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科姆·考德威尔

✍ dations ◷ 2024-09-20 14:31:20 #1931年出生,1978年逝世,爱丁堡大学校友,诺丁汉大学校友,英国学者,英国共产主义者,死在外国的英国人,红色高棉大屠杀受难者

詹姆斯·亚历山大·马尔科姆·考德威尔(英语:James Alexander Malcolm Caldwell,1931年9月27日-1978年12月23日),英国学者及马克思主义作家,亚洲共产主义及社会主义运动参与者,红色高棉的支持者,常批评美国的外交政策。他在柬埔寨与波尔布特会面后数小时遇害。

马尔科姆·考德威尔生于苏格兰,父为煤矿工人。他在诺汀罕大学和爱丁堡大学毕业后,于英国陆军服役两年,以中士阶级退役。1959年,他在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出任研究员和讲师。他是一名激进社会主义份子,常批评西方外交政策及资本主义经济,尤其是美国的对外政策。他是《当代亚洲期刊》的创刊编辑,该期刊主要报导亚洲的革命运动。1978年,考德威尔是圣玛丽选区贝克斯利区席德卡普地方选举的工党候选人。

考德威尔是波尔布特政权的拥护者,他因为常常淡化在柬埔寨的大屠杀而受到批评。

1978年12月,他与伊丽莎白·贝克尔和理查德·达德曼三人前往柬埔寨采访,他们是最后一批进入红色高棉的西方记者及作者。他们的行程受到严格管制,不允许与外人谈话。22日,考德威尔与波尔布特进行私人采访,事后考德威尔的情绪表现得“兴高采烈”,之后三人回到在柬埔寨的住处。在晚上11时,贝克尔被枪声吵醒,她离开房间看到一名武装的柬埔寨人用枪指着她。她跑回房间后听到更多枪声。一小时后,有人到她房门前告诉她考德威尔已被杀。她与达德曼到考德威尔的房间,看到考德威尔的胸口中枪,而旁边倒卧一名柬埔寨男子,该男子可能是用枪指著贝克尔的人。

杀害考德威尔的动机不明,英国记者菲利普·肖特在他书中认为此次袭击的元凶是越南突击队,作为柬越战争的前夕是最有可能的解释。考德威尔遇害后三天,越南入侵柬埔寨并终结波尔布特政权。

事后四名守卫被捕并带往恶名昭彰的S-21集中营,两人招供说凶手是叛乱份子,试图颠覆波尔布特政权,杀害考德威尔以“防止党聚集世界各地的朋友”。

相关

  • 兄弟战争《Brothers Conflict》(ブラザーズ コンフリクト),是由叶濑敦子企划、水野隆志编写的日本多媒体作品,原作为小说形式于杂志电击SYLPH连载,并改编为游戏及2013年7月2日开始播放的
  • 遮罗迦本集遮罗迦本集(梵语:चरक संहिता,转写:caraka-saṃhitā)是一部以梵语撰写的阿育吠陀(印度传统医学)文献。它与《妙闻集(英语:Sushruta Samhita)》共同为古印度在此领域中流传下
  • 日耳曼民族日耳曼人(拉丁语:Germani,德语:Germanen)是一些语言、文化和习俗相近的民族(部落社会)的总称。这些民族从公元前2千年到4世纪生活在欧洲北部和中部。在五世纪时的民族大迁徙使日耳
  • 巴哈伊信仰巴哈伊信仰(波斯语:بهائیت‬‎ Bahá'iyyat, 阿拉伯语:(阿拉伯文)‎ Bahá'iyya /bəˈhaɪ/;或称巴哈伊教,简称巴哈伊,旧译“大同教”),其基本教义可概括为“上帝唯一”、“宗
  • 全世界世界一词在现代社会意为对所有事物的代称。原本是佛教概念,由“世”(时间)和“界”(空间)组合而成的世界(梵语:lokadhātu),即所谓由所有时间空间组成的万事万物。“世界”在现代是人
  • 贾南德拉贾南德拉·比尔·比克拉姆·沙阿(尼泊尔语:ज्ञानेन्द्र वीर बिक्रम शाहदेव;IAST:Jñānendra Vīra Bikrama Śāh,1947年7月7日-)是尼泊尔沙阿王朝的末
  • 南居益南居益(1565年-1644年),字思受,号二太,陕西渭南人,明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南京礼部尚书南师仲之子,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成辛丑科进士,授刑部主事,后迁广平知府,擢山西提学副使、雁门参政
  • 规范伦理学规范伦理学(英语:normative ethics)研究人们在日常生活的道德行为中所遵守的规则。当人们思考对于某件事情应该怎样做出对的行为之时,规范伦理学的各种理论试图给出不同的行为指
  • 胜岩站胜岩站(韩语:승암역)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咸镜北道镜城郡胜岩劳动者区的一个铁路车站,属于平罗线。平罗线
  • 阿兰·勒罗伊·洛克阿兰·勒罗伊·洛克(Alain LeRoy Locke,1885年9月13日 - 1954年6月9日)是美国作家,哲学家,教育家和艺术赞助人。在一个广受欢迎的读物《黑人100人》中,阿兰·洛克被列为有史以来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