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台北东区
✍ dations ◷ 2025-10-20 00:30:10 #台北东区
台北东区是指一个位于台湾台北市大安区北侧的商圈,泛指在忠孝东路四段附近以远东SOGO百货、顶好名店城、明曜百货等商场为中心的商圈,又称台北市东区商圈、台北东区商圈,范围则在复兴南路以东、延吉街以西、市民大道以南、仁爱路以北,是大台北地区最繁华,最昂贵的街区之一,其中“东区161巷”和“茶街”是明星艺人开店的一级战区,也是文创公司的聚集地。东区商圈由于拥有众多的办公大楼、百货公司、夜店及众多商家,因此成为了大台北地区重要的商业与消费中心。然而随着市区逐渐扩张,加上东区响亮的名号,使得在房地产广告中,东区商圈的周边也被冠上“台北东区”的名号,造成不少外地民众在区域上的混淆与困扰。近年来由于周边信义商圈与西门町等商圈兴起,加上网购新消费型态冲击实体店面以及店面租金高涨等诸多因素,造成东区许多店家纷纷关门或转往他处。目前台北市政府商业处正辅导成立商圈发展协会发展特色,并推动商圈升级再造。东区并非一开始就是台北市的闹区,在台湾清治时期及台湾日治时期时,此处都还是一片稻田,甚至荒野。但到了1960年代之后至今,随着忠孝东路及台北捷运的陆续兴辟,东区才有如麻雀变凤凰般地,一跃成为台北市商业新兴重镇之一,与早期的台北站前商圈、西门町等商圈并驾齐驱。此外,对于喜爱在台北东区逛街的人,社会还曾给这个消费族群起了个名号“东区新人类”。相对于台北东区的商业及贸易机能,台北西区作为许多中央政府机关的集中地,以政治机能为主,特别是在旧台北府城、环绕在总统府附近一带的区域,则统称为博爱特区(首都核心区)。而东西区的比较,仍以市民大道至仁爱路为比较范围。就台北的发展史来看,东区逐渐成为台北市的商业中心,不过是1980年代中叶以后的事情。台湾清治时期对台北的开发,仅局限于台北府城内(即今中华路、中山南路、爱国西路及忠孝西路中间的区块)而已。日本领台时,市区的开发虽然向东扩张,但是大致上止于堀川(今新生南北路)。而今天东区一带,在当时不过是一大片的未开发农地。不过1945年日本投降之后,中华民国政府接收台湾,开始有了转变。1949年底第二次国共内战结束后,大约200余万的中国大陆军民跟随中华民国政府自中国大陆迁来台湾,大多数的外省移民在台北的中央政府上班,而总督府留下的宿舍有限;此后又由于主要的大专院校皆设于台北市或近郊,造成众多的中台湾、南台湾民众开始北上求学、工作,使台北市的人口快速增加,西区因此开始出现饱和或过度拥挤的现象,加上淡水河阻挡了台北市向西的发展,因此大批的新旧市民开始迁往当时甚少开发的东区。公元1967年台北市人口突破100万人,升格为直辖市(院辖市)。当时为配合市政的大幅建设,台北市政府遂开始进行第一期四年公务建设计划,开辟通往郊区的基础交通干道。忠孝东路即为当时往东区修筑的干道,后来成为省道台5线北基公路的重要路段。一直到1970年代中期以前,忠孝东路四段沿线还是一片绿油油的稻田景观,仍然是台北市的郊区。在1970年代以后忠孝东路三、四段陆续通车后,带动了整个东区的发展,沿线许多商圈兴起,使得东区在稍后初步取代了当时相对拥挤的西区,而成为台北新兴商业中心。后随着附近信义计划区的开发及台北捷运板南线的完工通车,更加速了东区的蓬勃发展。此外,主干道以外巷弄中的住宅大楼,也常常将一楼出租给商家开设店铺,形成很有特色的住商混合。由于租金较高,一个店面经常分割成更多的小店铺,形成小商场这种特殊景观。本条目的台北东区系指一个特定商圈区域之专有名词,但其他位于台北市东侧的新兴商圈或区域,有时会与东区形成混淆。位于台北市东侧的信义区,与位于大安区的台北东区为互不隶属的两个区域。位于台北市东侧的南港区,与位于大安区的台北东区为互不隶属的两个区域。2012年 (中华民国101年),台湾乐团八三夭第三张专辑《最后的8/31》中的歌曲〈东区东区〉就是以东区为主题。
相关
- 邻二氮菲邻二氮菲,即“1,10-邻二氮杂菲”,也称邻菲罗啉、邻菲啰啉、邻菲咯啉,是一种常用的氧化还原指示剂。它是一个双齿杂环化合物配体,类似于2,2'-联吡啶,会与大多数金属离子形成很稳定
-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性淋巴性白血病(英语: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是因为体内淋巴细胞不正常增生造成的血液疾病。淋巴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环节,由骨髓与淋巴结所制造。而急性淋巴性白
- 蹲厕蹲厕是厕所的一种。用者需要蹲下使用。另一种厕所为坐下使用的坐厕。蹲厕在某些地区并不常见。西方某些国家(例如如英国和美国)接近完全没有蹲厕,但在某些地方(如中国大陆、台湾
- 神经激素神经激素是由神经内分泌细胞(也称为神经分泌细胞)产生并释放到血液中的任何激素。它们被分泌到循环系统中发挥作用,但是它们也可以具有神经递质的作用或其他作用,例如自分泌(自身
- 线粒体膜转运蛋白线粒体膜转运蛋白质一般简称为“线粒体膜转运蛋白”,是位于线粒体膜中的蛋白质的统称。这些转运蛋白被用于转运各种分子和离子进出线粒体。它们以通过调节离子等化学物质在线
- 土壤科学土壤科学是土壤作为自然资源在地球表面上的研究,包括土壤形成,分类和映射;土壤的物理,化学,生物和肥力性质;以及与使用和土壤管理有关的这些性质。有时,涉及土壤科学分支的术语,如土
- 河马河马(学名:Hippopotamus amphibius)是偶蹄目、河马科下的一种大型杂食性半水生哺乳动物,河马属现存的唯一物种,产自撒哈拉以南非洲,栖息于热带草原地区的河湖池沼。河马尽管外形似
- 帕克斯电视网艾恩电视台(英语:Ion Television)是一家美国无线电视网,为艾恩传媒网络公司拥有。
- 詹姆斯敦詹姆斯镇是英国在美洲建立的第一个永久性的殖民地,以当时的英国国王詹姆斯一世命名。位于詹姆斯河(原名波瓦坦河)东北岸约4公里处。1606年,一些大胆的英国商人成立了弗吉尼亚
- 约书亚·博尔顿乔舒亚·布鲁斯特·博尔滕(英语:Joshua Brewster Bolten,1954年8月16日-),美国律师、政治家,前白宫幕僚长。博尔滕的父亲西摩迩,为美国中央情报局工作;母亲安娜路易丝在乔治华盛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