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钞
✍ dations ◷ 2025-11-04 13:47:59 #钞
				交钞,或称钞,是中国金朝和元朝政府发行并且广泛流通的纸币。金代海陵王时开始使用交钞。起初交钞是汇票,用于送钱到异地。商人远行时不必携带较重的铜钱,他们用铜钱买钞,日后交手续费(工墨钱)和交钞给兑换机构,可以支取铜钱。交钞分面额为1贯至10贯的大钞,和100文至700文的小钞两种。模彷北宋四川的交子,交钞设定了7年的流通期限,到期前旧交钞必须换新交钞。使用交钞的多是长途贸易的客商。金章宗初期,开始将交钞用作应付开支,以纾解货币短缺。官员、士兵的俸给,以及边戍的军须,都以银和交钞支付。为了促使交钞流通,控制其发行和流通量,维持交钞的价值,金章宗规定交钞也可以用于缴纳租税,特别是专卖税和商税,以及其后的盐税和两税,使交钞正式成为纸币。金章宗又在京师和各大城市设置官库、省库,让人民兑换铜钱。到了金章宗后半期,交钞取代铜钱成为主要货币。为了促使交钞流通,金章宗强制民间交易使用交钞,下令1贯以上的交易禁止使用铜钱,县官的提升和降职,也视乎能否有力监督交钞流通。由于铜钱的储备金不足,金章宗规定交钞不能如面额兑换为铜钱。蒙古兴起后,进攻河北和陕西,为了让地方政府握有兵力,金朝容许地方印造纸币,于是交钞开始滥发,纸币价值暴跌。有商人在河北、陕西收购纸币,然后带到河南换银,以牟取暴利。金朝限制了纸币使用的区域(行使路分),阻止纸币从北方流入南方。蒙古灭金后,大量征收银,起初并用银支付华北一带的开支。当时蒙古人也发行纸币,但只是暂时性的,流通领域有局限,发行量也很少,反而是地方割据势力多发行纸币。忽必烈即位后,力求填补财政空缺,统一货币。他认为银是与西亚贸易所用的货币,不宜用于华北。彷效历代王朝,使用铜钱本是最佳方案,但当时华北铜钱数目稀少,铜矿不足,战争状态下也难以铸钱。而纸币则印造容易,经费低廉,并已在金朝行之有效,忽必烈于是决定发行纸币中统钞,以金、银、绢为储备金。忽必烈原意是,初时只发行纸币,日后则彷效历朝铸造铜钱,与中统钞并用。但在李儃之乱后,汉人财务官员被革退,色目人官员受起用,他们并不固执于使用铜钱。中统钞管理良好,信誉很高,流通各地,因此忽必烈一朝没有铸造铜钱。元朝灭宋时,在东南地区、四川和湖南,纸币已是主要货币,用于财政收支和交易。在福建、两广,纸币的使用也渐增。忽必烈以中统钞取代南宋会子,下令南宋纸币要与中统钞交换。元朝在昔日会子流行的地区成立了平准库,汇集金银以备兑换,又设立行用库,加强回收金银。但和华北不同,元朝无法使整个南方都改用纸钞,因部分地区仍惯用铜钱,数目较多。故灭宋后,对金、银、铜钱都解除禁令。虽然有地域差异,但纸币在元末至正后半期以前,一直信誉良好。元朝纸币的发行量和发行地域均大大超过前代。元政府先后在首都大都和各行省设置了负责管理纸币印造、发行、兑换、检验伪钞、回收昏钞等之机构,其中中央的印钞机构称印造局,负责印造交钞库和定钞库等。元朝原则上禁止使用铜钱,铜钱不少被熔铸或流出国外。但元朝并非彻底禁止使用铜钱,在至大(1308-1311)及至正年间,为了阻止纸币贬值,曾解禁铸造铜钱,作为辅助性货币。从元世祖忽必烈开始,元朝发行过“中统钞”、“至元钞”和“至正钞”,这些均以当时的年号(中统、至元、至正)来命名,其中币值最稳定的是中统钞,而流通时间最长的是至元钞。元末元顺帝至正年间发行的至正钞,则因发行过量等原因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位于波斯的伊儿汗国海合都在1294年曾试着仿效元朝发行印有汉字的钞,试图摆脱财政危机。不过,此举受到了伊儿汗国社会各阶层的激烈反对和普遍抵制,不到两个月即告彻底失败。而海合都本人也随即被杀。    
				相关
- 免疫增生性紊乱免疫增生性紊乱,是一种免疫系统疾病,其特征是免疫系统原代细胞异常增殖,包括B细胞、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或过量产生免疫球蛋白(即抗体)。幼淋巴细胞(幼T淋巴细胞白血病)
 - 玉米黑穗菌玉米黑穗菌(学名:Ustilago maydis)是属于黑穗菌目黑穗菌科黑穗菌属的一种真菌,寄生在玉蜀黍属、类蜀黍属植物上,可引起玉米黑穗病。其菌瘿可食用,称为玉米乌米、玉米蘑菇或墨西哥
 - 传播途径在医学、公共卫生、生物学、传染病学中,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从原宿主排出体外,经过一定的传播方式,到达并入侵新感染者的过程。这词特指微生物从一个个体传播到另一个个体并可以
 - 下颌颔(又称下巴、下颔、下巴颏),是位于脊椎动物包括人类面部嘴唇以下的部位,人到年老时下巴会逐渐萎缩,这是老化现象的一个过程。
 - 肠扭转肠扭转(volvulus)是指人体内环形消化道沿着本身及固定大小肠的肠系膜打结,最后会导致肠阻塞(英语:Bowel obstruction)。症状包括腹痛、腹胀、呕吐、便秘以及血便(英语:Blood in stoo
 - 草药医学草药医学(英语:Herbal medicine,Herbalism),研究与使用植物于医疗用途的学问。它的范围除了植物之外,通常也可扩展到真菌、昆虫、甲壳类、动物及矿物。对所有由自然产生的药物进行
 - 突触传递突触(法语、英语、德语: Synapse)是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肌细胞、腺体之间通信的特异性接头。神经元与肌肉细胞之间的突触亦称为神经肌肉接头(neuromuscular junction)。中枢神
 - 肌醇代谢肌醇(英语:Inositol)(旧称维生素B8)是一种环己烷的六醇,从哈沃斯投影式来看,这些羟基相对环平面的取向不同,故可区分为多种类型,如肌肌醇,表肌醇和鲨肌醇等。最常见的是肌肌醇。常见
 - 热带气候热带气候(英语:Tropical climate)或称低纬度气候 ,在柯本气候分类法中,是属于非干燥气候的“A”型气候,地处于赤道南北两侧跨20-40个纬度以内,与中、高纬度气候不同的是,热带气候的日
 - 弗里茨·泽尔尼克弗里茨·塞尔尼克(荷兰语:Frits Zernike,1888年7月16日-1966年3月10日),荷兰物理学家,1953年因相衬显微技术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01年:伦琴 / 1902年:洛伦兹、塞曼 / 1903年:贝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