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氯酸氟

✍ dations ◷ 2025-05-17 23:53:23 #高氯酸盐,氟化合物

高氯酸氟是很少见的含有氯、氧元素的氟化合物,分子式为FOClO3或FClO4。它是极不稳定容易爆炸的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

可由氟与高氯酸反应或ClF5与水作用制得。

也可由高氯酸四氟铵盐(NF4ClO4)热分解制得,反应产生较纯的FClO4,可进一步处理和冷冻而不发生爆炸。

高氯酸氟与高氯酸盐不太类似,因为氟并不是以阳离子形式存在的。其中包含了很少见的氧化态为0的氧原子,因为氧的电负性高于氯但低于氟。

FClO4能发生许多危险且不可预知的反应, 是一种共价高氯酸盐(氯的氧化态为+7),并有一个十分敏感的O-F单键。少量的还原剂例如有机物就能使其爆炸。这些反应可以产生卤氧化物、卤素互化物以及其他有害物质。

如果反应物不慎混合,发生意外是很有可能的。像共价氟化物和高氯酸盐一样,处理它需要特别小心。

高氯酸氟具有强氧化性,例如与碘离子反应:

高氯酸氟也能与全氟代烯烃发生加成反应(需在-45℃进行):

对于不对称烯烃,产物是混合物(因为O-F键的极性很小),主要是不符合马氏规则的,过去称为“亲电氟化(英语:Electrophilic fluorination)”,即其中氟原子显微弱的正电性,现在认为可能是因为这是一个自由基加成反应。

相关

  • 老彼得·勃鲁盖尔老彼得·勃鲁盖尔(荷兰语:Pieter Bruegel de Oude,荷兰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
  • 印第安美洲原住民,是对美洲所有原住民的总称。美洲原住民中的绝大多数为印第安人,剩下的则是主要位于北美洲北部的因纽特人。美洲原住民属于东亚人种美洲支系,与现代东亚人有共同的祖
  • 普及文化流行文化(英语:Popular Culture或Pop Culture),又称为通俗文化及大众文化,指在现代社会中盛行的地区上文化,包括想法、观点、态度、迷因、图像及其他现象等。在中文里没有对应词,只
  • 大后方大后方是泛指交战双方战线后方的非正式用语,简单来说就是两军的基地。大后方作用为为前线提供军需品、生活补给、较前线更高的医疗水准,及物资装备的制造、生产和研发等等。闪
  • 醇贤亲王奕譞(满语:ᡳᡥᡠᠸᠠᠨ,穆麟德:I Huwan,太清:I Huwan;1840年10月16日-1891年1月1日),字朴菴,别称竹窗、兰阳,室名为九思堂、思谦堂、退省斋、退潜别墅。清道光帝第七子,故一般称
  • 张肇骞张肇骞(1900年12月1日-1972年1月8日),字冠超,浙江省永嘉县(今温州市)人,中国植物学家,主要从事亚热带植物分类及生态的研究。1920年从浙江省立第十中学(今温州中学)毕业,入金陵大学就读,
  • 王世真王世真(1916年3月7日-2016年5月27日),福建福州人,中国核医学家。193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1947年、1949年在美国衣阿华大学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回中国以后,任职于中国协和医
  • 明尼苏达大学校友此表列出明尼苏达大学的校友:(1928)
  • 邹奭驺奭(?-?),中国战国齐国稷下学宫学者,采用邹衍学说入自己之文,人称雕龙奭。受到齐王的赏识,在稷下学宫与慎到、田骈齐名。齐王为他们修建豪宅。驺奭著《驺奭》12篇,归属阴阳家。
  • 第8周期元素第8周期元素指的是扩展元素周期表中第8周期中50个假想化学元素中的任何一个。它们根据IUPAC元素系统命名法命名。这些元素都仍未被发现或合成,它们的同位素可能都太不稳定,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