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再成形术

✍ dations ◷ 2025-02-23 01:35:27 #冠状动脉再成形术
冠状动脉再成形术又名球囊动脉成形术、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简称PTCA),也称作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简称PCI)、气球扩张术,粤语俗称通波仔,是一种医学手术,为最常见的血管再成形术(Angioplasty),专治心肌梗塞、心脏病、冠心病。在世界已经应用有30年历史,是在1977年由一位瑞士苏黎世医生安德里亚斯·格伦登希(英语:Andreas Gruentzig)所创的,至1980年代全面普及,并广受全球医学界欢迎,但近年医学界更认为此种手术似乎有过度滥用之势:102。手术方法是,伸一条小管,沿动脉通往心脏,在冠状动脉内植入支架,开通闭塞的血管,改善其收窄的情况。气球血管扩张手术(balloon angioplasty)常用来描述经皮冠状介入治疗,意即气球在冠状动脉内充气,将斑块挤压入动脉血管壁。气球血管扩张手术仍然作为经皮冠状介入治疗的一部分而执行,很少做为唯一的程序。血管扩张手术通常由以下程序组成,由医生、助理医师、护士、放射技师及心脏微创(invasive)专家执行,所有人员接受过这些类型的程序广泛和专门培训。在气球扩张术普及化之后,有30至40%患者在治疗后再度出现狭心症问题,在进行了扩张手术的部位6个月内重新变窄。导致血管壁增殖、变厚原因可能是局部形成血栓或血管收缩与机械性刺激造成。为解决此种后遗症,1980年代后期医界推出“支架法”,将金属支架安放于经气球扩张了的冠状动脉内。研究显示经支架法治疗的病患出现再狭窄的概率只有20%:102。传统的“裸机(bare metal)”冠状动脉支架提供了机械框架,使动脉壁保持开放,防止冠状动脉狭窄或缩小。已证明PTCA术合并施行支架置入术在病人的预后优于仅施行血管成形术,能维持动脉功能一段较长的时间间隔。 较新的药物洗提支架(DES)是涂有药物的传统支架,放置在动脉时,随着时间的推移释放药物。据显示,这些类型的支架有助于防止动脉再狭窄,透过几个不同的生理机制,抑制组织在支架上生长和局部调节人体的发炎和免疫反应。 5种药物,Biolimus A9 ,Zotarolimus,sirolimus,everolimus的和紫杉醇(paclitaxel),安全性和有效性已经证明,由支架设备制造商申请对照临床试验。然而,2006年欧洲3次试验似乎表明,药物涂层支架可能受到被称为“晚期支架血栓形成”的事件影响,支架内血栓于支架放置后一或多年发生。晚期支架血栓形成发生在0.9%的患者,当发生血栓时非常危险,约1/3案例会致命。新一代的DES产品,例如Biosensors International在欧洲自2008年1月销售的BioMatrix支架,试图以生物可分解性(biodegradable)外层消除此风险。

相关

  • 营养失调营养不良(英语:malnutrition)是一个描述健康状况的用语,是指由不平衡饮食所造成的营养素缺乏、过剩、或比例失调。重要的营养成分包括:产生热量的蛋白质、脂质与糖类,还有不产生热
  • 美国ç¾åˆ©åšåˆä¼—国(英语: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缩写为 U.S.A. 或 USA ,一般称为 United S
  • 红螺菌目红螺菌目(Rhodospirillales)是变形菌门α-变形菌纲下的一目。进行不产氧的光合作用。本目很多细菌属于紫细菌。医学导航:病菌细菌(分类)gr+f/gr+a(t)/gr-p(c/gr-o药物(J1p、w、n、m、疫
  • 细胞死亡细胞死亡(Cell death)是描述生物细胞永久中止运作生理功能的状态。细胞死亡可能起因于个体计划性的细胞死亡,或是因疾病或创伤导致细胞不可逆的损伤而死亡。Category:Medical a
  • 次级代谢产物次级代谢产物(英语:Secondary metabolites,又称为次生代谢物、二代谢物)是不直接涉及到生命正常生长、发育或繁殖的有机化合物。不像初级代谢产物,缺少次级代谢产物不会导致立即
  • 氢氯噻嗪氢氯噻嗪(英语:Hydrochlorothiazide,简称HCTZ、HCT或HZT)是一种利尿剂。通常用来治疗高血压及因液体堆积造成的水肿。其他用途还包含治疗尿崩症和肾小管性酸中毒,它也可以减轻高
  • 花粉症过敏性鼻炎,又称为鼻敏感、干草热、花粉热、花粉症或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是因为免疫系统受到空气中的过敏原影响而导致的鼻炎症状。征兆和病症包括流鼻涕或鼻塞、打喷嚏、眼睛的
  • 结核菌素试验结核菌素试验(也称为芒图试验、PPD试验)是一种诊断结核的工具。它是世界上两个主要结核菌素皮肤试验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多种穿刺试验,如蒂内测试(Tine test)。 直到2005年, 英
  • 蓝婴症青紫婴儿(blue baby),或称为发绀婴儿、蓝婴,是指婴儿因先天性心脏缺损或后天性缺氧,血含氧量较正常人低,造成发绀现象。因患儿身体呈蓝紫色而得名。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包括:Templat
  • 大环内酯类大环内酯(macrolides),或称大环内酯,是一组其作用在于结构内的“大环”的药物(一般都是抗生素),这个大环亦即是一连结一个或多个脱氧糖(多是红霉糖(英语:cladinose)及去氧糖胺(英语:des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