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

✍ dations ◷ 2025-11-12 22:49:33 #膀胱癌
膀胱癌 泛指各种出自膀胱的恶性肿瘤,也就是有异常细胞大量增殖而不受管制。膀胱是贮存尿液的中空器官,外壁主要由肌肉构成,位于下腹部。最常见的膀胱癌细胞来自膀胱内面黏膜表皮,正式名称为移行上皮细胞癌(TCC)。罹患膀胱癌最主要的危险因子是来自基因的影响,另外吸烟、长期接触某种染料(含苯胺(aniline)成分者,如纺织厂员工就可能接触到)、汽油或其他化学物质者也有较高的风险。有动物实验显示老鼠长期大量服用一种人工甜味剂"糖精"(沙卡林/saccharin)可导致膀胱癌,但人体尚未有相同的报告;另一种更常用的人工甜味剂阿斯巴甜(aspartame)则没有类似报告。膀胱癌最常见的症状是无痛性血尿,其他症状相当多样性,因人而异,有的人可能会有频尿、尿柱中断、反复尿路感染等症状。这些症状并非膀胱癌所特有,其他非癌症疾病如膀胱炎、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或前列腺炎也可能出现类似症状,所以不能依症状诊断是否有膀胱癌。如要确立此一诊断,应有组织学证据,也就是将肿瘤切除或切片,经病理科医师检查才能确定。膀胱癌的治疗方法,端视肿瘤侵犯到膀胱壁的深度而定。表浅肿瘤(还没侵犯到肌肉层者)或者仅侵犯浅部肌肉层者,可以用膀胱镜经由尿道加以"刮除"(实际做法是用圆弧状电刀切除),不用开刀。也可以用激光破坏肿瘤细胞,但如此就无法做病理检查。免疫疗法适用于表浅性膀胱癌的治疗和预防,是利用卡介苗灌入膀胱,激发免疫系统的反应而消灭肿瘤。大约对2/3患者有效,一般是先以电刀切除肉眼可见的肿瘤后,再为患者灌卡介苗。局部化学疗法的适应症也类似,只是将卡介苗换成阿霉素(Adriamycin)、泛艾霉素(Epirubicin)、丝裂霉素C(Mitomycin-C)、Throtepa等药剂灌入膀胱,如此患者不会像一般化学治疗出现落发、恶心、血中白血球数降低等症状,但只对表浅肿瘤有作用。由于症状不严重,表浅性膀胱癌可能会渐渐往较深的肌肉层侵犯。侵入肌肉层的膀胱癌必须开刀,切除部分或全部的膀胱,乃至膀胱根除术(将膀胱和邻近组织、淋巴腺一并切除)。膀胱被切除的病人要同时做尿路分流术,也就是让尿液改道,不再经过膀胱。技巧纯熟的医师能取一段肠子,做成人工膀胱来贮存尿液,这是一种精细而费神的手术。膀胱癌的治疗除了以上所述,也可以视情况合并使用放射治疗或全身性化学治疗。在美国,膀胱癌的患者数在男性癌症名列前四名,在女性则位居第九。每年有超过 47,000 位男性和 16,000 女性被诊断出膀胱癌。如同大部分的癌症一样,膀胱癌的确实原因还不完全清楚,但已知有几个风险因子和它有关。最显著的因子包括抽烟和接触工业用化学物质。膀胱内的FGFR3基因,和类似的HRAS、RB1、TP53等基因突变也是一大风险因子。上述的基因在调节细胞增殖循环扮演重要角色,若功能失常会使细胞增殖速度过快或失控。这些因基的变异也许有助于了解为何某些膀膀胱癌长得比较快。膀胱癌并非遗传疾病,肿瘤发生通常是肇因于部分膀胱细胞的基因突变,可发生在个人生涯的任何时间点。这种不是来自双亲的基因变异称为本体突变(somatic mutation)。然而,有膀胱癌家族史的人,罹病风险是比一般人高。这些线索显示,有些人似乎对某些化学物质的分解和处理能力较差,这种体质得自双亲的遗传,而使得这些人容易受香烟、染剂等致癌物影响。

相关

  • 慢性疾病慢性病是一种持续或长期的健康状况或疾病。美国国家卫生统计中心的定义为持续超过三个月的病症,又或者是因病或先天造成的永久性伤害。常见慢性病包括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
  • 肺炎分枝杆菌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霉浆菌性肺炎)是一种可导致肺炎的支原体细菌,也有机会导致冷凝集素症(英语:cold agglutinin disease)。这种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炎,又称作霉浆
  • 皮肤病学皮肤科(dermatology)是医学上治疗皮肤疾病的专门分支。全身的皮肤面积广大,因此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 皮肤病学是研究皮肤的结构、功能和疾病的学科,在广义上,还包含对头发、指
  • 眼科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眼科学是医学上研究眼部疾患一个分支,
  • 医学诊断上的性别偏差性别偏好所致的诊断差异(英语:Gender-bias in medical diagnosis)是社会学中,一个对于医学的观察论述。然而这个论述是有争议的。 这个论述指出,许多医学诊断及精神诊断可能受到
  • 脂肪细胞脂肪细胞(英语:adipocyte)是构成脂肪组织的主要细胞,专门用于将能量储存为脂肪。有两种脂肪组织:白色脂肪组织与棕色脂肪组织,也叫做白色脂肪和棕色脂肪,包括了两种脂肪细胞。白色
  • 皮克氏病皮克氏病(Pick's disease,PiD),为一种渐进性痴呆。通常开始于中年,形成于早年,其反应为缓慢渐进的性格改变与社交能力衰退,并伴有智力、记忆和语言组织能力损伤,此外还会有情感淡漠
  • 拉撒路综合症拉撒路综合征(Lazarus syndrome)是指在心肺复苏失败之后人体循环系统自发地恢复运作。自1982年以来,它已在医学文献中至少有了40-50次记载。又被称为拉撒路现象(Lazarus phenome
  • 诺氟沙星诺氟沙星(Norfloxacin,又名Noroxin、Fulgram),别名:力醇罗、氟哌酸、淋克星。其化学名为1-乙基-6-氟-1,4-二氢-4-氧代-7-(1-哌嗪基)-3-喹啉羧酸。本品为第二代喹诺酮类抗菌药,会阻
  • 医生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医生又称医师,在中国古代称大夫或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