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罗纳河
✍ dations ◷ 2025-11-24 03:57:17 #罗纳河
罗讷河(法语:Rhône;普罗旺斯语:Roun;德语:Rhone;意大利语:Rodano;均源自拉丁语Rhodanus)是欧洲主要河流之一。罗讷河这个名称的起源和含义还有争议。凯尔特起源说称Rhodanus或Rodanus来自Rhôdan,意为“转向的”或者“奔跑的”;但希腊起源说的支持者老普林尼在他《自然史》一书中认为罗讷这个名称来自Rhoda或Rhodanusia,一个罗得斯岛人曾经在河流入海口处建造的殖民地。罗讷河源于瑞士瓦莱州海拔1753米的圣哥达峰罗讷冰川的冰川融水。在马蒂尼附近,罗讷河水流变急,并成为一条向西南方向流过冰川峡谷的大河。其后,罗讷河转向西北,离开阿尔卑斯山脉并注入日内瓦湖(或据法语译作莱曼湖)。日内瓦湖以平均每秒570立方米的速度向西输出水流,经日内瓦进入法国境内。通过弯弯曲曲的河道流到里昂,并在那里与索恩河汇合之后,罗讷河继续向南流,穿过阿尔卑斯山和中央高原之间的平原地带。在阿尔勒,年均流速为每秒2300立方米的罗讷河分为大罗讷河和小罗讷河两支,并形成卡马尔格三角洲,投入地中海。罗讷河从远古时期便是一条重要的商道,连接着欧洲北部及地中海。二战1942年意大利军队进驻隆河以东的法国领土,此河在1942年至1943年为纳粹德国和意大利的边界。罗讷河是一条内河航行要道,将众多工业城市,例如阿尔勒、阿维尼翁、瓦伦斯、维埃纳或里昂,与地中海港口福斯、马赛、赛特连接着。罗讷河从索恩河汇合点到地中海都按五级水路发展。同样改造为运河的索恩河将罗讷河上的港口连接到Villefranche, Macon and Chalons这些城市。小型船只可以继续向西北,北或东北行驶,通过中部-卢瓦尔-布里亚尔运河和庐安运河到达塞纳河,通过马恩-索恩运河进入马恩河,通过孚日运河(原"东部运河-南支")进入摩泽尔河或通过罗讷-莱茵运河进入莱茵河。罗讷河因其强大水流而闻名:水流速度可达到每小时10公里,使得航行有一定难度。十道河闸每日从早上5点到晚上9点运行,管制着运河的通船。.罗讷河的水文周期是秋天和春天达到高峰,秋天由于雨水,春天由于冰雪的融化。冬天水流平和而夏季水流达到最低点。博凯尔的平均水流量为每秒1650立方米。一旦水流量超过每秒5000立方米,罗讷河被认为泛滥。有档案以来最高值纪录于2003年12月在博凯尔达到每秒13000立方米,高于1840年和1856年11月的两次洪水。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洪水有可能是1548年甚至是580年的那次。世纪大洪水则被认为能够达到每秒14000立方米以上(在每秒14000与16000立方米之间)。罗讷河三角洲经过18世纪到19世纪几次大洪水逐渐有了变化。冬春两季有干冷强烈的风沿河谷向南吹,被称作密斯托拉风,密斯托拉风在隆河河谷一代最为明显,常造成作物的灾害。梵高曾画过《罗讷河上的星月夜》
相关
- 糖萼糖萼(也称为细胞外基质)是糖蛋白和糖脂覆盖物,其围绕在一些细菌,上皮细胞和其他细胞的细胞膜上。大多数动物上皮细胞在其质膜的外表面上具有类似绒毛的涂层。 该涂层由几种膜糖
- 不孕不孕(英语:Infertility)又称不育,是指人类、动物或植物无法透过有性生殖繁衍后代的情形。对于大部分健康的成熟动植物个体而言,会在生命中的特定时期内有生育能力,不过真社会性物
- H60-H95ICD-10 第八章:耳和乳突疾病,为世界卫生组织创建的ICD-10中涉及耳与乳突的疾病分类。外耳疾病(H60-H62)中耳和乳突疾病(H65-H75)内耳疾病(H80-H83)耳的其他疾患(H90-H95)
- 快利佳洛匹那韦/利托那韦(Lopinavir/ritonavir (LPV/r);商品名:克力芝、快利佳,英语:Kaletra(在高收入国家)、英语:Aluvia(在低收入国家))是常用的抗艾滋病用药,由两种蛋白酶抑制剂洛匹那韦(复
- 免疫能力贫弱免疫缺陷(英语:immunodeficiency)是指免疫系统抵抗传染病的能力失常或欠缺。免疫缺陷还可能降低肿瘤免疫监视功能。免疫缺陷多为继发性(secondary)免疫缺陷,不过也有些人生来就有
- 夏卡 (阿格里真托省)夏卡(意大利语:Sciacca),意大利西西里大区阿格里真托省的一个市镇。夏卡滨临地中海。总面积180.98平方公里,总人口40,894。
- 戏剧古希腊戏剧是指大致繁荣于公元前6世纪末至前4世纪初之间的古希腊世界的戏剧。当时古希腊的政治和军事中心雅典城同时也是古希腊戏剧的中心。雅典的悲剧和喜剧也包括在全世界
- 朱砂朱砂又称辰砂、丹砂、赤丹、汞沙,是硫化汞的天然矿石,大红色,有金刚光泽至金属光泽,属三方晶系。朱砂产于石灰岩,板岩,砂岩中。分布于湖南、湖北、四川、广西、云南、贵州。朱砂为
- 扶余语族扶余语系是一种假定存在的古代语系,约莫于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5世纪左右在今日的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南部通行。扶余语族包括了濊貊、扶余国、高句丽、东濊、沃沮、百济等国家的
- 盖茨堡之役葛底斯堡战役(英语:Battle of Gettysburg,1863年7月1日至7月3日)于宾夕法尼亚州葛底斯堡及其附近地区爆发,是美国内战中最血腥的一场战斗,经常被引以为美国内战的转捩点。此役是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