曾是一名莎士比亚朗诵员,声线却一度出现问题。他利用数面镜子细心观察,发觉自己在预备朗诵或说话时,不必要地按某个惯性形态绷紧全身。他花了十年时间自我观察,终于成功地运用其创见处理好自己的声线问题。他后来更建构出一种“技巧”去教导他人并传递其体会。亚历山大以实证科学方法作为其工作的基石。他运用自我观察和推理,令日常的身体活动,如坐下、站立、行走、手部运作和说话,变得轻松。他设计出来的方法令到探索和训练可以明确地一再重复出现,而学生则可以由此方式于任何起点继续改进。亚历山大于1931至1955在英国伦敦教学,1941至1943 则跟其弟弟A.R.亚历山大在美国麻省教学,并且于美国继续培训老师至1945年。他的工作一路传承至今,其概念菁萃则由多人以毕生心力去钻研发展。一生之中,亚历山大获得许多人的大力支持,当中包括约翰·杜威、奥尔德斯·赫胥黎、萧伯纳等。亚历山大技巧指导培训学员的运动感觉(kinesthesia)或本体感觉(proprioception)。这感觉会被用以内在地量度个人肢体的位置、重量,与及用来判断移动所需的力度。

相关

  • 南北战争(4年3周6日) (最后一枚炮弹于1865年6月22日发射)联邦胜利亚伯拉罕·林肯埃德温·M·斯坦顿尤利西斯·S·格兰特 威廉·T·舍曼 大卫·法拉格特 乔治·B·麦克莱伦 亨利·韦
  • 工程制图工程制图可以指:
  • 医师誓言希波克拉底誓词(希腊语:Όρκος του Ιπποκράτη,英语:Hippocratic Oath),俗称医师誓词,是西方医生传统上行医前的誓言,希波克拉底乃古希腊医者,被誉为西方“医学之父”
  • 康拉德·劳伦兹康拉德·柴卡里阿斯·洛伦兹,FRS(德语:Konrad Zacharias Lorenz,1903年11月7日-1989年2月27日)是一位著名奥地利动物学家、鸟类学家、动物心理学家,也是经典比较行为研究的代表人物
  • 草露宝光草露宝光或简称宝光(来自于德文 “Heiligenschein” 意为“halo”(光环)或“aureola”(光背),字面意思为“神圣的光”,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
  • 尾状核尾状核(英语:caudate nucleus)是位于许多动物大脑基底核内的一个核。尾状核也是大脑学习与记忆系统的一个重要部分。早期研究指出,这个脑区对目标导向行为很重要。强迫症患者过
  • 星形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也称星状细胞(astrocyte、AS),为神经胶质细胞的一种。星形胶质细胞在大脑中的比例尚不明确。有研究发现,星形胶质细胞的比例因区域而异,占所有神经胶质细胞的20%至40%
  • 弓形激波弓形激波(Bow shock)是太阳风与行星的磁层顶相遇处形成的激波。一个已经被深入研究的例子是太阳风与地球磁场相遇时形成的弓形激波。地球的弓形激波距离地球大约9万公里,厚度大
  • 朗道-拉马努金常数兰道-拉马努金常数(Landau–Ramanujan constant)是一个和数论有关的常数,对于一正整数x ,若x很大时,小于x且可以表示为二平方数和整数的个数和下式成正比二者之间的比例即为兰道-
  • 提乌德里克二世提乌德里克二世(法语:Thierry II;德语:Theuderich II;西班牙语:Teoderico II,587年-613年),595年3月28日—612年5月在位的勃艮第国王,在612年5月提乌德贝尔特二世死后继位为奥斯特拉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