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伏尔加德意志人
✍ dations ◷ 2025-07-09 07:49:40 #伏尔加德意志人
伏尔加德意志人(德语:Wolgadeutsche / Russlanddeutsche,俄语:Поволжские немцы)是生活在俄罗斯的南部,伏尔加河流域的萨拉托夫(伏尔加河下游港口)周边及其以南的德意志族人。他们保留了德意志的文化、语言、习俗以及宗教信仰。许多伏尔加德意志人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叶移居到美国、加拿大、巴西、阿根廷、巴拉圭和其他一些国家。20世纪后期,许多余下的德意志族人也移居回德国。1762年俄罗斯帝国沙皇彼得三世被其皇后叶卡捷琳娜罢黜,出身德意志斯特丁的叶卡捷琳娜成为了俄罗斯帝国的女皇,是为“叶卡捷琳娜二世”,人称“叶卡捷琳娜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在1762年和1763年两次发诏,邀请除了犹太人之外的欧洲人移居俄罗斯,开垦土地,并允许他们保留自己的语言和文化。虽然第一次诏命只是得到了很少的响应,但第二次诏命由于提高了优惠条件,所以更加成功。除了开垦荒地之外,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另一个重要的考虑是在俄罗斯的臣民和东部的游牧民族之间建立一个缓冲带。由于家乡的贫穷状况,大量的德国人迁徙到俄国。相比之下,法国人和英格兰人更倾向于美洲而不是俄罗斯。另外的一些国家,比如哈布斯堡王朝的奥地利禁止移民。那些移民俄罗斯的人拥有基于叶卡捷琳娜二世诏命的特权,但在19世纪的后半叶,由于需要为俄罗斯军队服兵役而被取消。服兵役对于那些信仰门诺派,反战、反侵略的教徒来说是特别令其厌恶的。尽管许多伏尔加德意志人依然留在了俄罗斯,但另一些人选择移居北美或者返回了德意志以躲避征兵。1917年俄国革命之后,1924年苏联设立“伏尔加德意志人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直到1942年,首府是恩格斯城,1931年之前被称为 “Pokrovsk”(德文Kosakenstadt)。当二次大战期间希特勒出兵侵略苏联,苏联领导人斯大林担心伏尔加德意志人会起而呼应1941年8月28日下令撤销“伏尔加德意志人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并强迫居住在当地的德意志人迁移,同时也包括了其他住在伏尔加区域的当地民族。他们的土地跟房屋被剥夺,被迁移到东边的中亚的哈萨克斯坦、西伯利亚阿尔泰边疆区以及其他遥远的地区。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其他苏联境内的少数民族,包括北高加索民族、穆斯林、卡尔梅克人及鞑靼人等等。1942年,几乎所有健全的伏尔加德意志人都被强迫投入劳改营,大约只有三分之二的人在劳改营中存活下来。伏尔加德意志人在伏尔加流域的人口中不曾再回到以往的数量,他们数十年间不被允许回到当地。二战结束后,许多人依旧居住在乌拉山区、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今日在哈萨克仍然大约2%的人在民族认同上是德意志人,大约有30万人左右)、吉尔吉斯斯坦及乌兹别克斯坦(大约1万6000人,占0.64%)。战争结束几十年后,有部分的人主张重新找寻地方设置“德意志人自治共和国”,不过这个主张遭到来自在新的迁入地已经重新定居的人的反对而没有实质上的进展。自1980年代晚期,大量的伏尔加德意志人迁徙回到他们祖先的故乡-德国,德国的相关法令政策也有利于他们的回归,德国的法令允许那些被证实为难民,以及能证明是德意志人后裔或源自德意志民族这样的人取得公民资格(希腊方面也采取类似的法令政策来因应来自苏联希腊裔族群)。尽管数十年来,在公共场合不能说德语造成许多伏尔加德意志人已只能说少量的,甚至完全不会说德语,但这并没有影响到返回德国的迁徙潮。直到90年代的后期,德国政府提高了来自俄国的德裔人取得德国居留权的难度,尤其是对于那些不会说伏尔加德语方言的人。现在,在俄罗斯境内大约还有60万德裔人(2002年俄罗斯人口普查),如果算上带有德裔血统的人,这个数字将增加到150万人。伏尔加德意志人于美国和加拿大主要的分布区域在北美大平原:加拿大亚伯达省、曼尼托巴省、萨克其万省、美国的堪萨斯州、内布拉斯加州、北达科他州、南达科他州、科罗拉多州东部及蒙大拿州东部。在北美大平原之外,他们也散布在爱荷华州、密歇根州、明尼苏达州、纽约州、俄勒冈州、华盛顿州、威斯康辛州及加州弗雷斯诺。还有更多其他在美国的伏尔加德意志人,是选择居住在都会区而非农村来展开他们的新生活。Bernhard Warkentin是一名德裔俄罗斯人,1847年生于俄罗斯的小村落,在他20岁初头时到美国旅行。现在大约有100万左右的伏尔加德意志人后裔居住在美国。亦有相当人数的伏尔加德意志人移居的南美洲的阿根廷(参见克雷斯波(英语:Crespo, Argentina)及苏瓦雷斯上校镇(英语:Coronel Suárez)等条目)、巴拉圭及巴西 (参见德国裔巴西人)
相关
- 前置词前置词(preposition)在文法里是一种介词或助词,其作用为建立受词(多半是一个名词词组)与句子中其他部分的关系,通常用来表示位置或时间。
- 生物学家生物学家是指专门研究生物体生物学的科学家。通常来说,生物学家研究生物以及他们和环境间的关系。生物学家进行基础研究以揭示生物潜藏的机制,了解他们是如何运作的。生物学家
- 亨尼格·布兰德亨尼格·布兰德(Hennig Brand,1630年-?),是一名德国炼金术士。布兰德尝试找寻贤者之石而未果,期间通过加热大量尿液而意外地发现了化学元素磷,成为有纪录而来第一个化学元素发现者。
- 五营神五营神将,或称五营将军、五营元帅、五营神军、五营兵马、五营旗等,简称五营,是台湾汉人民间信仰中,保护庙境或村庄的重要护法神。五营分为“东营军-青旗(青龙)”、“南营军-红旗(朱雀
- 克汀病先天性碘缺乏症候群(又称矮呆病、克汀病、呆小病)是指因产妇对碘的摄取不足,使得婴儿先天性缺乏甲状腺激素(先天性甲状腺机能低下症),而导致严重阻碍身心发展的一种症状。一般通过
- 季风雨林季风雨林结构类似热带雨林,因为位于季风气候区,有短暂的干季,许多的树种具有落叶的特性。因阳光可照射到地面,底层灌木丛生,常形成丛林(jungle),通行不易。生物种类与热带雨林相似,成
- MIT OpenCourseWareMIT OpenCourseWare是由麻省理工学院在2002年创始的一项计划。它的目标是在2007年年底以前,让所有大学生和研究生课程能够在线上自由的被任何人从任何地点取用。MIT开放式课
- 连续稀释连续稀释 (serial dilution)逐步在溶液中稀释样品,在每次稀释中样品及溶剂的比例相同,可产生呈几何级数的稀释浓度。连续10倍稀释称为对数稀释,连续100.5倍稀释则称为半对数稀释
- ɺ齿龈边闪音(Alveolar lateral flap)是一种边闪音(介于边音和闪音之间),符号是⟨ɺ⟩。日语“ら”行辅音(标准发音)就是这个音(有些人也许会发作等音)。齿龈边闪音系列以IPA说明如下:当
- 739年晋国曲沃之乱开始,前745年晋昭侯把曲沃(在今中国山西省曲沃县)封给其叔成师。前739年晋大臣潘父弑杀了晋昭侯,迎立曲沃桓叔。晋人发兵攻桓叔,桓叔退回曲沃。晋人共立昭侯子公子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