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中国语

✍ dations ◷ 2025-09-29 21:45:31 #军队中国语
军队中国语(兵隊シナ語)即抗日战争爆发后在中国的日本陆军兵将之间使用源于汉语口语的借用语。它一方面是为了方便和中国本地人沟通而产生的混合语(亦称“皮钦语”或Pidgin),但亦因为是战时产生的临时言语,所以亦随着二次大战日本投降而消失。到了现在仍有一部分的单词在日语中残留下来,成为俗语。“军队中国语”在日文原文“兵隊シナ語”中的“シナ”为“支那”的避免歧视性转写,由于“支那”一词至今带有歧视色彩,因此“兵隊シナ語”一般称为“军队中国语”而非“军队支那语”。“军队中国语”中的单词本源自汉语,但也存在与汉语无关的单词。“军队中国语”的历史久远,可能早于甲午战争时已存在,却不清楚它当时的真实形态。同样地日本在向西伯利亚出兵时亦可能出现过“军队俄罗斯语”或各种其他混合语言,但详细情况不明。“军队中国语”除了日军为了与中国人通话之外,在日本本土的军营内也偶一闻之。向同胞使用“军队中国语”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炫燿自己是“从中国归来的军人”以夸耀自己的战历,因为没有在中国打过仗,就听不懂“军队中国语”,懂的人就可展现自己的独特性。不过军官、士官不太使用“军队中国语”来夸耀自己的中国经历,通常以士兵最为热衷,其实在整个日军之中,蓄意使用“军队中国语”的情况亦不多,有时使用“军队中国语”则是一种同袍间的趣味。此外,在不懂日语的中国人听来,也经常将这样的语言误解成日语,很多时候在中国大陆的抗日战争影片中加以表现以至作为笑料揶揄或丑角化的要素而广为人知。例如:“开路”的用法在现代中文俗语中也多从“开辟道路”转用为“出发”。还有,开玩笑地指“用餐”、“品尝”为“米西米西”(召し召し),或指出死亡的“死啦死啦地”等来自军队支那语的用法也会出现在在日常对话、玩笑中。“军队中国语”当中经常会两度重复一个词语,例如“进上”常会说成“进上、进上”、“死了”会说成“死了、死了”等。(※ 后面的括弧内用日语假名标示的是与汉语发音最接近的日语发音,无特别注明者为现代中文的单纯日语发音。)

相关

  • 动脉导管动脉导管(拉丁语:Ductus arteriosus,DA)是胎体循环中使来自胎盘之充氧血绕过尚未发育完全、无功能的肺脏,直接供应体循环的岔道(shunt)。与其有相似功能的发育构造为卵圆孔(Foreman
  • 原br /生br /代盆地群代是指月球地质时代中前酒神代的九个非正式的时代区分。创建一个盆地群代分类的原因是为了要将30个前酒神代因陨石碰撞而形成的盆地分成9个相对的时代类群。每个类群
  • 暴龙超科虚骨龙超科 Coeluroidea Marsh, 1881暴龙超科(学名:Tyrannosauroidea)是肉食性恐龙的一个超科或演化支,属于兽脚亚目的虚骨龙类,并包含暴龙科与其更原始的近亲。暴龙超科最初出现
  • 鹅颈瓶鹅颈瓶是一种由特殊形状的管道引向烧瓶的实验设备。“鹅颈”会降低空气在管中流动的速度,空气中的粒子,比如细菌,会困在其潮湿的内表面上。将瓶中液体煮沸,杀死瓶中微生物后,只要
  • 詹姆士·A·约克詹姆斯·阿兰·约克(英语:James Alan Yorke,1941年8月3日-),美国数学家和理论物理学家,马里兰大学学院市分校数学和物理和数学系前任系主任。他和本华·曼德博是2003年日本国际奖科
  • 水骨骼静水骨骼(Hydrostatic skeleton)或水骨骼(Hydroskeleton),是一种由液压支撑的骨骼。静水骨骼在简单的脊椎生物中是常见的。更高级的生物体也有静水结构,不过它们是静水器官而不是
  • 陆军步兵训练指挥部暨步兵学校陆军步兵训练指挥部,简称步训部,隶属于中华民国陆军教育训练暨准则发展指挥部,位于中华民国高雄市凤山区。林庆培 曲 程邦治 词临阵当先 决战致胜 我们步兵为主兵风雨不
  • 社会统计学社会统计学(social statistics)是统计学的应用分支,有系统地搜集、整理、分析、呈现社会环境中人类行为的数据资料,显现资料的性质,帮助个人、团体、企业或政府推论未来情况,并做
  • 库仑定律库仑定律(Coulomb's law),法国物理学家查尔斯·库仑于1785年发现,因而命名的一条物理学定律。库仑定律是电学发展史上的第一个定量规律。因此,电学的研究从定性进入定量阶段,是电
  • 角石类鹦鹉螺亚纲(学名:Nautiloidea)是头足纲的一个亚纲,包含8个超目约900多个已灭绝的属。是曾经十分繁盛的一类海生无脊椎动物,其中鹦鹉螺目下的鹦鹉螺属及异鹦鹉螺属延续至今,被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