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膀胱癌
✍ dations ◷ 2025-04-04 11:14:59 #膀胱癌
膀胱癌 泛指各种出自膀胱的恶性肿瘤,也就是有异常细胞大量增殖而不受管制。膀胱是贮存尿液的中空器官,外壁主要由肌肉构成,位于下腹部。最常见的膀胱癌细胞来自膀胱内面黏膜表皮,正式名称为移行上皮细胞癌(TCC)。罹患膀胱癌最主要的危险因子是来自基因的影响,另外吸烟、长期接触某种染料(含苯胺(aniline)成分者,如纺织厂员工就可能接触到)、汽油或其他化学物质者也有较高的风险。有动物实验显示老鼠长期大量服用一种人工甜味剂"糖精"(沙卡林/saccharin)可导致膀胱癌,但人体尚未有相同的报告;另一种更常用的人工甜味剂阿斯巴甜(aspartame)则没有类似报告。膀胱癌最常见的症状是无痛性血尿,其他症状相当多样性,因人而异,有的人可能会有频尿、尿柱中断、反复尿路感染等症状。这些症状并非膀胱癌所特有,其他非癌症疾病如膀胱炎、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或前列腺炎也可能出现类似症状,所以不能依症状诊断是否有膀胱癌。如要确立此一诊断,应有组织学证据,也就是将肿瘤切除或切片,经病理科医师检查才能确定。膀胱癌的治疗方法,端视肿瘤侵犯到膀胱壁的深度而定。表浅肿瘤(还没侵犯到肌肉层者)或者仅侵犯浅部肌肉层者,可以用膀胱镜经由尿道加以"刮除"(实际做法是用圆弧状电刀切除),不用开刀。也可以用激光破坏肿瘤细胞,但如此就无法做病理检查。免疫疗法适用于表浅性膀胱癌的治疗和预防,是利用卡介苗灌入膀胱,激发免疫系统的反应而消灭肿瘤。大约对2/3患者有效,一般是先以电刀切除肉眼可见的肿瘤后,再为患者灌卡介苗。局部化学疗法的适应症也类似,只是将卡介苗换成阿霉素(Adriamycin)、泛艾霉素(Epirubicin)、丝裂霉素C(Mitomycin-C)、Throtepa等药剂灌入膀胱,如此患者不会像一般化学治疗出现落发、恶心、血中白血球数降低等症状,但只对表浅肿瘤有作用。由于症状不严重,表浅性膀胱癌可能会渐渐往较深的肌肉层侵犯。侵入肌肉层的膀胱癌必须开刀,切除部分或全部的膀胱,乃至膀胱根除术(将膀胱和邻近组织、淋巴腺一并切除)。膀胱被切除的病人要同时做尿路分流术,也就是让尿液改道,不再经过膀胱。技巧纯熟的医师能取一段肠子,做成人工膀胱来贮存尿液,这是一种精细而费神的手术。膀胱癌的治疗除了以上所述,也可以视情况合并使用放射治疗或全身性化学治疗。在美国,膀胱癌的患者数在男性癌症名列前四名,在女性则位居第九。每年有超过 47,000 位男性和 16,000 女性被诊断出膀胱癌。如同大部分的癌症一样,膀胱癌的确实原因还不完全清楚,但已知有几个风险因子和它有关。最显著的因子包括抽烟和接触工业用化学物质。膀胱内的FGFR3基因,和类似的HRAS、RB1、TP53等基因突变也是一大风险因子。上述的基因在调节细胞增殖循环扮演重要角色,若功能失常会使细胞增殖速度过快或失控。这些因基的变异也许有助于了解为何某些膀膀胱癌长得比较快。膀胱癌并非遗传疾病,肿瘤发生通常是肇因于部分膀胱细胞的基因突变,可发生在个人生涯的任何时间点。这种不是来自双亲的基因变异称为本体突变(somatic mutation)。然而,有膀胱癌家族史的人,罹病风险是比一般人高。这些线索显示,有些人似乎对某些化学物质的分解和处理能力较差,这种体质得自双亲的遗传,而使得这些人容易受香烟、染剂等致癌物影响。
相关
- 哮喘喘息 、哮喘(英语:asthma,又称气喘)是常见的气道慢性炎症疾病,主要特征是多变和复发的症状、可逆性气流阻塞,和支气管痉挛(英语:bronchospasm)。常见症状表现为喘息 、咳嗽、胸腔紧
- 嗜极生物嗜极生物(英文:Extremophile),或者称作嗜极端菌,是可以(或者需要)在极端环境(英语:extreme environment)中生长繁殖的生物,通常为单细胞生物。与此相对的,在较为温和的环境中生活的生物,
- X射线晶体学X射线晶体学是一门利用X射线来研究晶体中原子排列的学科。更准确地说,利用电子对X射线的散射作用,X射线晶体学可以获得晶体中电子密度的分布情况,再从中分析获得关于原子位置和
- 周产期死亡周产期死亡(PNM, Perinatal mortality)是指胎儿或是新生儿的死亡,是计算周产期死亡率的基础。周产期死亡率的标准定义较多样,特别是涉及到是否须把早期胎儿和晚期新生儿死亡纳入
- 牙龈炎牙龈病(gingival diseases)是指一种发生于牙龈组织的疾病,牙龈病病损范围限于牙龈,而不累计牙槽骨、牙周膜和牙骨质。牙龈病主要包括牙龈炎性损害和牙龈增生。牙龈病一般不侵犯
- 血清学血清学(serology)的诊断原为研究血清反应的一门医学分支,如今则多用来观察患者的血清以判断、分析相应的疾病。血清检查是医学上常用的一种检测手段,除了可以诊断细菌、病毒外
- 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洛匹那韦/利托那韦(Lopinavir/ritonavir (LPV/r);商品名:克力芝、快利佳,英语:Kaletra(在高收入国家)、英语:Aluvia(在低收入国家))是常用的抗艾滋病用药,由两种蛋白酶抑制剂洛匹那韦(复
- ICD-9编码列表 (E和V代码)Template:Animal bites and stings Template:Drug reactions
- 肌张力障碍肌张力障碍(Dystonia)是由于身体的肌肉不随意地持续收缩,造成肌肉产生变形,而无法依照自身的意思活动。肌张力障碍是一组疾病的总称,是骨骼肌张力的病理性改变。患者的肌张力时高
- 创伤弧菌创伤弧菌(学名:Vibrio vulnificus、俗称:海洋弧菌),是一种栖息于海洋中的细菌。如果伤口暴露在含有这种细菌的海水中,创伤弧菌会在伤口上繁殖,可能引发溃烂,甚至导致组织坏死。若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