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板鳃亚纲
✍ dations ◷ 2025-10-21 12:10:53 #板鳃亚纲
板鳃亚纲(学名:Elasmobranchii)属于软骨鱼纲,包括鲨鱼和鳐。鱼鳃是板状,鳃裂 5-7 对,鳃间隔宽大。体外是盾鳞或光滑,雄性腹鳍转化为鳍足,没有鱼鳔,仰赖富含油脂的鱼肝维持浮力。最早的板鳃亚纲公认化石发现于志留纪,现存大部分的目多在侏罗纪之后出现。许多早期种类在二叠纪末期中绝种,也因此导致在侏罗纪时发生辐射适应。板鳃亚纲为软骨鱼纲下的两个亚纲之一,另一个为全头亚纲(银鲛)。鳃裂 5-7 对,体外是盾鳞,没有鱼鳔,眼睛具有脉络膜层,雄性腹鳍特化为鳍足。板鳃亚纲遍布于热带与温带的水域中。许多鱼类仰赖鱼鳔维持浮力,但没有鱼鳔的板鳃亚纲物种则透过富含油脂的鱼肝来维持浮力。这些油脂在食物短少时也能作为暂时的营养来源。其中深海鲨鱼的肝重量可达体重 20%,常被视为是渔业捕获的目标。板鳃亚纲的出现最早可追溯至奥陶纪(4.5 - 4.2 亿年前),远在陆生脊椎动物与陆生植物之前,然而因为只有发现到部分鳞片的化石,因此不认科学家并不认为是鲨鱼而是无颌总纲的小瘤鱼类(英语:thelodont)。目前最早认为属于鲨鱼的化石来自于 4.2 亿年前的志留纪,外型与现今的鲨鱼外型差异很大,这个时期所发现的牙齿上有多个尖锐突起,外型类似三叉戟,适合用来捕捉鱼类。裂口鲨(Cladoselache)出现于 3.7 亿年前,化石发现于美国的俄亥俄州、肯塔基州及田纳西州,在当时北美洲仍然为一片汪洋。裂口鲨的体长仅约1.8米(5.9英尺),具有三角形的鱼鳍和狭窄的颚。裂口鲨的牙齿化石并没有很多,相信可能是因为它们的牙齿替换速率并不如现代鲨鱼那般频繁。它们的尾鳍形状与大白鲨、尖吻鲭鲨和长鳍鲭鲨类似。从猎物在裂口鲨胃中的方向可推估它们也是灵活快速的掠食者。在石炭纪时,异刺鲨目(英语:Xenacanthida)兴起(包括异刺鲨),几乎只生活在淡水水域之中,并且成功散布至世界各地,它们在约 2.2 亿年前灭绝。另一群为弓鲛目(英语:Hybodontiformes)(包括弓鲛)则生活在海洋中。在 3.25 亿年前一具几乎完整的鲨鱼鳃部化石显示鲨鱼并非活化石,在这几亿年来其器官早已因为演化而产生很大的变化。其他板鳃亚纲动物在侏罗纪时产生第二次的辐射适应,鳐和
相关
- In4d10 5s2 5p12, 8, 18, 18, 3蒸气压第一:558.3 kJ·mol−1 第二:1820.7 kJ·mol−1 第三:2704 kJ·mol主条目:铟的同位素铟是一种化学元素,符号为In,原子序数49。铟是碱金属除外
- Saussure, Ferdinand de弗迪南·德·索绪尔(法语:Ferdinand de Saussure,1857年11月26日-1913年2月22日),生于日内瓦,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是现代语言学之父,他把语言学塑造成为一门影响巨大的独立学科。他
- C.Golgi卡米洛·高尔基(意大利语:Camillo Golgi,1843年7月7日-1926年1月21日),是一位意大利医师与科学家,高尔基体的发现者,出生于布雷西亚。1906年因为神经系统的研究,而与西班牙的桑地牙哥
- 环腺苷酸环腺苷酸(英语: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简称为cAMP)是一种具有细胞内信息传递作用的小分子,被称为细胞内信使(intracellular messenger)或第二信使(second messengers)
- 蓝胡子《蓝胡子》(法语:La Barbe bleue)是由法国诗人夏尔·佩罗(Charles Perrault)所创作的童话,同时也是故事主角的名字。曾经收录在《格林童话》的初回版本里,但是第二版之后被删除。蓝
- 弗仑克尔缺陷弗伦克尔缺陷(英文 Frenkel defect 或 Frenkel disorder )是指晶体结构中由于原先占据一个格点的原子(或离子)离开格点位置,成为间隙原子(或离子),并在其原先占据的格点处留下一个空
- 魏于全魏于全(1959年6月4日-),四川南江县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四川大学副校长。现任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与华西医院临床肿瘤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
- 弗莱明·贝森巴赫弗莱明·贝森巴赫(丹麦语:Flemming Besenbacher,1952年10月4日-),出生于丹麦霍森斯的科学家,毕业及任职于奥胡斯大学,主要研究范畴为纳米科技。他是丹麦皇家科学院院士,2013年当选为
- 陶瑞宝陶瑞宝(1937年3月17日-),出生于上海,中国理论物理学家。1937年出生在上海。196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1964年该校研究生毕业。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复旦大学教授。
- 正丁醇1-丁醇,是醇类的一种,每个分子拥有四个碳原子,其分子式为C4H10O。1-丁醇也称作正丁醇或丁醇(可能有歧义),它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分别是异丁醇、仲丁醇和叔丁醇。正丁醇为有酒味的无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