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李德和(1893年5月6日-1972年12月11日),字连玉,号罗山女史、琳琅山阁主人、题襟亭主人、逸园主人、连玉等;为台湾云林县诗人、画家,出身云林西螺望族,为清朝水师副将李朝安后代、儒学训导李昭元长女,后嫁嘉义医士张锦灿为妻,皇民化后曾改姓长谷。在协助丈夫事业之余,亦加入西螺菼社、嘉义罗山吟社,也曾组琳琅山阁诗会、鸦雀书画会、题襟亭填词会、连玉诗钟社、小题吟会等文人聚会。而除了诗作之外,她在画坛上亦有所成就,除作品多次入展外,还在1942年荣获“推荐画家”与“无鉴查画家”的荣誉。
张李德和在光绪十九年(1893年)5月6日(有些资料记5月18日)出生于大清福建台湾省台湾府云林县西螺堡,幼时由其父传授汉学,随后在活源书房向其表姑母刘氏学习了五年。到了明治三十六年(1903年),她进入西螺公学校(今中山国小)就读,四年后(1907年)进入台湾总督府国语学校第二附属学校(学海书院)就读。明治四十年(1910年)毕业后,先后任教于斗六公学校(今镇西国小)、西螺公学校、嘉义公学校(今崇文国小)。
之后在大正元年(1912年)时她嫁给嘉义名门张锦灿为妻,隔年因丈夫从总督府立医学校毕业后,于嘉义厅盐水港支厅菁藔区菁寮庄(今台南市后壁区内)开设了“诸峰医院”,而辞去了教职以协助处理医院事务。而后在大正五年(1916年)医院迁到嘉义区嘉义街(今嘉义市)开业,昭和四年(1929年)改建成洋楼。改建后医院的二楼成为夫妇起居读书的静室,号为“琳琅山阁”,屋后庭园则名为“逸园”,常于此举办诗会。由于她在嘉义创立不少文艺聚会和结社,而在嘉义艺文界有不小的影响力,此外还因其多才多艺而获得“诗、词、书、画、琴、棋、丝绣七绝”的美誉。而除了艺文界外,张李德和在昭和十六年(1941年)时还被推举为嘉义署联合保甲妇女团团长。 日治时代晚期改名“长谷德和”。
二次大战结束,日本投降后,张李德和曾担任过嘉义救济院董事长、台湾省临时省议会第一届省议员、明华家事补习学校董事长、台中书画展委员、内政部礼俗研究委员会委员、保护养女会主任委员、兰花盆栽展览会会长等职,在社会各方面均有贡献而受敬重。
张李德和与丈夫育有二子七女,分别为长女女英、长子儿雄、次女敏英、三女丽英、四女琼英、五女慧英、六女妙英、次子藩雄及七女婉英。她在民国六十年(1971年)时赴日本青森县的长子家中养病,12月11日病逝于青森县西津轻郡深浦町,享寿79岁。
张李德和与张锦灿在日治皇民化期间曾改姓名,分别为“长谷德和”与“长谷武峰”,两人育有二男七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