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导入法

✍ dations ◷ 2025-04-03 16:54:34 #离子导入法
离子导入法(Iontophoresis),又称为离子电泳法。离子导入法是利用连续性之直流电流,以同电性相斥的原理,将离子或带电的化学药物驱送至体内的治疗方法。早在十八世纪末期至十九世纪,就已经有在使用离子电泳法,只是当时人们还不知道这个就叫此名称。西元一九零三年,LeDuc发现了离子电泳法,利用连续直流电,将生理所需的离子打入身体的表皮及黏膜组织内以达疗效。至今,此种疗法从原本只物理治疗用来止痛、消水肿等,变成现在热门的美容、美白等相关皮肤导药。某些物质如酸、碱、盐等溶于水时,会产生离子化,在水中分解成带正电和负电的离子,就可借由离子的移动导电。当我们置入通过连续性直流电的正负两个电极时,带正电性离子会远离正极向负极移动,而带负电性离子则离开负极向正极移动,利用离子在水中转移,形成电流通路。利用上述之观念,把两电极分别置放,以人体表面做为两电极沟通的介质,利用同电性相斥,使离子移动时就会进入人体,达到将药导入的疗效。图例:将带正电之药物放在正极(主动电极),药物因同电性相斥会进入人体,朝负极(回收电极)移动。也就是指离子在水中解离的程度。和:相关。而离子化程度会影响离子数目,进而对离子穿透体表造成影响。依导入药物分类,可用来:在选用离子导入法做为治疗时,一定要了解病人的状况,询问病史、药物史,注意并非每个病人都适合使用,避免除了会失去应有的效果外,甚至可能会造成病人更严重的伤害。原则:过敏药物,不要使用。在电极片如棉花或是海绵,浸泡要导入的药水,假设药为带负电,就把药放在负极,反之亦然,利用同电性相斥,通入直流电,使药物进入体内。

相关

  • 肺结核结核病(Tuberculosis,又称TB)为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结核通常造成肺部感染,也会感染身体的其他部分。大多数感染者没有症状,此型态感染称为潜伏结核感染(英语:Latent tuberculo
  • C00–D48ICD-10 第二章:肿瘤,为WHO规定的各类已发现的肿瘤。恶性肿瘤(C00-C97)淋巴、造血和有关组织的恶性肿瘤 (C81-C96)原位肿瘤 (D00-D09)良性肿瘤 (D10-D36)动态未定或动态未知的肿瘤(D37
  • 扁桃腺扁桃腺,又称扁桃体,是人和两栖类以上动物,鼻后孔的顶壁或咽与口腔、鼻腔交界处粘膜下淋巴组织所集成的团块的通称,因为外形像扁桃一样而得名。一般所说的扁桃腺是指肉眼可见的颚
  • 健康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健康是指生物的功能性和代谢效率的水
  • 医学院医学院是高等教育体制下的一个学院,课程安排主要是以培养和医学相关专门人才和研究人员为目的。医学院的科系和研究所,大致可分为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部分包括了医学
  • 元古宙元古宙(Proterozoic,符号PR),又称元古代、原生代,是地质时代中的一个时期,开始于同位素年龄2500Ma(百万年前),结束于542.0±1.0Ma。元古宙包括了古元古代、中元古代、新元古代。元古
  • 遗传重组遗传重组(genetic recombination;亦称基因重组(genetic reshuffling))在遗传学上的重组、是指DNA片段断裂并且转移位置的现象。发生在减数分裂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结合。
  • 正义单链RNA病毒正链单股RNA病毒(positive-sense single-stranded RNA virus或(+)ssRNA virus;阳性单链RNA病毒),其基因组为一条正链RNA单股。网巢病毒目(Nidovirales):成套(套式)病毒目小核糖核酸目(Pi
  • 牛痘苗牛痘(英语:cowpox)是发生在牛身上的一种传染病,它的症状通常是在母牛的乳房部位出现局部溃疡。牛痘由牛痘病毒引发,而该病毒是天花病毒的近亲。如果挤奶工的皮肤上有伤口,该病会透
  • 黏液黏液(英语:mucus)是一种从人体的黏膜内层分泌出来的湿滑液体。黏液一般都是比较浓稠的胶状体,含有具抗菌功效的酵素,例如:溶菌酶、抗体等。黏液由满布黏膜表面内的杯状细胞制造,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