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彩色印刷
✍ dations ◷ 2025-06-28 19:19:08 #彩色印刷
彩色印刷是用彩色方式复制图像或文字的复制方式(与此相对应的是只有黑白的印刷方式,或称单色印刷)。它包括了许多步骤,或称转换过程,才能产生高品质的彩色复制品。下面是彩色印刷的一些主要步骤,以及一些历史沿革。彩色分色工艺用于对原稿进行数字式扫描,将原稿分成红色、绿色和蓝色的成分。在数字式成像开发出来以前,彩色分色的传统方法是对图像照相3次,每次都用相对应颜色的滤色片过滤不同的光线。不过分色以后,所需的结果是3个灰色图像,其分别代表原稿的红色、绿色和蓝色的成分:下一步是转换每一色分色片。在生成红色成分的阴图图像时,生成的图像代表图像青的成分。同样,也生成绿色成分、蓝色成分的阴图片,以便相应地生成品红色和黄色的分色片。青、品红和黄色是减色法原色,因为每种颜色代表的是从白光中减去一种加色法原色所剩的两种加色法原色。青色、品红色和黄色是颜色复制中三种主要的颜料。在这三种颜色在印刷中组合在一起,可以对原稿进行合理的复制,但实际情况下并非如此。由于油墨颜料的限制,所产生的较暗的颜色比较脏、发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还要制作一张黑版,以改善暗部的颜色,提高图像的反差。已经有多种技术可以从原稿图像制作这块黑版;这些技术包括灰色成分替换、底色去除和底色增加。印刷油墨不能混合。出于这个原因,每次只能在纸张上的某个位置印一种颜色的油墨。印得靠近的不同颜色产生的视觉混合,给观看人员连续调图像的概念。要使颜色互相分开,可以使用网屏来分达到这个目的,产生的网点也称为半色调或网目调。传统的半色调网屏是用两块玻璃板制成的,每块玻璃板上都有填上油墨的线条,这两块玻璃板垂直粘接在一起。通过这些网屏曝光制得各张彩色分色片。高反差的图像,一旦显影后,根据该区域接受到的光线的数量,形成不同直径的网点,其就制得灰色的分色片图像。当某种分色片上特定部位的网点直径大时则印品上该处着墨量即增多,反之减小。此种靠网点的大小来决定相应颜色着墨量多少的方式成为调幅加网玻璃网屏在出现高反差软片后就逐渐淘汰了,高反差软片是用分色片曝光制得半色调网。然后为电子直接用激光在软片上生成半色调的工艺所替代。目前,计算机直接制版(CTP)技术可以让印刷厂完全不采用这个工艺的软片部分。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直接将网点用激光在印版上成像,节省了成本,提高了质量(因为减少重复的复制),减少了制作的时间,同时也减少有毒的软片加工化学品对环境的危害。每英寸60至120线(lpi)网线的网屏用于复制报纸上的彩色图像。这不能达到高质量的复制,但是已经是廉价的吸收性好的纸张能达到的最好的网目调了。更细的网点会使油墨铺开,使颜色发污。要想看到网目调的最好方法是用放大镜检查彩色报纸的图像。133至175线/英寸的网屏用于杂志印刷和商业印刷。要测量纸张上吸收或铺开多少的量度称为网点增益。数字加网的技术也使加网工艺达到新的境界,最有名的是调频加网。因为这种加网方式的网点是随机的,传统网目调会产生的龟纹效果就不存在了。调频加网的其它优点是能够在使用同样的油墨的情况下得到更宽的色域。简单的描述即:分色底片上每个网点的大小都是一样的(该大小由激光照排机特性参数决定,不可更改),而靠不同区域网点的密度来决定相应颜色在该处着墨量的多少。分色片上某处网点越是密集,则该处对应颜色着墨量也就越多,反之亦然。几乎所有的喷墨打印机设备都使用调频加网方式,如果你家里有台喷墨打印机,就可以拿放大镜看一下你打印的图像。喷墨打印厂商将这种技术称为按需喷墨,除此之外尚有另外原理的喷墨打印,但市场上非常罕见。调频加网或一些传统网线加网与调频加网混合方式最近逐渐成为胶印或平版印刷的标准加网方式。
相关
-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胺基糖苷类抗生素(aminoglycoside)是具有氨基糖与氨基环醇(英语:aminocyclitol)结构的一类抗生素,在临床主要用于对革兰氏阴性菌、绿脓杆菌等感染的治疗,1960年代到1970年代曾经非
- 微球黑粉菌纲Heterogastridiales 白冬孢酵母目(Leucosporidiales) 微球黑粉菌目(Microbotryales) 锁掷酵母目(Sporidiobolales)微球黑粉菌纲(学名:Microbotryomycetes)是担子菌门柄锈菌亚门下的一
- 非编码DNA非编码DNA(英语:Non-Coding DNA,或称“垃圾DNA”),是指不包含制造蛋白质的指令,或是只能制造出无翻译能力RNA的DNA序列。此类DNA在真核生物的基因组中占有大多数。有很长的一段时
- 瑞利约翰·斯特拉特,第三代瑞利男爵,OM,FRS(英语:John Strutt, 3rd Baron Rayleigh,1842年11月12日-1919年6月30日),英国物理学家。他与威廉·拉姆齐合作发现氩元素,并因此获得1904年诺贝
- 经典中心法则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英语:The central dogma of molecular biology,又译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教条),首先由佛朗西斯·克里克于1958年提出,并于1970年在《自然》上的一篇文章中重申:中
- 精虫精虫或精子(英语:spermatozoon、spermatozoön、复数 spermatozoa)是男性或其他雄性生物的生殖细胞。精子与卵子结合从而形成受精卵,进而发育为胚胎。精子最初由雷文霍克于1677
- 郑志明郑志明可以指:
- 繁殖的能力适应度(英语:Fitness),又可称适存度或生殖成就,是生物学,特别是群体遗传学、数理生物学中用来描述拥有某一特定基因型的个体,在繁殖上的成功率或能力。假如带有不同基因型的个体拥
- 组蛋白修饰组蛋白(英语:histone)是真核生物体细胞染色质与原核细胞中的碱性蛋白质,和DNA共同组成核小体结构。它们是染色质的主要蛋白质组分,作为DNA缠绕的线轴,并在基因调控(英语:Regulation
- 鸟纲鸟或者鸟类是鸟纲(学名:Aves)动物的通称,是唯一存活至今的恐龙,现代所有鸟类在生物学上也被分类为鸟形恐龙(即鸟翼类)的一部分;鸟纲的全体成员均为两足、恒温、卵生、身披羽毛且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