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菌病

✍ dations ◷ 2025-08-28 23:39:00 #壶菌病
壶菌病是一种两栖类的传染病,是由一种称为蛙壶菌的非菌丝游离孢子真菌所引起的疾病。壶菌病与北美洲西部、中美洲及澳洲东部多种两栖类数量大幅下降或灭绝有关,全世界约30%的两栖类都受到这病的影响。壶菌病能够造成两栖类零星的死亡甚至完全灭绝,现时在野外并没有有效的控制方法。壶菌病是于1993年在昆士兰已死或正在死亡的蛙类中发现。研究发现这种病自1978年已经遍布整个澳洲。在非洲、美洲、欧洲、新西兰及大洋洲都有发现。在澳洲、巴拿马及新西兰,正当蛙类的数量下降时,壶菌突然出现及扩散开来。不过,壶菌可能只一个普通的真菌,因它们的毒性及扩散程度,到最近才被发现及认识。在澳洲的东岸、阿得雷德、西澳州的西南部及金伯利曾有它们的踪影。最早发现感染壶菌病的是非洲爪蟾。由于爪蟾属被运输至世界各地,故可能壶菌病是经此传播开来。其他研究指蛙壶菌在北美洲及中美洲已出现了数十年。但仍然不明是否有新的病原体或是增加了毒性的旧有病原体。蛙壶菌的游离孢子相信最先进入两栖类的皮肤,并迅速长出孢子囊,再产生新的游离孢子。随着新的游离孢子再次在主体生长,主体因而感染壶菌病。感染了壶菌病的蛙类会有形态上的改变,包括腹部皮肤会变为红色、后肢抽搐、身上积聚脱下的皮、脚部及其他部分的浅表皮脱落、皮肤出现轻微粗化及细小的溃疡或出血。患者行为上表现无力、不能找到遮蔽处、不能逃跑、失去正常的反射作用及出现不正常的姿势。研究显示蛙壶菌在28℃以上机能下降,将感染壶菌病的蛙类放在高温下可以杀死壶菌。这可以解释为何由壶菌病引致的两栖类数量下降主要是发生在寒冷地区,如山脉等地方。虽然很多两栖类的数量下降都归咎于蛙壶菌,但有部分物种却可以抵抗感染,并且在低感染的情况下仍为生存。另外,一些物种甚至可以抵抗非病原体的壶菌。一些学者指对壶菌病的研究危害著两栖类的保育情况。例如在危地马拉,一项研究就令数千只蝌蚪死于一种不明病原体的壶菌之下,研究者指这是要来扩阔对壶菌寄生生态的了解,以帮助保护现今的两栖类。全球暖化加速了壶菌病的扩散及令两栖类的数量下降。在哥斯达黎加的蒙特维多云雾森林,在阳光照射下,苔藓及叶堆的温度高达30℃,并不适合蛙壶菌生存。但是,全球暖化却增加了蒸发的速度,加强了空气蒸气的含量。增加了的蒸气形成云层覆盖该地区,使表面气温下降,晚间热量减少流失,令温度环境反映周围的环境,形成适合蛙壶菌生存的条件。在欧洲的研究发现该区气候的变数与壶菌病的出现有极大关系,壶菌病的出现是与气温的上升有关。

相关

  • 紫色色杆菌紫色色杆菌(Chromobacterium violaceum)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兼性厌氧及无芽孢的球杆菌。在热带及亚热带的水中及土壤植物可以找到。它们会生产出紫色杆菌素。它们可以在营养琼
  • 民法大全《民法大全》(Corpus Juris(亦作Iuris) Civilis),又称《查士丁尼法典》或《国法大全》,是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编纂的一部汇编式法典,完成于公元529至565年。严格来说,《
  • 词组短语(英语:phrase),又称词组、片语,是指一个或多个词组成的,具有中心词的语法性质,内部成分在语义和句法上都能搭配,但可能未形成完整命题,也没有语调的一种语法单位。通常一个短语可
  • 鞘脂类代谢鞘脂(英文:Sphingolipids或glycosylceramides),是一种含有鞘氨醇碱的骨架的脂类,是脂肪族胺醇包含鞘氨醇。他们在1870年代的脑部提取物被发现和神话斯芬克斯来命名。医学导航:遗传
  • 场致发射电子场致发射,简称场发(Field electron emission,field emission (FE))理论最早是在1928年由拉尔夫·福勒与罗特哈·诺德海姆(英语:Lothar Nordheim)共同提出,其原理当在两导电体间
  • 专属单位有些单位,为了使用方便, 故把它定为使用环境上某些事物的比例,像这种单位, 是不宜把它定死为公制单位的固定倍数的. 因为它得随着环境的变动而变动.像海里就是,因为当初人家航
  • i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加州大学出版社(英语: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UC Press),是属于美国加州大学的学术出版社。它成立于1893年,为1868年成立的加州大学的教授出版著作和论文。其总部位于加州
  • 太行山太行山又名五行山、王母山、女娲山,或作太形山。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山脉和地理分界线。跨越北京市、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四省市。北起北京西山,南达豫北黄河北岸,西接山西高
  • 厌氧性生物厌氧生物,或称厌气生物,是指一种不需要氧气生长的生物。它们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种,即专性厌氧生物、兼性厌氧生物及耐氧厌氧生物 。人体内的厌氧生物多存在于消化系统中,有些种类
  • 卓奥友峰卓奥友峰(也称作乔乌雅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段珠穆朗玛峰西北29公里处,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之间的界山,世界第6高峰,海拔8,201米。“卓奥友”在藏语中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