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 (语法)

✍ dations ◷ 2025-04-26 12:06:16 #语法

性(genus,英语: gender)在语法中是指一个名词或代词的类别,以及形容词、冠词或动词在与名词或代词搭配时发生的屈折变化。

性对于名词或代词来说是一种分类,而对于形容词、冠词或动词来说是一种屈折,两者的意义是不同的。不过在名词中,一些指人或生物的名词也可以看作有性的屈折,如德语中的der Student(大学生)-die Studentin(女大学生),der Löwe((雄)狮) -die Löwin(雌狮),但也可以把这些屈折看作是不同的词汇。

不是所有的语言都有性这一语法范畴。有性的语言主要存在于印欧语系与闪含语系当中。

不同性的名词,在进行屈折变化时,往往遵循不同的规则。如拉丁语的阴性名词绝大多数都遵循第一变格法,而阳性名词中不少以-us结尾的词和绝大多数的中性名词则遵循第二变格法。因此,掌握名词的性,是正确将其变格的先决条件之一。

有些语言中的形容词或冠词在修饰名词时,会随名词的性的不同而改变词尾,这就是形容词或冠词的性。大多数语言的动词没有性的屈折,只有少数语言的动词才有这一特点,如俄语的谓语动词的过去时也有性的屈折:

一些语言有三个性,即阳性、阴性和中性,如德语、拉丁语和俄语。另一些语言则只有两个性,如法语只有阳性和阴性,瑞典语只有通性(由阳性与阴性合并而来)和中性。

一般表示人或生物的名词的性和其天然性别一致。例如俄语的отец(父亲)是阳性名词;мать(母亲)是阴性名词。但表示物体的名词其属性却不一定是中性,而且在不同的语言中情况也不同,如太阳在法语中(Soleil) 是阳性,在德语中(Sonne) 是阴性,在俄语中(солнце) 却是中性。有些语言中,名词的性可以由其词形或词缀分别,例如在意大利语中,以结尾的大多是阳性名词,结尾的则大多是阴性名词。德语中(女孩)一词是中性,那是因为有“小”的意思,因此带有此后缀的词都归入中性。但许多语言中名词的性与词形常常没有联系,因此只能硬性记诵。

在另一些语言中,则很少有性的区别。例如英语的名词一直到十一世纪为止,与当今的德语相似,有完整的三个性别的系统,且名词会有字尾变化,因此很容易就能看出其性别。然而在1066年诺曼人攻下英国后,这套字尾系统很快地瓦解,而失去了字尾,新一代英语的使用者便很难判断名词的性别,于是有越来越多人将无明显性别规律的非动物物体称为(中性的“它”),于是,在几个世纪中,新的系统——将几乎所有非动物物体用“它”称呼的系统——便成形了。现今的英文,仅指人的代词与极少数的名词(例如船只)时还有性的区别。 汉语中更只有个别情况才有性的区别,一个例子是第三人称代词“他”(阳性)、“她”(阴性)和“它”(用于非人类事物,异体字中还有祂、牠),但这也仅仅是为了摹仿西方语言,而人为制造的文字上的区别(例如中文本无“她”的用法,是由刘半农在五四运动时提出),在口语中,这几个代词的读音则毫无二致。对于这些语言来说,可以认为并不存在性这个语法范畴,凡是可以解释为性的区别的词汇,都可以作不同的词汇看待。而日本语和韩语名词也不存在性的区别。

相对于非语法性别或相对于语意上的性别,许多自然语言中的语法性别(grammatical gender)相当纷乱,如德语 “少女”即为中性,而非语意上所理解的阴性。一般语言学上对于语法性别的由来有几种解释(以印欧语言及其祖语原始印欧语为例):

相关

  • ICD-9编码列表 (140–239)医学导航: 肿瘤基因/标志肿瘤/同名/附瘤药物 (L1i/1e/V03)Template:Endocrine gland neoplasia Template:Lymphoid malignancy Template:Myeloid malignancy
  • 缶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一百二十一个(六划的则为第四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缶部归于六划部首。缶部通常从左、下方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者
  • 东俄勒冈大学东俄勒冈大学是美国俄勒冈州的一所公立大学,1929年设立。学生约4千人。旧名东俄勒冈州立大学。
  • 李伯璋李伯璋(1954年4月29日-),台湾移植外科名医,曾任国立成功大学外科教授、台南医院院长,担任医师期间钻研移植领域并推动器官捐赠,后担任卫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险署署长。
  • 态矢量在量子力学里,一个量子系统的量子态可以抽象地用态矢量来表示。态矢量存在于内积空间。定义内积空间为增添了一个额外的内积结构的矢量空间。态矢量满足矢量空间所有的公理。
  • 香猫肝吸虫泰国肝吸虫(学名:Opisthorchis viverrini),又称“香猫肝吸虫”,是一种可寄生在肉食性动物胆管的吸虫,其生活史与中华肝吸虫极为相似,以胆汁为食,可造成肝、胆病变,主要分布在泰北、老
  • 哈尔斯坦主义哈尔斯坦主义(德语:Hallstein-Doktrin)是西德首任总理康拉德·阿登纳所推行的,由其外交部长沃尔特·哈尔斯坦提出的针对东德及东方阵营的外交政策。但由于主义压缩了西德自己的
  • 丹布朗丹·布朗(英语:Dan Brown,1964年6月22日-),生于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美国作家,2003年国际畅销书《达芬奇密码》的作者。作品多为结合密码学、科技、宗教、艺术等知识的悬疑小说,在台湾被
  • 淡水 (消歧义)淡水可以指:
  • 青岛黄海青岛黄海足球俱乐部是一家位于中国青岛市的足球俱乐部,前身是成立于2013年的青岛海牛足球俱乐部。球队在2013赛季首次参加中国足球乙级联赛,当赛季就以中乙冠军的身份“冲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