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标:18°24′N 57°24′W / 18.4°N 57.4°W / 18.4; -57.4
风暴洋(拉丁语:,IPA:/oʊˈsiːənəs ˌprɒsᵻˈlɛərəm/;拉丁文意为“风暴之洋”)是月球近月面西侧,形成于31-35亿年前的一座巨大的月海。由于面积最大,它也是月球上唯一被称为"洋"的月海,横跨月球南北中轴线绵延达2500公里(1600英里)以上,其范围约400万平方公里(150万平方英里)。
约翰·赫维留最先在其1647年的月图中提到它的拉丁名;1935年,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投票,正式认定其为国际标准名称。
就像所有的月海,风暴洋也是由火山喷发涌出的古老玄武岩所构成,形成一块厚厚的、几近平坦的凝固岩浆区。然而,与月球上其他月海不一样的是,风暴洋可能不一定坐落于一座所确定的撞击盆地内。环绕它的四周,分布着很多较小的月湾和月海,如南面的云海和湿海;东北方被喀尔巴阡山脉隔开的雨海。在东北边缘坐落着32公里宽的阿里斯塔克斯陨石坑,它被认为是月球近月面最明亮的月表特征。同时,有着醒目射线纹的哥白尼环形山位于风暴洋的东侧边缘,清晰发亮的物质蔓延在较暗的地层上;风暴洋的北部边缘则坐落着露湾。
风暴洋地层的绝大部分可能来源"阿里斯塔克斯高原"(Aristarchus plateau)火山喷发的熔岩。风暴洋中玄武岩总量约为8.7×105立方公里,将近月球总量的10%左右,这意味着该平原拥有月球上最大玄武岩区。
有几种有关风暴洋起源及相关月球近、背面不对称的假说。其中最可能的一种,认为风暴洋产生于月球近月面上一次古老巨大的撞击结果,撞击盆地的大小估计超过了3000公里,使它成为太阳系中最大的陨石坑之一,风暴洋仅是撞击坑的西北的一部分。
该撞击可能发生在月球历史的极早期:当时,月球岩浆海仍然存在或部分存在,所沉积的5-30公里厚的地壳层在月球背面形成了高地。如果是这种情况的话,所有相关的撞击结构如:撞击坑、中央峰等都将被后来的撞击和火山活动抹去。支持这一假说的证据,是环风暴洋不相容成分的浓度(克里普矿物)及钙辉石含量较低。
风暴洋可能还形成于月球构造过程中所受到的非均匀加热。圣杯号探测器测绘了月球的重力梯度,发现了熔岩平原所覆盖区域四周类似裂谷的四方形结构,这表明该盆地的形成是源于月球内部对月表的冷热作用,而非通过一次会留下一座圆形弹坑的月表撞击。
其他假设包括对月球背面伴侣天体的后期吸积。后者假定,除了本月球外,还有另一颗形成于大碰撞碎片的较小卫星(直径大约1200公里)。几十万年后它与月球相撞并由于碰撞速度较小,因而简单地堆积形成了月球背面的高地。
1966年1月31日,苏联无人探测器月球9号着陆到风暴洋,同年12月24日,月球13号也降落到那里。1966年6月2日,美国勘测者1号首次在风暴洋实现了软着陆,该探测器拍摄了11240张登陆点的照片,并测量了该地区的温度和雷达反射情况;次年4月20日,美国勘测者3号探测器降落在该地区,进行了月壤挖掘和分析;1969年11月阿波罗12号载人飞船携载宇航员皮特·康拉德和艾伦·宾也着陆在风暴洋,他们的着陆点距"勘测者3号"不到330米,取回34.6公斤月岩和月壤。现在那儿已被改称为知海。
风暴洋位于图中中间及左上的大月海。
宇航员艾伦·宾成为第四位在月球上漫步的人,当时他正走出登陆在风暴洋东部的着陆器。
蛇海 · 南海 · 知海 · 危海 · 丰富海 · 冷海 · 洪堡海 · 湿海 · 雨海 · 智海 · 岛海 · 界海 · 莫斯科海 · 酒海 · 云海 · 东方海 · 澄海 · 史密斯海 · 泡沫海 · 静海 · 浪海 · 汽海
夏湖 · 秋湖 · 仁湖 · 悲湖 · 秀湖 · 福湖 · 喜湖 · 冬湖 · 柔湖 · 奢湖 · 死湖 · 忘湖 · 恨湖 · 久湖 · 独湖 · 梦湖 · 望湖 · 时湖 · 恐湖 · 春湖
浪湾 · 爱情湾 · 狂暴湾 · 和谐湾 · 忠诚湾 · 荣誉湾 · 虹湾 · 眉月湾 · 中央湾 · 露湾 · 成功湾
疫沼 · 腐沼 · 睡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