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国旗

✍ dations ◷ 2025-08-06 13:04:38 #澳大利亚国家象征,澳大利亚旗帜,国旗,蓝船旗

澳大利亚国旗是蓝船旗的变异:即蓝色旗面,靠旗杆侧上角有英国国旗,靠旗杆侧下部有一颗大型白色七角星——澳大利亚联邦之星;其余部分有四颗较大的白色七角星与一颗较小的白色五角星,代表的是太平洋上空的南十字星座。这面旗帜是从1901年发起的国旗设计比赛中获胜,再经修改由英国君主爱德华七世在1903年批准的。最初这面旗帜与类似设计的红船旗皆被使用,而米字旗才是正式的国家象征,1940年代政府开始鼓励使用蓝船旗版本。1953年澳大利亚议会通过《1953年旗帜法案》确定这面旗帜为国旗,次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访问澳大利亚时对此予以授权,但直到1980年代,这面旗帜才完全取代米字旗,成为国家的象征。

有一些澳大利亚人对于旗帜上的米字旗感到不满,且该旗与新西兰国旗十分相似,也常常被混淆。但目前这面国旗还是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而且在澳大利亚共和制争议被完全解决之前,这面旗帜还不太可能被另一面旗帜替换。

澳大利亚国旗上有三个突出的图案:英国国旗(表示其为英联邦一分子)、联邦之星和南十字星。米字旗被认为是象征澳大利亚作为的英国殖民地的历史 ,也有观点认为此设计展示了对大英帝国的忠诚。联邦之星最初只有六个角,相当于的六个同盟的殖民地。然而,在1908年,联邦之星增加了一个角,象征巴布亚领地(英语:Territory of Papua)(后来独立成为巴布亚新几内亚)和未来的殖民地。而南十字星则是在南半球看到的星座之一。

Flag of Australia template.svg

昆士兰州旗

新南威尔士州旗

维多利亚州旗

南澳大利亚州旗

西澳大利亚州旗

塔斯马尼亚州旗

澳大利亚南极领地(非官方旗帜)

澳大利亚首都领地旗

北领地旗

圣诞岛旗帜

科科斯(基林)群岛

相关

  • 日本语系日琉语系,或者称作日本-琉球语系,是学者提出的一个语系,包含日语和琉球语两大分支。日琉语系这个概念由美国的日本学者Leon Serafim提出。日琉语系的所有语言的祖语都是原始日本
  • span class=nowrapPaClsub5/sub/span五氯化镤是无机化合物,是一种镤卤化物,由镤和氯组成,具有放射性,化学式为PaCl5,是黄色晶体,其晶体结构为单斜晶系,和五溴化镤的单斜晶系结构类似,和另一种镤氯化物:四氯化镤则不同,是
  • 鼻白蚁科鼻白蚁科(学名:Rhinotermitidae)是土木两栖白蚁,由于种类多分布广,在等翅目分类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头有囟,触角13~25节,前胸背板平坦,窄于头,足跗节4节,爪缺中垫,尾须2节。有翅成虫和
  • 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型n/an/an/an/an/an/an/an/an/an/a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型(HSD11B1),也称为可的松还原酶,是一种NADPH依赖性酶,在包括肝脏、脂肪组织和中枢神经系统在内的关键代谢组织中高度表达
  • 胡承珙胡承珙(1776年-1832年),字景孟,号墨庄,安徽泾县人,清朝官员。嘉庆十年(1805年)乙丑科进士。嘉庆十四年(1809年)授翰林院编修。道光元年(1821年)担任按察使衔分巡台湾兵备道。胡承珙潜心经
  • 芭比的盛宴《巴贝特之宴》(丹麦语:Babettes gæstebud),是一部1987年上映的丹麦剧情电影,首映是在当年的戛纳电影节上。该电影由盖布里尔·亚斯里执导,基于凯伦·白烈森原著故事改编。巴贝特
  • 陈中和墓坐标:22°37′42″N 120°19′40″E / 22.628272°N 120.327823°E / 22.628272; 120.327823陈中和墓位于台湾高雄市苓雅区,于民国八十五年(1996年)8月27日公告为古迹。该墓为台
  • 安索尼亚坐标:41°20′36″N 73°00′43″W / 41.34333°N 73.01194°W / 41.34333; -73.01194安索尼亚(英语:Ansonia)是美国康乃狄克州纽黑文县的一个城市,位于诺格塔克河畔。面积16.0平
  • 西属美洲独立战争西班牙语拉丁美洲独立战争(西班牙语:Las guerras de independencia hispanoamericanas)是19世纪早期发生于西班牙语美洲的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的一系列战争,在拿破仑战争法国入侵
  • 波卡洪塔斯县 (爱阿华州)波卡洪塔斯县(Pocahontas County, Iowa)是美国爱阿华州西北部的一个县。面积1,500平方公里。根据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8,662。县治波卡洪塔斯 (Pocahontas)。成立于1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