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马镫
✍ dations ◷ 2025-11-11 14:25:57 #马镫
镫是一个平底的环形物,用皮带固定,悬挂于骑乘动物(主要是马,也包括骡等马科动物)上鞍的两边,供骑者放置双脚,也可以辅助骑者上下。有了镫,骑者更容易在鞍上坐稳,也更容易控制马匹,从而能够解放双手,在马上做出各种动作,这使骑乘动物在交通、通信和军事上开始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马镫被认为创造和传播现代文明的主要工具之一,其重要性有人认为可以与车轮和印刷术相提并论。马镫的使用还被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导致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诞生。目前世界存世最早的马镫实物,是1965年出土于中国辽宁省北票市冯素弗石椁墓中的双马镫,是现存世界最早的双马镫实物,比欧洲出土的早300年以上。冯素弗是十六国时期北燕鲜卑化的汉人贵族,死于公元415年。也有学者认为,真正的马镫是由中亚的游牧民族萨尔马提亚人于公元前1世纪发明,并很快传给其他中亚民族。此外,还有趾镫、单镫等类似马镫的物品,是否马镫的前身,也有争议。马镫的起源至今仍无定论。有人认为马镫的原始形式脚扣(环形物,可以塞入大脚趾)可能在公元前2世纪末的印度就已经出现,适合较热气候下光脚的骑者,但脚扣是否马镫的前身存在争议。有人认为,印度中央邦Junapani遗址出土的一对巨大的弯曲铁条被认为是马镫,但存在争议。2004年11月,西安南郊出土了西汉大型宫廷壁画,经过文物学者辨别,画中人物已经使用了马镫。1993年在吉林市郊故夫余国境内的帽儿山墓地进行深入性发掘中在18号墓中出土了一副西汉初年的单马镫,用铜片夹裹木芯,以铆钉缀合加固。这是中国出土年代较早的马镫,现藏于原山西博物馆。1966年在南京象山发现东晋琅琊王氏家族墓群,因文革考古人员被批斗;1970年在周恩来支持下进行发掘在7号墓中出土了一件东晋永昌元年(322)装双镫的陶马,这件陶马的双镫是已知最早的双马镫。1965年在辽宁北票西官营子发掘了北燕冯素弗墓,墓中出土了一副双马镫形状近似三角形角部浑圆在木芯外面包镶着鎏金的铜片,这是最早的涂有颜色的双马镫。
相关
- 自然杀伤细胞自然杀伤细胞(英语:natural killer cell)是一种细胞质中具有大颗粒的细胞,简称NK细胞(NK cell),也称作大颗粒淋巴细胞(LGL, Large Granular Lymphocytes)。由骨髓淋巴样干细胞发育而
- 树艺树艺(英文:Arboriculture,/ˈɑːrbərᵻkʌltʃər/)亦称树艺学或植树学,为进行栽培、研究、经营管理单独一株树木、灌木、藤本植物或其他多年生木本植物的工作或学科。树艺同时
- 康拉德·洛伦兹康拉德·柴卡里阿斯·洛伦兹,FRS(德语:Konrad Zacharias Lorenz,1903年11月7日-1989年2月27日)是一位著名奥地利动物学家、鸟类学家、动物心理学家,也是经典比较行为研究的代表人物
- 四川盆地四川盆地(也被称为川渝盆地),位于亚洲大陆中南部,中国西南部四川省和重庆市境内,西邻青藏高原,是中国四大盆地之一;面积约16万平方公里,农业发达,有“天府之国”之称。四川盆地由连结
- 潜在威胁天体潜在危险天体(potentially hazardous object,PHO)是指轨道有撞击地球的可能,且其大小足以对地球造成全球或局部区域重大损害的近地天体 -无论是小行星或彗星。多数这类天体是潜
- TSH2XWT, 3G04· G-protein coupled receptor signaling pathway, coupled to cyclic nucleotide second messenger · cell-cell signaling促甲状腺激素受体(英语:thyrotropin
- 二进制二进制(binary)在数学和数字电路中指以2为基数的记数系统,以2为基数代表系统是二进位制的。这一系统中,通常用两个不同的符号0(代表零)和1(代表一)来表示。数字电子电路中,逻辑门直接
- 杨梅区杨梅区(台湾客家语四县腔:iongˇ moiˇ kiˊ;海陆腔:rhong moi kiˋ;饶平腔:rhiong moi kiˇ)位于中华民国桃园市南部,现今最大住民族群为客家族群。可分为杨梅、埔心、富冈、高山顶
- 常数常数又称定数,是指一个数值固定不变的常量,例如圆周率 π {\displaystyle \pi \,} 、自然对数的底
- 李如龙李如龙(1936年-),中国著名语言学家。现为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厦大海外教育学院教授及博士、研究生导师,并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文学科评议组成员、福建省语言学会会长等职务。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