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马原理

✍ dations ◷ 2025-11-10 07:35:04 #费马原理
费马原理(Fermat principle)最早由法国科学家皮埃尔·德·费马在1662年提出:光传播的路径是光程取极值的路径。这个极值可能是最大值、最小值,甚至是函数的拐点。 最初提出时,又名“最短时间原理”:光线传播的路径是需时最少的路径。费马原理更正确的称谓应是“平稳时间原理”:光沿着所需时间为平稳的路径传播。所谓的平稳是数学上的微分概念,可以理解为一阶导数为零,它可以是极大值、极小值甚至是拐点。费马原理是几何光学的基本定理。用微分或变分法可以从费马原理导出以下三个几何光学定律:最短光时线可以有多条,例如光线从椭圆面焦点A经过反射到另一焦点B,可以有无数条路径,所有这些路径的光线传播时间都相等。费马原理更正确的版本应是“平稳时间原理”。对于某些状况,光线传播的路径所需的时间可能不是最小值,而是最大值,或甚至是拐值。光从P点出发射向x点,反射到Q点。P 点到 x点的距离 d 1 = x 2 + a 2 {displaystyle d1={sqrt {x^{2}+a^{2}}}}Q 点 到 x 点的距离 d 2 = b 2 + ( l − x ) 2 {displaystyle d2={sqrt {b^{2}+(l-x)^{2}}}}从点P到点Q的光程 D 为根据费马原理,光线在真空中传播的路径是光程为极值的路径。取光程 D {displaystyle D} 对 x {displaystyle x} 的导数,令其为零:但其中− l − x b 2 + ( l − x ) 2 = − sin ⁡ θ 2 {displaystyle -{frac {l-x}{sqrt {b^{2}+(l-x)^{2}}}}=-sin theta _{2}} 。即这就是反射定律设l =30图示反射光程随 X 的变化,当x= 15 时,显然光程最短。球面的半径=R光线从直径一端Q射向球面,反射到直径另一端P光程 D = y 2 + ( R + x ) 2 + y 2 + ( − x + R ) 2 {displaystyle D={sqrt {y^{2}+(R+x)^{2}}}+{sqrt {y^{2}+(-x+R)^{2}}}}因 y 2 = R 2 − x 2 {displaystyle y^{2}=R^{2}-x^{2}} ;所以D = 2 R 2 + 2 x R + − 2 x R + 2 R 2 {displaystyle D={sqrt {2R^{2}+2xR}}+{sqrt {-2xR+2R^{2}}}}根据费马原理, D'=0D ′ = R 2 R 2 + 2 x R − R − 2 x R + 2 R 2 = 0 {displaystyle D'={frac {R}{sqrt {2R^{2}+2xR}}}-{frac {R}{sqrt {-2xR+2R^{2}}}}=0}解之, 得 x = 0 {displaystyle x=0} ,代入D得到:光程 D = 2 2 R {displaystyle D=2{sqrt {2}}R} ,乃是一个最大值=2.8R;(最小值光程是从直径一端到Q另一端P,光程=2R)如右图所示,设定介质1、介质2的折射率分别为 n 1 {displaystyle n_{1}} 、 n 2 {displaystyle n_{2}} ,光线从介质1在点O传播进入介质2,则斯涅尔定律以方程表达为其中, θ 1 {displaystyle theta _{1}} 为入射角, θ 2 {displaystyle theta _{2}} 为折射角。从费马原理,可以推导出斯涅尔定律。光线在介质1与介质2的速度 v 1 {displaystyle v_{1}} 和 v 2 {displaystyle v_{2}} 分别为其中, c {displaystyle c} 是真空光速。由于介质会减缓光线的速度,折射率 n 1 {displaystyle n_{1}} 和 n 2 {displaystyle n_{2}} 都大于 1 {displaystyle 1} 。从点Q到点P的传播时间 T {displaystyle T} 为根据费马原理,光线传播的路径是所需时间为极值的路径,取传播时间 T {displaystyle T} 对 x {displaystyle x} 的导数,设定其为零:其中 x x 2 + a 2 = sin ⁡ θ 1 {displaystyle {frac {x}{sqrt {x^{2}+a^{2}}}}=sin theta _{1}}( l − x ) ( l − x ) 2 + b 2 = sin ⁡ θ 2 {displaystyle {frac {(l-x)}{sqrt {(l-x)^{2}+b^{2}}}}=sin theta _{2}}因此得到传播速度与折射角的关系式:将传播速度与折射率的关系式代入,就会得到斯涅尔定律:伯努利家族的约翰·伯努利在解决最速降线问题时曾利用到费马原理。他将小球运动类比作光线的运动,从而得出最速降线为摆线。

相关

  • 组织细胞增生症医学中,组织细胞增生(英语:Histiocytosis)是指组织细胞(英语:histiocyte)(组织巨噬细胞)之过量存在;组织细胞增多症或组织细胞增生症常被用来指代一系列以此为特征的罕见病。偶见以此
  • 弹簧弹簧是一种存储机械能的弹性物体。弹簧通常由弹簧钢制成。有许多弹簧设计。在日常使用中,该术语通常指的是弹簧。利用它的弹性可以控制机件的运动、缓和冲击或震动、储蓄能量
  • β2微球蛋白1A1M, 1A1N, 1A1O, 1A6Z, 1A9B, 1A9E, 1AGB, 1AGC, 1AGD, 1AGE, 1AGF, 1AKJ, 1AO7, 1B0G, 1B0R, 1BD2, 1C16, 1CE6, 1CG9, 1DE4, 1DUY, 1DUZ, 1E27, 1E28, 1EEY, 1EEZ, 1EFX
  • 循环心境障碍循环性情感症(Cyclothymia)是情感障碍之一、躁郁症的一种形式。在极性病谱中有定义此症。具体而言,此疾患属于较轻微形式的第二型双极性疾患,伴随着时常在欢欣鼓舞与低落沮丧之
  • 符码在符号学中,符码(code)是用于沟通意义的一套惯例。最常见的符码是口语语言,但此术语还可用来指任何叙事的形式:例如色彩的意象(红色代表危险)、游戏规则(国际象棋中军事的能指)。索绪
  • 心肺运动测试心脏压力测试(英语:Cardiac stress test)也称为心脏诊断测试(英语:Cardiac diagnostic test)或心肺运动测试(英语: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是有关心脏病学的测试,是在受控的临
  • 禁忌禁忌或忌讳是指在一些特定的文化或是在生活起居中被禁止的行为和思想;如果被禁止的是某些词汇或物品的话,则称为禁忌语、禁忌物或禁忌品。有关的行为或词汇之所以会被禁止,可能
  • 扫描隧道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英语: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缩写为STM),是一种利用量子隧穿效应探测物质表面结构的仪器。它于1981年由格尔德·宾宁及海因里希·罗雷尔在IBM位于瑞士苏
  • 杜鹃花科杜鹃花科(学名:Ericaceae)为双子叶植物纲植物,约有75属1350余种,中国共有20属700余种。台湾有12属46种。杜鹃花科的模式属是欧石楠属(Erica)。常见杜鹃花科植物包括有杜鹃花、马醉
  • 齐民要术《齐民要术》是中国保存得最完整的一本古代农牧情况的钜著,由北魏官员贾思勰所著,成书于东魏武定二年(544年),另一说为533年至544之间。收录公元6世纪时中国黄河流域下游地区的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