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都东京

✍ dations ◷ 2025-09-10 08:35:43 #明治维新,东京历史,迁都

迁都东京(日语:東京遷都),或也有说法认为应称作奠都东京(日语:東京奠都),是1869年(明治2年)日本天皇和维新政府从京都移驻江户,并改称江户为东京,使之成为日本新首都的重大历史事件。

明治维新初期的京都经过大政奉还和王政复古重新成为日本的政治中心,为了体现新的政治气息,京都新政府内部开始有迁都之呼声。当时江户局势尚未完全稳定,主要视大坂作迁都对象。

鸟羽伏见之战后的明治元年(庆应4年)1月17日(1868年2月10日),参与大久保利通向总裁有栖川宫炽仁亲王提议让天皇参拜石清水八幡宫后行幸大坂,如果可能的话在大坂常驻。如此可以一扫朝廷的旧习,推动外交、海军、陆军发展。同年1月23日,在太政官会议上进一步提出浪华迁都(迁都大坂)的建议书。由于遭到保守派公卿猛烈反对,1月26日建议书被否决。随后大久保通过副总裁岩仓具视提出能让保守派也接受的大坂行幸议案,1月29日得到通过。

大坂行幸的决定发表之后,还是受到反对迁都的宫家和京都市民的怀疑。因此原本打算陪同天皇行幸的太政官为打消众人顾虑而取消行程。明治元年3月21日(1868年4月13日),天皇由副总裁三条实美率领1,655名随从陪同从京都出发。3月23日到达大坂本愿寺津村别院行驻。天皇在天保山参观了军舰,在大坂逗留40多天后于4月8日回到京都。

和此时没有危机的浪华(大坂)相比,已经是世界大都市的江户正面临分崩离析的危机,前岛密向大久保递交了“江户迁都论”。同年4月11日,江户不流血开城,维新派的目光从大坂转移到江户。

明治元年(1868年)闰4月1日军务官判事大木乔任和东征大总督府监军江藤新平向岩仓具视提出“东西两都”的建议书。建议书阐述让数千年从未接触王化思想东日本地区人民直接受到天皇统治之重要,并且提出建设从江户和京都之间的铁路,这个意见和大久保的大坂行幸相同没有提到迁都,比较容易得到保守派认可。

江户设置天皇皇宫的构想早在江户时代后期佐藤信渊就在文政6年(1823年)所著‘混同秘策’中被提到,据说大久保利通也是因此受到启发。

明治元年(1868年)5月24日,德川幕府被移封骏府(静冈)70万石。大木和江藤的东西两都议案也得到认可,维新政府6月19日派参与木户孝允和大木前往江户考察建都事宜。2人在有栖川宫炽仁亲王,三条实美,大久保利通,江藤新平的支持下,同年7月7日返回京都并报告江户建都可行。在此基础上7月17日,天皇发布江户改称为东京诏书。诏书中天皇当东西日本人民作一家臣民,江户作为东日本第一大都市,天皇将在此管理天下,因此改称江户为东京。考虑到保守派和京都市民的反弹,诏书没有明确使用迁都和定东京为日本首都的字眼,在东西两都的方针下,东京诞生了。

明治元年(1868年)8月27日,天皇举行即位典礼,同年9月20日在岩仓具视,议定中山忠能,外国官知事伊达宗城等人陪同下离开京都前往东京行幸(日语:東京行幸)(东幸)。担负警卫的是长州藩、土佐藩、备前藩、大洲藩的藩兵3,300人。10月13日到达江户,即日江户改称为东京城。10月17日天皇发布皇国一体,东西平等,天皇亲政的诏书(御东幸万机御亲裁之诏书)。东京市民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

东幸之后必须还幸,三条实美不赞成立刻还幸京都,他认为德川幕府统治江户300余年,到东京之后马上返回京都必然失去东京的人心,而镇定关东关乎日本全国盛衰兴废。

结果采纳三条的意见推迟还幸,直到明治元年(1868年)12月8日先帝(孝明天皇)三周年忌辰祭和立后典礼的时候才还幸京都。同年12月22日到达京都。同时为了缓解东京市民的不安宣布不久会马上行幸东京,并且宣布在旧本丸遗址上建造新皇宫。

明治2年(1869年)1月25日岩仓具视向天皇进言,很多政府和民间人士都认为要迁都,特别京都和大坂的民心也有所动摇,但是为了有效统治关东诸国须要再次东幸。虽然政府内部很多人提倡迁都,若没有天皇的决断光凭借臣下努力还是无法信服众人。

3月7日明治天皇再幸东京。3月28日到达东京。这次太政官也一同来到东京,京都则设置留守官以安抚不满的京都居民。同年10月24日皇后也移跸东京。此后天皇就以东京为政治中心。

天皇皇后移驻东京之后公卿、诸藩主、京都的政府官员和市民纷纷要求取消行幸,政府为了安抚民心发布了安民告示。甚至提出迁都名古屋的折衷方案。

京都保留京都御所。到明治4年(1871年)为止,刑部省、大藏省、兵部省在京都的留守机关完全关闭。明治3年5月留守官从京都府迁往宫中,同年12月和京都宫内省合并,明治4年(1871年)8月23日废止。行政机能完全转移到东京。

明治3年(1870年)3月14日,以东北地区尚未平定和农业欠收减少开支为理由,推迟京都还幸。明治4年(1871年)3月发表在东京举行大尝祭的决定,同年11月17日在东京首次举行大尝祭。

从此京都只是日本名义上的首都,江户变成东京,再次成为政治中心。

日本历史称此事件为“東京奠都”(定为首都)而不是“東京遷都”(移迁首都)。围绕定都还是迁都,日本知识界以及关东关西一直大有争论。关西认为天皇移驻东京只不过是为了施政方便,京都还是名义上的首都,东京只是行政首都。关东则认为天皇和政府机关都在东京,东京理所当然是首都。也许是刻意回避此问题,事实上无论是日本宪法还是地方法律都没有具体描述日本首都,所以严格地讲,东京地区使用首都和首都圈的称谓,京都地区使用京畿和近畿地区的称谓都没有法律依据。从外国人的角度来看因为东京是日本行政机关所在地,理所当然是日本首都。

相关

  • 枇杷枇杷(学名:Eriobotrya japonica),中文古名芦橘,又名金丸、芦枝、琵琶果,是蔷薇科中的枇杷属的一种植物。枇杷原产中国东南部,因果子形状似琵琶乐器而名。常绿小乔木;树冠呈圆状,树干
  • 弗劳恩霍夫协会夫琅和费应用研究促进协会(德语: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 V.)是德国也是欧洲最大的应用科学研究机构,成立于1949年3月26日,以德国
  • 1617年重要事件及趋势重要人物
  • 无翅亚纲无翅亚纲(学名:Apterygota)是一类小型、灵活的昆虫。因在进化史中缺少翅膀而区别于其它的昆虫。无翅亚纲的昆虫从化石记录来看是出现于4.17-3.59亿年前之间的泥盆纪。它们的蛹期
  • 美国政府独立机构美国联邦政府的独立机构是存在于联邦行政部门(由内阁部长领导)之外的那些机构。然而,大多数独立机构是行政分支的一部分,仅少数是立法或司法分支的一部分。通过由国会通过的单独
  • 1,2-二氟苯1,2-二氟苯又称邻二氟苯,化学式为C6H4F2。2-硝基氯苯在DMSO中于180~190°C和无水氟化钾反应,再加氢还原,得到2-氟苯胺,经过重氮化反应得到氟硼酸盐,140~160°C分解,得到1,2-二氟苯
  • 坎塔布里亚联合左翼坎塔布里亚联合左翼(西班牙语:Izquierda Unida de Cantabria)是西班牙左翼政党联盟联合左翼在坎塔布里亚自治区的分支。它成立于1986年,主要成员是坎塔布里亚共产党。它的政治立
  • 纳电子学纳电子学(英语:Nanoelectronics)是指纳米技术在电子器件(特别是晶体管等)中应用。虽然“纳米技术”被普遍认为是使用低于100纳米的工艺水平,纳电子学还是经常被用于指代特征尺寸很
  • 王哲 (1900年)王哲(1900年-1990年),男,山东沾化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家、政治人物,曾任山东省教育厅厅长,山东省人民委员会副省长,山东医学院院长,山东省政协副主席。
  • 邓成城邓成城(1938年4月-),甘肃天水人,汉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邓宝珊之子。担任甘肃省政协原副主席。2008年,当选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代表特别邀请人士,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