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三元赐福赦罪解厄消灾延生保命妙经,简称《三官经》。撰人不详,似出于明代。本经依托救苦大仙上请天尊道君,讲说祈求三官赐福赦罪解厄之法,收入《万历续道藏》。
《三官经》在明代时被世人用以祈集功德、消灾去祸,清代全真道道士将读诵此经列入每日功课之一,今世道士则多用于超度亡魂的斋醮法事。
三元,指“上元”天官、“中元”地官、“下元”水官,合称为三元。《太上洞玄灵宝三元玉京玄都大献经》:“三元者,元,本也。但以上三官为万物之行本,故曰三元”“言一切众生,生死命籍,善恶簿录,普皆系在三元九府,天地水三官,考校功过,毫分无失。所言三元者,正月十五日为上元,即天官检勾。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即地官检勾。十月十五日为下元,即水官检勾。一切众生,皆是天地水三官之所统摄。”。
三官信仰最早可追溯至东汉。据《三国志·魏书·张鲁传》注引《典略》载:东汉末年,汉中张修一派早期天师教为信众治病时,举行“三官手书”仪式,将病人姓名书写纸上,分别送呈天、地、水三官,以示思过、忏悔、服罪之意。
经文内容为称赞三官大帝的福德及“赐福、赦罪、解厄、消灾、延生、保命”等神通妙用,劝喻世人皈依三官大帝,诵经受持,罪灭福生。
姜守诚对《三官经》诸本篇章结构、扉画造型、文末牌记等内容进行比对分析,断定其成书年代当在明正统十年前后至景泰四年这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