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I/SNF

✍ dations ◷ 2025-04-26 12:01:36 #SWI/SNF
结构 / ECOD在分子生物学领域,SWI/SNF(英语:SWItch/Sucrose NonFermentable)是同时存在于真核生物及原核生物中的一种核小体重塑复合物。简而言之,它们是一群与重塑DNA包装方式有关的蛋白质。SWI/SNF由多种蛋白构成,这些蛋白往往是SWI及SNF基因(SWI1、SWI2/SNF2、SWI3、SWI5、SWI6)的产物以及一些其它多肽。SWI/SNF受DNA刺激后表现出ATP酶活性,利用ATP破坏并重塑核小体的组蛋白和DNA之间相互作用的稳定性,不过这种结构改变的精确性质仍未明确。人体中与SWI/SNF相似的蛋白是BAF(与SWI/SNF-A相似)和PBAF(与SWI/SNF-B相似)。BAF表示“BRG1(英语:SMARCA4)或HRBM(英语:SMARCA2)相关因子”,PBAF则表示“聚溴相关的BAF”。人们发现酵母中的SWI/SNF复合物能使DNA在不同的位置与组蛋白结合成核小体。目前已提出两种SWI/SNF重塑核小体的机制。一种机制叫做“扭转扩散”,认为核小体DNA中的扭转缺陷发生单向扩散,使DNA从进入核小体的地方开始贴着组蛋白八聚体的表面螺旋状地传播。另一种机制叫做“突起”或“环再捕获”,意即DNA在核小体边缘与之分离,形成一环状突起。环状突起在组蛋白八聚体表面像波浪般传播,最后在核小体内部重新与之结合。这样DNA就在和组蛋白接触点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完成位移。最新研究提出了与“扭转扩散”机制相抵触的有力证据,使“环再捕获”模型更有说服力。人类的SWI/SNF复合物(mSWI/SNF)对很多人类恶性肿瘤有抑制作用。1998年首先发现它能抑制横纹肌样瘤(一种罕见的儿童恶性肿瘤)。随着DNA测序成本逐渐降低,2010年左右许多肿瘤首次得到测序。其中数项研究表明SWI/SNF对多种恶性肿瘤有抑制作用。对多个测序研究结果的荟萃分析表明,大约20%的人类恶性肿瘤中SWI/SNF存在变异。SWIB/MDM2蛋白结构域,全称是SWI/SNF复合物B/MDM2(英语:MDM2)蛋白结构域是相当重要的蛋白结构域。这个蛋白结构域在SWI/SNF复合物B和p53肿瘤抑制蛋白的负向调节蛋白MDM2中均存在。已证明MDM2与SWIB复合物同源。SWIB/MDM2蛋白结构域的主要功能是协助基因表达。在酵母中,它表达BADH2(英语:betaine-aldehyde dehydrogenase)、GAL1、GAL4和SUC2等数个基因。该蛋白结构域作用是促进基因转录。它有ATP酶的活性,能分解细胞基本能量“货币”单位ATP,放出能量以破坏DNA和组蛋白结合的稳定性,从而干扰染色质,并开放可供转录因子结合的位点,这就促进了基因的转录。以下列出酵母SWI/SNF系列基因成员以及人类相应的直系同源基因:SWI/SNF首先发现于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中,以交替(switching,缩写SWI)型和不发酵蔗糖型(sucrose nonfermenting,缩写SNF)型交配后所得的酵母命名。

相关

  • 种(拉丁语:Species)或称物种,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位于生物分类法中最后一级,在属之下。较为笼统的概念,是指一群或多或少与其它这样的群体形态相同,并能够交配繁殖出具生殖能力后代
  • 生物武器生化武器,旧称细菌武器,是指用来杀伤人员、牲畜和毁坏农作物的致病性微生物及其毒素,依赖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克制对有生力量发挥杀伤作用。生物武器的施放装置包括炮弹、炸弹、火
  • 莎孚萨福(古希腊文:Σαπφώ;拉丁化:Sappho,约630BC-570BC),古希腊的女同性恋诗人,一生写过不少情诗、婚歌、颂神诗、铭辞等。著有诗集九卷,大部分已散轶,现仅存一首完篇、三首几近完篇
  • 九州大学九州大学(日语:九州大学/きゅうしゅうだいがく Kyūshū daigaku;英语译名:Kyushu University),简称九大(きゅうだい),是日本一所本部位于福冈县福冈市西区元冈的国立研究型综合大学
  • 小提琴弓弦乐器,小提琴(英语:Violin)属于四弦的弓弦乐器,是现代管弦乐团弦乐组中最重要的乐器之一,一般在管弦乐作品中会分成第一小提琴与第二小提琴两个声部,小提琴主要的特点在于其辉
  • 豹1型坦克豹1(德语:Leopard 1)是西德于冷战时期研制的一种主战坦克,它于1965年开始生产,是联邦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重建军队后首款研发出来的主力坦克。豹1总共投入到全世界4个大陆11个国
  • 反犹主义反犹太主义是一种意识型态,对于对仇恨犹太人或犹太教的思想与行为的总称。反犹太主义在世界上由来已久,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动机和表现形式。反犹太主义在世界各地有犹
  • 天津条约《天津条约》包括《中俄天津条约》、《中美天津条约》、《中英法天津条约》,是指公元1858年(清咸丰8年))清朝政府在第一次英法联军战败后与俄国、美国、英国、法国在天津海光寺
  • 百家争鸣诸子百家是后世对华夏先秦学术思想人物和派别之总称。诸子是指中国先秦时期老子、庄子、孔子、孟子、荀子、墨子、列子、申子、韩非子等学术思想代表人物。春秋后期已出现颇
  • 鲍德温斯坦利·鲍德温,第一代布由德利的鲍德温伯爵,KG,PC(英语:Stanley Baldwin, 1st Earl Baldwin of Bewdley,1867年8月3日-1947年12月14日),英国保守党政治家,曾经出任财政大臣及三任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