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尸陀林
✍ dations ◷ 2025-07-02 11:07:34 #尸陀林
尸陀林或尸陁林(梵语:शीतवन,转写:Śītavana;藏语:.mw-parser-output .uchen{font-family:"Qomolangma-Dunhuang","Qomolangma-Uchen Sarchen","Qomolangma-Uchen Sarchung","Qomolangma-Uchen Suring","Qomolangma-Uchen Sutung","Qomolangma-Title","Qomolangma-Subtitle","Qomolangma-Woodblock","DDC Uchen","DDC Rinzin",Kailash,"BabelStone Tibetan",Jomolhari,"TCRC Youtso Unicode","Tibetan Machine Uni",Wangdi29,"Noto Sans Tibetan","Microsoft Himalaya"}.mw-parser-output .ume{font-family:"Qomolangma-Betsu","Qomolangma-Chuyig","Qomolangma-Drutsa","Qomolangma-Edict","Qomolangma-Tsumachu","Qomolangma-Tsuring","Qomolangma-Tsutong","TibetanSambhotaYigchung","TibetanTsugRing","TibetanYigchung"}བསིལ་བའི་ཚལ་)Template:Noteag,简称尸林,音译尸多婆那等,意译寒林;又作尸摩赊那、尸摩奢那或舍摩奢那(梵语:श्मशान,转写:Śmaśāna),义为墓田、墓冢。是古印度露天林地葬场,为佛教吸收。布施作为菩萨道六波罗密之一,是佛教十分看重的修行。佛教相信命终后神识会参与轮回,或因修行的功德入涅槃,遗体对于自己则已无用处,可以布施给食肉动物。《要行舍身经》上强调,人死后应将尸体分为两份,一份施予水中的鱼鳖虾蟹,一份施予陆地上的鸟兽虫蚁,如此,死者可消除先世恶业。《尸陀林经》也强调,死后遗体可抛于尸陀林中,以布施给鸟兽虫鱼等。汉地受到佛教火葬(荼毗)、尸陀林葬的影响,至少隋代以前已经出现了这样的葬法,或葬水中、或葬林中,也有将遗体安置在石室、洞窟中,待血肉消失,仅留白骨时,再由僧人收拾骸骨建塔。佛教传入藏地后,尸陀林葬被保留下来,不过葬场非树林,而多设在空旷处任秃鹰啄食,称为天葬或鸟葬。著名尸陀林如喇荣五明佛学院尸陀林,由晋美彭措于1986年创建。尸陀林祜主(梵语:śmaśāna-adhipati),藏音“度册达波”(藏语:དུར་ཁྲོད་,又译多处达波、多翠达波,简称“多达”、“独达”),又称尸陀林主、尸林主、寒林双尊、墓葬主、尸陀主、寒林主、寒林主人等;有观点认为不应译为“尸陀林祜主”或“寒林祜主”,而应为“葬场主”;在藏传佛教中,尸林祜主金髂拉是胜乐金刚和金刚瑜伽空行母的化身和护法,是宁玛巴三根本(上师、空行与护法)的九大护法之一。他管治弃尸幕所“八大寒林”和护持在尸陀林修行不净观者,八大寒林相传为莲花生成就八大嘿噜嘎本尊之处,即东方暴虐寒林、北方密业寒林、西方金刚焰寒林,南方骨锁寒林、东北狂笑寒林、东南吉祥寒林、西南幽暗寒林和西北啾啾寒林。藏传佛教大藏经密续经纶中记叙了尸林主居住在尸体的骷髅城,城内有尸林髑髅宫殿和莲华日轮座,座垫上尸林怙主夫妇拥抱站立。唐卡中的尸林怙主通常表现为两架白骷髅拥立着,头顶五颅冠(即五个小颅骨),身处般若烈焰,挥舞骨棒、宝瓶等;用髑髅身表无常空性,颅骨骇人相表摧灭嗔恚心。
相关
- 巴特氏症候群2巴特氏症候群(Bartter syndrome)是一群肾小管病变的总称,它们的共同症状为低血钾、低血氯、代谢性碱中毒以及血中肾素浓度过高,但血压同时为正常。此症候群为肾小管上的数个离子
- 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系统服务(英语:ecosystem services)是指在生态系统中,人类直接或间接谋取的所有福利。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食物来源、衣服材料、洁净的空气和食水等,但人类取得该服务的同时,可
- 普鲁塔克普鲁塔克(希腊文:Πλούταρχος;拉丁文:Plutarchus)(约46年─125年),生活于罗马时代的希腊作家,以《比较列传》(οἱ βίοι παράλληλοι;常称为《希腊罗马名人传》
- 分泌物黏液(英语:mucus)是一种从人体的黏膜内层分泌出来的湿滑液体。黏液一般都是比较浓稠的胶状体,含有具抗菌功效的酵素,例如:溶菌酶、抗体等。黏液由满布黏膜表面内的杯状细胞制造,由
- 农场痘农场痘(Farmyard pox)为一群与副牛痘病毒(英语:parapoxvirus)相关的人畜共通性的传染性皮肤病:393。包含在此范畴内的疾病包含:393:Template:Cutaneous-infection-stub
- 埋藏学埋藏学(英语:Taphonomy )又叫化石形成学,是研究生物如何石化的一门学科。研究生物体从生物圈变为岩石圈的过程。相关学科有古生物学、地质学。
- 毕加索博物馆毕加索美术馆(法语:Musée Picasso)是位于法国首都巴黎第三区的一座美术馆。也称国立巴黎毕加索美术馆(法语:Musée National Picasso ,Paris)。美术馆主要收藏毕加索的作品。建筑
- 查尔斯·威维尔·汤姆森查尔斯·威维尔·汤姆森(英语:Charles Wyville Thomson,1830年3月5日-1882年3月10日),苏格兰博物学家和海洋动物学家。他曾担任挑战者号远征首席科学家。汤姆森1830年3月5日出生于
- 爱乐压爱乐压(英语:AeroPress)是一种手工烹煮咖啡的简单器具,由美国的Aerobie公司总裁阿伦·阿德勒(Alan Adler)于2005年所发明。总的来说,它的结构类似于一个注射器。使用时在其“针筒”
- 头孢三嗪头孢曲松(Ceftriaxone),商品名为罗氏芬(Rocephin),是一种可用于治疗如革兰氏阳性菌及革兰氏阴性菌等多种细菌感染的抗生素,包括中耳炎、心内膜炎、脑膜炎、肺炎、骨关节炎、腹腔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