氘燃烧

✍ dations ◷ 2025-09-03 10:52:53 #核合成,恒星天文学,行星定义

氘燃烧是发生在一些恒星和次恒星天体的核聚变反应,其中的氘原子核和质子相结合,形成一个氦-3核聚变反应。它发生在质子-质子链反应的第二阶段,由两个质子融合形成一个氘原子核,再进一步与另一个质子融合;但也可以是原初的氘燃烧过程。

氘是最容易在原恒星熔融的核心与质子融合的原子核,当原恒星核心的温度超过10 6K就可以燃烧。这种反应的速率对温度相当敏感,所以温度不会上升太多。氘燃烧驱动的对流会运载热量到表面。

如果没有氘燃烧,就不会有质量超过2-3太阳质量的恒星,因为在前主序阶段的恒星必须继续吸积质量才能引发氢燃烧I 氘燃烧阻止了这种情况的发生,它使核心的温度上升至约1,000万度,而在这温度以下氢燃烧是无法进行的。当核心的氘燃烧停止,只有在能量的传输从对流切换成辐射之后,围绕着氘被耗尽的核心会形成能量障蔽,然后原恒星核心的温度才会增高 。

环绕着辐射区的物质中依然含有丰富的氘,氘的燃烧会以壳层的形式逐渐外移,而原恒星的辐射层也会逐渐增大。核反应在低密度的外层区域孳生,会导致原恒星的膨胀,减缓引力造成的收缩和推迟它到达主序带。氘燃烧的总能量足以和引力收缩释放出的相抗衡。

由于氘在宇宙中的数量不足(有限),原恒星能供应的因而受到限制。在数百万年的时间后,它将被完全耗尽。

由于氢燃烧比氘燃烧更高的温度和压力,因此有些天体的质量虽然可以燃烧氘,,却不足以燃烧氢。这些天体被称为棕矮星,而它们的质量在13-80木星质量之间。棕矮星在它们的氘燃烧完之前,最多只能发光约一亿年 。

虽然与质子的融合是消耗氘的最主要方法,但其他的反应也是可能的。这些反应包括与另一个氘和融合成氦-3、氚、或氦-4(罕见),或是形成各种不同的锂同位素。

相关

  • 胃切除术胃切除术(gastrectomy)为胃的一部分或全部的切除手术治疗法。除了胃肿瘤以外,主要还是针对胃溃疡、胃损伤等病症所行使的医疗行为。胃切除术是要进行全身麻醉的手术、切除范围
  • 巴金森氏症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简称PD)是一种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慢性神经退化疾病,主要影响运动神经系统。它的症状通常随时间缓慢出现,早期最明显的症状为颤抖、肢体僵硬、运动
  • 普利兹克奖普利兹克建筑奖(英语: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是一年一度由凯悦基金会颁发,以表彰“在世建筑师,其建筑作品展现了其天赋、远见与奉献等特质的交融,并透过建筑艺术,立下对人道
  • 壬午兵变“壬午兵变”,又名“壬午军乱”,日本称之为“壬午事变”、“朝鲜事变”,是发生在1882年朝鲜王朝的一次政变。云岘君(兴宣大院君)发动兵变,掌握政权,然而不久之后即被清朝朝鲜事务大
  • 第二次禄宁战役美国等国正式介入之后美国撤出至南越灭亡禄宁战役,(越南语:Trận Lộc Ninh,英语:Battle of Loc Ninh)是越南战争后期的一场战斗,北越在1972年4月4日至4月7日,越南人民军及越共对南
  • 埃及现代史埃及现代史,始于1882年英军出兵埃及,协助埃及苏丹特费克镇压艾哈迈德·阿拉比的叛乱,之后继续留在埃及,虽然那时埃及名义上还属于奥斯曼帝国,但是实际上被英国控制。1914年埃及正
  • 浊双唇搭嘴音双唇搭嘴音是隶属于搭嘴音的一个家族,目前只发现科伊桑族中梯鄂语系的语言、‡Hõã语、和澳洲中一种只用在宗教仪式的达悯语视此音为独立音素。在西非亦有语言将此音视为唇
  • 漫长的告别《漫长的告别》(英语:)是雷蒙·钱德勒于1953年出版的小说,许多评论家认为这是马罗系列中最出色的作品。 雷蒙·钱德勒认为这部作品是他最出色的小说。《漫长的告别》讲述了私家
  • 范寿康范寿康(1896年1月6日-1983年2月27日),字允臧,原籍浙江绍兴上虞市,中国教育家、哲学家。1913年留学日本,先后就读于东京第一高等学校(一说是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就是现在筑波大学)、东京
  • 伊尔汗·奥马尔伊尔汗·奥马尔(阿拉伯语:إلهان عمر‎,英语:Ilhan Omar,1982年10月4日-),美国索马里裔政治人物,现为美国联邦众议员。2016年,奥马尔以明尼苏达民主-农民-劳工党党员身份当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