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曼巴蛇

✍ dations ◷ 2025-07-01 22:10:02 #IUCN无危物种,眼镜蛇科,毒蛇,1864年描述的动物

黑曼巴蛇 (学名:) 是分布于非洲撒哈拉以南的一种大型毒蛇,体色为灰或褐,幼体偏浅,色泽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变深。成年个体体长介乎2米(6.6英尺)至4.5米(14.8英尺)不等,平均约为3米(9.8英尺),是当地体型最长的毒蛇。

尽管多数曼巴蛇为树栖性,黑曼巴却常于地面活动。其生境包括疏林草原、疏林、岩石山坡,以及丛林地区。黑曼巴蛇为日行性捕猎者,喜欢偷袭小型哺乳类动物及鸟类,尤其是蹄兔及婴猴;其亦会追捕猎物,与其他一些大型蛇类一样具备良好的视力。它是世界上移动速度最快的蛇类,若在合适的平面上滑行,短程时速可达11公里。

若受威胁,黑曼巴会张开乌黑的口腔,胀平长窄的颈部,并发出嘶嘶的声响。由于体型庞大,其可咬中远距离的目标,并时而发动连环攻击。黑曼巴蛇毒含剧烈的神经毒素,能于被咬者体内迅速蔓延,最终导致呼吸衰竭、心跳停止以及死亡。虽然黑曼巴因剧毒及生性凶恶而令人闻风丧胆,但其通常选择避免与人类发生冲突。

黑曼巴蛇的体色甚少为黑色。它们的体色有多种变化,主要有灰色、墨绿色、棕色、褐色、土黄色等;而幼体则主要为鲜艳的灰色或墨绿色。黑曼巴蛇的腹部为白色,有的为米黄色;除此之外,有些个体的身上还长有浅色的条纹。黑曼巴蛇最易辨认的特征是它那乌黑的嘴巴,当遇到威胁时,这便是其最好的警告信息;它的眼睛主要是棕色或黑色。 黑曼巴蛇的体型庞大,成体的平均体长为2.5米,而最大则可达4.45米;其一般体重为1.6公斤。 它是世界第二长的毒蛇,仅次于亚洲的眼镜王蛇。此蛇的平均寿命为11年。

黑曼巴蛇分布于非洲各地。已发现过它的地方有索马里、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博茨瓦纳、乌干达、赞比亚、津巴布伟、安哥拉、纳米比亚、马拉威、莫桑比克、南非共和国及刚果。黑曼巴蛇绝少生活于海拔1000米(3280.8 呎)或以上的地方。它们的分布地也包含中非共和国,马里共和国,乍得与尼日利亚的边界。这可导致一些对毒蛇分布地不太了解的医护人员,错认毒蛇物种而给予伤者无效的血清。

黑曼巴蛇分布地广泛,从 热带干湿季气候地区, 疏林地, 石地, 到密林等地均有它们的行踪。其中,灌木林则为它们主要的栖息地。在黑曼巴蛇主要出没的地方,有75%的人从事农业;在中午时份,黑曼巴蛇通常会爬上较高的地方(像树顶)晒太阳或等候猎物;而这也是人类受到袭击的主要原因,因为很多果园工人都徒手摘取树上的农作物,这便引发了蛇去攻击以自保。

黑曼巴蛇用其速度逃离危险而非追捕猎物。其长距离移动速度可达11-19 km/h,而短距离最高纪录则为16-20km/h,甚至23km/h 使其成为世上移动速度最快的蛇。黑曼巴蛇为隐居性,行动隐秘;当受到惊扰时会张开像眼镜蛇般的颈部,打开乌黑的口腔以及发出“丝丝”声。如果此举无法吓退敌人的话,它便会攻击。黑曼巴蛇为日行性。虽然其学名有“树蛇”一意,但它们主要在地面上活动。此蛇在遇到危险时,通常会撤退。

在猎食时,黑曼巴蛇主要会等待猎物接近,然后攻击。如果猎物奋力挣扎,它便会重复攻击;黑曼巴蛇会因应猎物的大小而采取不同的行动:当遇较大型的猎物时,此蛇通常会在攻击完成后任其逃走,随着气味,蛇可以找回死去的猎物;不过,在应付较小的猎物,如鸟或鼠时,黑曼巴蛇会紧咬不放,直到猎物停止移动将其吞噬。另外,它们也会猎食蝙蝠。

春季是黑曼巴蛇的繁殖季节。雄性的蛇会凭气味找寻雌性,一旦雄性找到雌性,它便会用舌头触碰对方的身体,如果对方接受,两蛇便会缠绕在一起开始交配;在交配后,雌蛇能生大约17枚蛋,蛇蛋的孵化期通常为3个月(一般在夏季时份进行)。幼蛇在刚岀世时已经有跟成体一样致命的毒液,它们的体长一般为40厘米。

黑曼巴蛇的毒液里主要含有神经毒素及心脏毒素。其毒液的LD50毒性数据为0.32 mg/kg(皮下注射)、0.25 mg/kg(静脉注射)及0.941 mg/kg(腹腔注射)。其平均毒液分泌量为50—120毫克,而最大纪录则为400毫克。在有效血清面世之前,由黑曼巴蛇造成的死亡率接近100%,因为此蛇几乎在每次攻击都会注入足以致命的毒液分量。临床报告显示被咬者可在30-60分钟内死亡。死亡率与死亡时间受很多因素影响。例如,伤者的健康状况;蛇所注入的毒液量,被咬的位置等。被咬者的症状通常为晕厥,呼吸困难,心跳不均等;严重者会有心跳呼吸衰竭的情况。另外,黑曼巴蛇的毒液也会造成麻痹。死亡通常因呼吸肌停止运作而发生。不过目前在非洲,SAIMR(South African Institute for Medical Research)组织已能广泛提供针对性的抗毒血清治疗黑曼巴蛇咬。

基于各种因素,黑曼巴蛇被认为是非洲最危险及最令人闻之色变的毒蛇之一。话虽如此,由它们所造成的蛇咬个案非常少,这是因为它们主要出没于人烟稀少的地方以及它们并不愿意与人类发生冲突。

獴是黑曼巴蛇的主要天敌,就像其他毒蛇。獴因其体内对蛇毒的抗体而很受人们注视,它们的血液里有突变的接收物以阻止毒液里的神经毒素与目标物质结合,使其失效。虽然如此,獴比较多袭击幼体,因为这样不必费太大的精力。此外,蛇鹫也是黑曼巴的天敌之一。再者,某些游蛇科的成员也会猎杀年幼的黑曼巴蛇。

在非洲,黑曼巴蛇非常富有传奇色彩,当地流传了不少有关此蛇的故事。
美国NBA已故球员柯比·布莱恩有“黑曼巴”的绰号,因为他自夸投篮和灌篮迅速,有如黑曼巴蛇爬行一样地快捷。

相关

  • 巴鲁克·塞缪尔·布隆伯格巴鲁克·塞缪尔·布隆伯格(英语:Baruch Samuel Blumberg,1925年7月28日-2011年4月5日),犹太人,美国涉猎广泛的科学家、乙肝病毒发现者,此外还对库鲁病有过深入研究。他与丹尼尔·卡
  • 漫画科学幻想也作科学虚构,简称科幻,是虚构作品的一种类型,描述诸如未来科技、时间旅行、超光速旅行、平行宇宙、外星生命、人工智能、错置历史等有关科学的想象性内容。科幻作品包
  • 大烟囱国立台湾大学的大烟囱位于校园内农化新馆旁。台湾日治时期的制糖产业发达,而在制糖过程中需要蒸气作为动力,因此常可见高大烟囱的伫立。台大大烟囱设立于台大农林学校时期,为农
  • 女王大学女王大学(或皇后大学,Queen's University)可以指:
  • 东北暗沙东北暗沙位于南沙群岛北部,双子群礁东北缘,贡士礁以南约1海里,最浅处水深约3米。1983年中国地名委员会公布的标准名称为“东北暗沙”。西方文献一般称为“Day Shoal”。
  • 原口一博原口一博(1959年7月2日-) ,日本政治家,日本众议院议员(7期)。总务大臣(第12-13代)、内阁府特命担当大臣(地域主权推进担当)、佐贺县议会议员(2期)。麻生内阁 (模板)(2009年9月16日—2010年6
  • 库斯哈尔加尔库斯哈尔加尔(Kushalgarh),是印度拉贾斯坦邦Banswara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10096(2001年),它位于班斯瓦拉市以南约65公里的班斯瓦拉县。。该地2001年总人口10096人,其中男性5195人,
  • 时代小说时代小说是以过去时代・人物・事件为题材所创作的小说。现代日本时代小说主要以明治时代以前时代(江戸时代)为背景,与历史小说差异在于时代小说的主要情节为虚构,历史小说则是改
  • 杨基先杨基先(1903年12月11日-1961年6月11日),台湾律师、政治人物。台中清水杨家族裔,为台湾日治时期社会运动者杨肇嘉族侄。战后当选首任民选台中市市长。杨基先于明治36年(1903年)12月1
  • 施皮茨霍利山坐标:46°15′51.4″N 7°58′50.2″E / 46.264278°N 7.980611°E / 46.264278; 7.980611施皮茨霍利山(Spitzhorli),是瑞士的山峰,位于该国西南部,由瓦莱州负责管辖,属于本宁阿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