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作吾

✍ dations ◷ 2025-08-27 02:56:11 #侯作吾

侯作吾(1910年-1963年),名卓,又名遇辰,四川省营山县四喜乡人,蜀派古琴演奏家。1933年自上海美专毕业,曾赴日本东京美术学校留学。先后任教于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

其音乐节奏紧凑、指法纯熟老到,能弹〈高山流水〉、〈秋鸿〉、〈胡笳〉、〈水仙操〉、〈潇湘水云〉、〈忆故人〉、〈普庵咒〉、〈猿鹤双清〉、〈醉渔唱晚〉、〈渔樵问答〉等曲,其中〈猿鹤双清〉为自行打谱;〈高山流水〉原已分为两曲,侯作吾将二曲合一,并以此曲闻名。

任教天津中央音乐学院期间,曾和杨荫浏、曹安和二人携带钢丝录音机至北京向琴人录音,作为教学及作曲之用。

琴家吕振原、作曲家苏汉兴为其学生。

相关

  • 羟醛缩和反应羟醛反应(英语:aldol reaction)是有机化学及生物化学中构建碳-碳键最重要的反应手段之一。该反应由查尔斯·阿道夫·武兹和亚历山大·波菲里耶维奇·鲍罗丁于1872年分别独立发现
  • 可塑性神经可塑性(英语:Neuro-plasticity)是指重复性的经验可以改变大脑的结构,由Richard J. Davidson 在 1992 年提出。神经可塑性是近期的发现,过去的科学家往往认为在婴儿关键期后,大
  • 统计学习理论统计学习理论(英语:Statistical learning theory),一种机器学习的架构,根据统计学与泛函分析(Functional Analysis)而建立。统计学习理论基于资料(data),找出预测性函数,之后解决问题。
  • 犹太教卡拉派犹太教卡拉派(英语:Karaite Judaism 希伯来语:יהדות קראית)是犹太教的一个教派。可能是在公元7至9世纪在巴比伦或埃及出现的。卡拉派以对塔纳赫及犹太教律法的不同见
  • 手写识别手写识别(英语:Handwriting recognition)是计算机在纸、照片、触摸屏或其他设备中接收并识别人手写的文字等信息的技术,主要应用于光学字符识别(OCR)。离线手写识别涉及到将图像中
  • 何影何影(1977年4月17日-),中国射箭运动员,籍贯为吉林四平。何影在14岁时四平市军体校开始接受射箭的训练,其教练为田文兰。两年后入选吉林队,当时何影的教练是王建新。后来1年后,王建新
  • 范西塔特岛 (努纳武特)坐标:65°50′N 84°00′W / 65.833°N 84.000°W / 65.833; -84.000范西塔特岛(英语:Vansittart Island)是加拿大的岛屿,位于福克斯湾,属于北极群岛的一部分,由基瓦里奇地区负责管
  • Tina STina S (非真名,乃网络称呼),1999年在4月7日于法国巴黎出生,是一个吉他手,专演高难度的独奏。她透过社交网络服务13岁始成名。她曾奏路德维希·范
  • 奥尔巴尼公爵亚历山大·斯图亚特亚历山大·斯图亚特(英语:Alexander Stewart,约1454年-1485年8月7日),奥尔巴尼公爵(英语:Duke of Albany),苏格兰国王詹姆斯二世的次子、詹姆斯三世的弟弟。1482年,亚历山大在英格兰国王爱德华四世的帮助下率军入侵苏格兰(英语:English invasion of Scotland (1482))。隔年爱德华四世去世,继任者理查三世停止援助亚历山大的军事行动,后者流亡至法国。1485年,亚历山大在与奥尔良公爵的决斗中丧生。
  • 繁简转换一对多列表本列表按繁体字笔画数排列,罗列了一个繁体字可对应多个简体字的情况。淡蓝底色的是繁体字,淡红底色的是可对应的简体字。以下转换规则中,有些可能和旧版汉字规范有关,但相关规范已经废除;有些是因为两岸三地的语文差异产生的。繁体字“寧(níng)”的简化字是“宁”;但繁体字“宁(zhù)”本身作门屏之间解,其简化字是“㝉”:“㝉”只出现在《简化字总表》注释而非正文,“宁”是“貯”的本字,与“寧”没有关系,为避免此“宁”字与“寧”的简化字混淆,原读zhù的“貯、佇、苧、紵”作“贮、伫、苎、纻”。繁体字“薴(ní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