氘燃烧

✍ dations ◷ 2025-11-26 10:21:20 #核合成,恒星天文学,行星定义

氘燃烧是发生在一些恒星和次恒星天体的核聚变反应,其中的氘原子核和质子相结合,形成一个氦-3核聚变反应。它发生在质子-质子链反应的第二阶段,由两个质子融合形成一个氘原子核,再进一步与另一个质子融合;但也可以是原初的氘燃烧过程。

氘是最容易在原恒星熔融的核心与质子融合的原子核,当原恒星核心的温度超过10 6K就可以燃烧。这种反应的速率对温度相当敏感,所以温度不会上升太多。氘燃烧驱动的对流会运载热量到表面。

如果没有氘燃烧,就不会有质量超过2-3太阳质量的恒星,因为在前主序阶段的恒星必须继续吸积质量才能引发氢燃烧I 氘燃烧阻止了这种情况的发生,它使核心的温度上升至约1,000万度,而在这温度以下氢燃烧是无法进行的。当核心的氘燃烧停止,只有在能量的传输从对流切换成辐射之后,围绕着氘被耗尽的核心会形成能量障蔽,然后原恒星核心的温度才会增高 。

环绕着辐射区的物质中依然含有丰富的氘,氘的燃烧会以壳层的形式逐渐外移,而原恒星的辐射层也会逐渐增大。核反应在低密度的外层区域孳生,会导致原恒星的膨胀,减缓引力造成的收缩和推迟它到达主序带。氘燃烧的总能量足以和引力收缩释放出的相抗衡。

由于氘在宇宙中的数量不足(有限),原恒星能供应的因而受到限制。在数百万年的时间后,它将被完全耗尽。

由于氢燃烧比氘燃烧更高的温度和压力,因此有些天体的质量虽然可以燃烧氘,,却不足以燃烧氢。这些天体被称为棕矮星,而它们的质量在13-80木星质量之间。棕矮星在它们的氘燃烧完之前,最多只能发光约一亿年 。

虽然与质子的融合是消耗氘的最主要方法,但其他的反应也是可能的。这些反应包括与另一个氘和融合成氦-3、氚、或氦-4(罕见),或是形成各种不同的锂同位素。

相关

  • 皮斯可皮斯可酒(Pisco)是秘鲁和智利传统的一种由葡萄发酵蒸馏而成的烈酒,在世界上知名度很高,堪称秘鲁和智利的国酒。多年来,秘鲁智利两国就皮斯科酒的国籍问题一直争论不休,2013年,欧盟
  • 璷妃璷妃(1841年-1895年),叶赫那拉氏,满洲正白旗主事全文之女。清朝咸丰帝之妃。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二月十日出生。咸丰初年,通过内务府选秀成为宫女,与禧妃、庆妃、吉妃被俗称为四春娘
  • 交易媒介交易媒介是在交易中用以避免以物易物系统造成的不便的媒介。在现代交易媒介多为货币。
  • 斯蒂芬·科尔·克莱尼斯蒂芬·科尔·克莱尼(Stephen Cole Kleene,1909年1月5日-1994年1月25日)美国数学家、逻辑学家,主要从事对可计算函数的研究,而他的递归理论研究有助于奠定理论计算机科学的基础。
  • 洛杉矶国家森林洛杉矶国家森林(英语:Angeles National Forest,简称“ANF”)是美国的一处国家森林,位于圣盖博山与内华达狮子山(英语:Sierra Pelona Mountains)处,主要在南加利福尼亚州的洛杉矶县境
  • 卡洛·阿戈斯托尼卡洛·阿戈斯托尼(意大利语:Carlo Agostoni,1909年3月23日-1972年6月25日),意大利男子击剑运动员。他曾参加1928年夏季奥运会、1932年夏季奥运会和1948年夏季奥运会击剑比赛,共获得
  • 创圣的亚库艾里翁创圣的亚库艾里翁为日本动画《创圣的亚库艾里翁》及其外传登场的角色。
  • 中华吻状蛤中华吻状蛤(学名:),是弯锦蛤目弯锦蛤科弯锦蛤属的一种。主要分布于南中国海和东中国海水深60米左右细颗粒软泥沉积物。
  • 利奥波德·格梅林利奥波德·格梅林(德语:Leopold Gmelin,1788年8月2日-1853年4月13日),旧译莱奥波特·盖墨林,是德国哥廷根出身的化学家。利奥波德·格梅林的父亲是博物学家约翰·弗里德里希·格梅
  • 陈嘉鸿陈嘉鸿(1975年5月8日-),台湾知名导演。毕业于世新大学广电系,完成过多部偶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