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道德恐慌
✍ dations ◷ 2025-04-25 18:58:44 #道德恐慌
道德恐慌是根据对特定个体或团体的误解发起大众运动,对于不了解或不合社会主流价值的个人或团体给予打压,通常经过媒体炒作。另外道德恐慌也可能半自发的发生。群众歇斯底里(mass hysteria)可能是运动的元素之一,但道德恐慌与群众歇斯底里不同的是有特定的打击目标且通常是对之的愤怒的表达而不是不成熟的恐惧。道德恐慌经常与性的议题有关并牵涉到新或广泛散布的都会传奇,这种恐慌有时可能造成暴动。道德恐慌一词由史丹利·高咸提出,他于1972年著有《Folk devils and moral panics》一书,以道德恐慌来形容1960年代英国媒体如何描述当时的青年文化,和引起的社会反响。他指出,媒体倾向于用重复报导一种反社会行为,令公众对某一特定社群产生恐惧和加以打压。这种恐慌往往由一次特别严重的个别事件引起,令社会过分关注某一问题,如枪械问题、童党问题、家庭暴力等。
相关
- 语言的起源语言的起源是一个有高度争议性的话题,由于可得到的实证证据的欠缺,许多人认为严肃的学者不应涉足于此问题。1866年,巴黎语言学会(法语:Société de linguistique de Paris)甚至明
- 嵇含谯郡嵇氏世系嵇含(263年-306年),字君道,自号亳丘子,谯国铚县人,为西晋时期的文学家及植物学家。嵇含是嵇康的侄孙。曾任征西参军、骠骑记室督、尚书郎等职位。在永兴元年(304年)为范
- 1,1,1-三氯乙烷1,1,1-三氯乙烷是一种卤代烃(化学式:CH3CCl3或C2H3Cl3),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工业溶剂。其别名包括甲基氯仿及chlorothene,其商品名被称为溶剂 111及Genklene(帝国化学工业公司使用)。
- 奥夫曼朱尔·A·奥夫曼(法语:Jules A. Hoffmann,1941年8月2日-),出生于卢森堡埃希特纳赫,法国生物学家。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管理委员会理事长,2007年成为法国科学院院长。因发现如何激活
- 石守信石守信(928年-984年)北宋初开国大将。石守信以“贪婪无厌”著称,史载:累任节度使,专务聚敛,积财钜万。尤信奉释教,在洛邑建崇德寺,募民工整瓦修木,驱迫甚急,而时常不给工钱,人多苦之。开
- 沙克尔顿坑沙克尔顿陨石坑(Shackleton)是位于月球南极的一座撞击坑,其地质龄大约有36亿年,在南极至少已存在了20亿年。其名称取自盎格鲁爱尔兰人南极探险家欧内斯特·亨利·沙克尔顿爵士(1
- 曼多撒手抄本门多萨手抄本(西班牙语:Códice Mendoza)是阿兹特克手抄本(英语:Aztec codices)之一,约作于1541年前后,共72页。此抄本以征服阿兹特克后的首任新西班牙总督安东尼奥·德·门多萨(英语
- 奇迹神迹或者奇迹来自于希腊语dy′na·mis,英语中常翻译为“miracle”,字面意思是“力量”,也有能力、异能的意思,是指无法用人们的常识所解释的而归于神的作为的一些现象,也就是来自
- 英国伦敦皇家内科医学院伦敦皇家内科医师学会 (Royal College of Physicians of London) 是一所位于伦敦的内科医师学会。1518年由亨利八世成立,初时称为内科医师学会,至1674年冠“皇家”称号。成立
- 何芳腾何芳腾,字德迈。福建晋江县人,清朝政治人物。顺治十五年(1658年)戊戌科进士,授广东雷州府推官,降补浙江宁波府经历,到任数月,丁忧归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