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纳斯 (史诗)

✍ dations ◷ 2025-09-04 21:55:20 #新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史诗,柯尔克孜族,吉尔吉斯斯坦文化,吉尔吉斯斯坦历史,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玛纳斯》(柯尔克孜语:"Манас" дастаны)是柯尔克孜族的英雄史诗,为全世界第二长的史诗,仅次于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长度超过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该史诗叙述了柯尔克孜族传说中的英雄和首领玛纳斯及其子孙共八代人领导族人反抗异族(契丹和瓦剌)的掠夺与奴役,为争取自由而斗争的故事。全诗共分八部,分别以该部史诗主人公的名字命名,并以玛纳斯的名字作为总名称。

《玛纳斯》产生于公元9至10世纪,千百年来一直以口耳传承。作为全世界第二长史诗,共有八部18卷、23.4万多行。现存版本是根据玛纳斯演唱者居素甫·玛玛依等人从1954年到1995年演唱录制基础上整理而成。而在吉尔吉斯斯坦仅存前三部。忠实记录并提供了柯尔克孜族人民繁衍、生存、生产、发展等各个方面的宝贵资料,涉及文学、政治、历史、药学等多个学科领域。2006年,《玛纳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3年,吉尔吉斯斯坦将玛纳斯的前三部申请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以塔拉斯汗王玛纳斯为主人公,讲述其从诞生至牺牲,波澜壮阔的一生。

作为英雄一族的开创者,玛纳斯集豪迈、热情、暴虐与残忍于一身,充满个人魅力,拥有使人心悦臣服的帝王资质。他看中集体利益与荣誉,从不吝于与军民分享战利品,同时对于敌人与背叛者则是毫不手软。

恣意妄为、狂放不羁的个性,使玛纳斯成为系列史诗中角色形象最鲜明,评价最毁誉参半的英雄。

以玛纳斯之子赛麦台依为主角。

与父亲马纳斯一样,赛麦台依强大、英俊、风流且性欲旺盛,多次率领民众抵御外敌。然他命运坎坷,幼时丧父,从小就为逃避篡位者追杀而离乡背井。

与父亲的霸气相比,赛麦台依缺乏心机,太过天真善良且优柔寡断。晚年遭到部下坎巧绕与妻子恰琦凯的背叛而死,后为另一名妻子,同时也是仙女的阿依曲莱克的神药医治,在卡伊普仙山的山洞中死而复生。

主角为玛纳斯之孙、赛麦台依的遗腹子、由阿依曲莱克所生下的赛依铁克。

叛将坎巧绕害死赛麦台依后,将阿依曲莱克强行掳回其地盘杰地盖尔。为躲避坎巧绕的迫害,阿依曲莱克怀胎两年才让赛依铁克出世。

赛依铁克英勇善战,身躯庞大有如巨人。他十二岁返乡,率领民众大败叛军,报了杀父之仇,将柯尔克孜族从篡权者的暴政下解救出来。

主角为赛依铁克之子凯涅尼木。

凯涅尼木是玛纳斯后代中的佼佼者。他继承父亲的魁梧体型、万夫莫敌的力量与无所畏惧的勇气,仿佛玛纳斯在世,绰号“黄面死神”。自6岁起就开始斩妖除魔,一生除害无数。

凯涅尼木一生戎装,东征西讨。曾出兵攻打呼罗珊、伊斯法罕、阿富汗,大大扩展了玛纳斯一族的活动范围。

90岁时,孙子阿斯勒巴恰战死。他骑着马,带着爱孙的尸体,消失在冰山中,庄严宁静的结束其轰轰烈烈地一生。

他也是玛纳斯一族中享年最久,唯一跨越三个世代,扶持子、孙两代的英雄。

主角为凯涅尼木之子赛依特。

赛依特是位天赋异禀的青年英雄,年纪轻轻就征服黑巨人卡拉朵与七铜嘴女妖加勒玛吾孜。然而他缺乏历练,有勇无谋,固执狂妄又时常一意孤行。22岁时因无视凶兆而死于枪支走火。

主角为兄弟英雄阿斯勒巴恰与别克巴恰。

在祖父凯涅尼木90岁高龄时,兄阿斯勒巴恰在战场上牺牲。其尸体与祖父凯涅尼木一同消失于冰山中,不知所踪。

弟别克巴恰一生与侵略者征战不息,足迹遍及东亚、中亚与西亚。90岁时前往漠北寻妻探子,却被变心的妻儿毒杀,惨死返乡途中。

主角为索木碧莱克。

在与入侵者的征战中身负重伤,遭偷袭击中要害,英年早逝。

主角为索木碧莱克之子奇格台依。

在与入侵者的征战中马失前蹄而不慎落马,与父亲一样英年早逝。

相关

  • 三日疟原虫Haemamoeba malariae Feletti and Grassi, 1889 Plasmodium malariae var. quartanae Celli and Sanfelice, 1891 Plasmodium malariae quartanae Kruse, 1892 Haemamoeba l
  • BIBSYSBIBSYS是由挪威教育与研究部设立和组织的一个行政机构。它是一家服务提供商,专注于交流、存储和提供与图书馆资源相关的历史性元数据的检索。
  • 2006年欧洲热浪2006年欧洲热浪指自2006年6月末在一些欧洲国家开始的极端高温天气。受到热浪袭击的国家包括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意大利、波兰、捷克、匈牙利、德国和俄罗斯
  • 城市边缘区城市边缘区(英语:rural–urban fringe)是指城镇与乡村的交界处,或指城市和农村的土地用途混合、过渡的区域。古代筑有城墙的城市,城墙即可以作为城乡的明显界线。近代城镇普遍朝
  • 罐头罐头是一种包装食物的食品保存方法,可以是罐装饮料,包括罐头汽水、咖啡、果汁、奶茶、啤酒等。也可以是罐装食品,如午餐肉、腌鱼、玉米等,包装材料为马口铁。开启罐头时必须使用
  • 克氏循环三羧酸循环(tricarboxylic acid cycle) ,亦作柠檬酸循环(citric acid cycle),是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该循环以循环中一个重要中间体柠檬酸命名,又因为柠檬酸是一种三元羧酸,该反应又
  • 詹姆斯·贝克詹姆斯·艾迪生·贝克三世(James Addison Baker III,1930年4月28日—),生于德克萨斯州休士顿。美国政治家,曾任美国白宫幕僚长、美国财政部长、美国国务卿和商务部次长。毕业于美
  • 伊斯兰艺术伊斯兰艺术是指自公元7世纪以来,在受到伊斯兰文化所影响的穆斯林聚集区内产生的(不单仅指穆斯林民众所创作的)一种视觉艺术风格。包括建筑物、书法、绘画以及陶艺等诸多表现方
  • 巴比伦囚虏巴比伦囚虏或巴比伦之囚是指古犹太人被掳往巴比伦的历史事件。公元前597年和前586年,犹大王国两度被新巴比伦王国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征服,大批犹太富人、工匠、祭司、王室成员
  • 谢尔盖·尼古拉耶维奇·维诺格拉茨基谢尔盖·尼古拉耶维奇·维诺格拉茨基(俄语:Сергей Николаевич Виноградский,1856年9月1日-1953年2月25日),俄国微生物学家,生态学家,和土壤科学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