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脑炎

✍ dations ◷ 2025-04-24 21:04:56 #日本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英语:Japanese encephalitis,港澳台译为日本脑炎),中国大陆简称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英语: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导致的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该病病原体于1934年在日本被发现,1935年由日本学者最早分离,因此命名。携带乙型脑炎病毒的蚊虫叮咬易感者后,病毒随蚊虫唾液进入人体,先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中繁殖,随后形成病毒血症,之后的转归取决于病毒的数量、毒力以及人体免疫系统,以免疫功能为主要影响因素:4~21天,通常为10~14天。病初1~3天。起病急,体温在1~2天内升至39~40℃,伴疲倦、嗜睡、头痛、纳差、恶心、呕吐,易与上呼吸道感染混淆,在乙脑流行季节遇到急性起病、发热、嗜睡、头痛、呕吐,而无明显上呼吸道感染征象者,应警惕乙脑。少数可出现神志淡漠、颈项僵直。病程第4~10天。初期症状加重,脑实质损伤症状凸显。由于高热、抽搐和呼吸衰竭是极期的严重表现,三者常互相影响,且呼吸衰竭是主要死因,故又被称为流行性乙型脑炎要过的“三关”。上述症状日趋好转,部分患者可有恢复期症状,如持续低热、痴呆、失语、流涎、多汗、面瘫、吞咽困难、肢体硬瘫、肢体不自主运动、癫痫发作等。一般患者于2周左右完全恢复,重型患者可能需1~6个月时间逐渐恢复,如超过6个月仍无法完全恢复者,进入后遗症期。约5%~20%的重型患者存有后遗症,主要为意识障碍、痴呆、失语、瘫痪、癫痫、精神障碍等,经治疗可有不同程度恢复,癫痫有时会持续终生。发生率在10%左右,常见为肺炎,多因昏迷导致呼吸道分泌物不易咳出,或因呼吸衰竭应用机械通气继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其次为肺不张、败血症、泌尿系感染、压疮、深静脉血栓形成等。重型患者尚需警惕应激性溃疡并出血。白细胞数在(10~20)×109/L,少数可更高;中性粒细胞数常>80%。部分患者血象可一直正常。为基本检查项目,如无禁忌,均应实施。特点为:对本病鉴别诊断有一定帮助。MRI成像敏感度比CT好,尤其是采用FLAIR、弥散加权成像和T2加权成像。尚无特效方法,早期可试用利巴韦林、干扰素等。主要针对高热、抽搐、呼吸衰竭这三个难关。1949年初期,中国每年几十万的病例数。中国的乙脑疫苗SA-14-14-2株普及后,目前中国年发病例仅约2千例,病死人数只有大约60人。该疫苗也被WHO推荐给全世界疫区的预防。医学导航: 病毒病病毒(蛋白质)/分类cutn/syst (hppv/艾滋病, 流感/疱疹/人畜共患)/人名体征药物(抗DNA, 抗RNA, 抗逆转录, 疫苗)

相关

  • 肺泡肺泡是肺部的实质组织最末一级(24级)分支,外呼吸中气体交换的场所。成人肺中肺泡数目约为3亿。其大小约为0.2 mm。许多肺泡共同的开口于肺泡囊。肺泡的组成:肺泡与肺部毛细血管
  • 产科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产科学是一门研究女性妊娠期、分娩期
  • 细胞细胞(英语:Cell)旧称䏭,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它是除了病毒之外所有具有完整生命力的生物的最小单位,也经常被称为生命的积木(病毒仅由DNA/RNA组成,并由蛋白质和脂肪包裹
  • 植物界轮藻、一种杂交蔷薇、百岁兰; 小毛毡苔、蓬蘽、欧洲酸樱桃; 银杏、柳树、溪苔属; 非洲苏铁、蕙兰、一种藓类; 一种蕨、紫菀、朝鲜冷杉。有争议:植物(英文:Plant)是植物界(学名:Plantae
  • 双链DNA病毒脱氧核糖核酸病毒(英语:DNA virus),又称DNA病毒,其遗传物质为DNA。一般为正链DNA病毒。医学导航: 病毒病病毒(蛋白质)/分类cutn/syst (hppv/艾滋病, 流感/疱疹/人畜共患)/人名体
  • 小儿麻痹脊髓灰质炎(英语:poliomyelitis,简称polio),俗称小儿麻痹症(中文名称译自日语“小児麻痺”;后者则译自英语infantile paralysis),又译急性灰白髓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可感染人
  • 胰岛胰岛(兰格尔翰斯岛,德语: Langerhans-Inseln 英语: Islets of Langerhans)在1869年由德国病理学家保罗·兰格尔翰斯(Paul Langerhans)所发现。胰岛是胰脏里的岛状细胞团,由一群分
  • J01CA·B·C·D·G·H·QI·J·L·M·N·P·R·S·VATC代码J01(抗菌药)是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的一个药物分组,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心(The WHO Collaboratin
  • 营养营养(英语:nutrition)指食物中包含的热量及其他有利健康的成分。营养学是解释食物中营养素和其他物质与生物体的维持,生长,繁殖,健康和疾病相互作用的科学。人以及多数动物摄入食
  • 过敏性休克过敏性休克(英语:Anaphylaxis)反应系指一种严重的全身性过敏反应,发病极快且具有致命性。通常会伴随以下症状:起痒疹、舌头或咽喉肿胀、呼吸困难、呕吐、头晕及低血压;以上症状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