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巴特菲尔德

✍ dations ◷ 2025-04-04 11:49:25 #1942年出生,1987年逝世,美国吉他手,口琴演奏家,美国男歌手,美国作曲家,摇滚名人堂入选者,伊利诺伊州人

保罗·凡·巴特菲尔德(英语:Paul Vaughn Butterfield,1942年12月17日-1987年5月4日)是一名美国蓝调口琴手与歌手。在早年训练成为古典长笛演奏家之后,他开始对蓝调口琴感兴趣。他的蓝调背景源于家乡芝加哥,在那里他遇到了马迪·沃特斯等蓝调大师,在他们的鼓励下,他开始参加多场即兴演奏会。不久后巴特菲尔德便开始与尼克·格拉维尼泰斯(英语:Nick Gravenites)和埃尔文·毕晓普(英语:Elvin Bishop)等友人一同表演。

1963年,巴特菲尔德组织了保罗·巴特菲尔德蓝调乐团(英语:Paul Butterfield Blues Band),录制了几张成功的专辑,并在1960年代后期的音乐会和电影节上受到欢迎,包括在旧金山的费尔摩礼堂(英语:Fillmore West)、纽约的Fillmore East(英语:Fillmore East)、蒙特雷流行音乐节(英语:Monterey Pop Festival)和胡士托音乐节上的演出。保罗·巴特菲尔德蓝调乐团以结合电子芝加哥蓝调和摇滚乐、并为他们开创性的融合爵士乐表演和作品而闻名。在1971年解散后,巴特菲尔德组建了保罗·巴特菲尔德的美好日子(英语:Paul Butterfield's Better Days),继续与导师马迪·沃特斯以及乐团成员一起巡回演唱。 在录制作品和表演的同时,巴特菲尔德因吸食过量的海洛因(英语:Opioid overdose)在1987年去世,享年44岁。

2006年,保罗·巴特菲尔德被引入蓝调名人堂(英语:Blues Hall of Fame),而他和保罗·巴特菲尔德蓝调乐团的早期成员在2015年入选摇滚名人堂,这两方都注意到他的口琴技巧以及他为将蓝调音乐带给年轻和更广泛的观众所作的贡献。

参考书籍

相关

  • 结缔组织结缔组织(英语:connective Tissue)为脊椎动物基本组织之一,由细胞和大量细胞外基质组成。广义上的结缔组织包括固有结缔组织、软骨组织和骨组织、血液以及淋巴。一般所指的结缔
  • 苯二氮平类苯二氮䓬类药物(拉丁语:Benzodiazepines,BZDs、䓬/zhuó/),又译苯二氮平,是一种精神药物,其核心化学结构是一个苯环和一个䓬环。第一种此类药物是氯氮䓬(利眠宁),由Leo Sternbach在195
  • 罗德岱堡市劳德代尔堡(英文:Fort Lauderdale)是一座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布劳沃德县的城市,也是该县的县府所在地,以及迈阿密都会区的一部分。因为有着绵密的运河系统,劳德代尔堡有着“美国威
  • 康茂德康茂德,全名鲁基乌斯·奥雷里乌斯·柯莫杜斯·安东尼奴斯(Lucius Aurelius Commodus Antoninus,(161年8月31日-192年12月31日),其名字又译为柯摩达、科莫德斯、高摩达、柯姆德斯、
  • 加拉信府加拉信府(泰语:จังหวัดกาฬสินธุ์,皇家转写:Changwat Kalasin,泰语发音:),一译胶拉信府,是泰国东北部依善地区的府份。邻近府(从北顺时针)依序为:沙功那空府、穆达汉府、
  • 环丁四酮环丁四酮,也称作四氧代环丁烷,是一种假想的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4O4或(-(C=O)-)4。 它是一种碳的氧化物,实际上一氧化碳的四聚体。这种化合物似乎在热力学上不稳定。直到2000年,
  • 修士修士(英语:friar,或fray),也称修道士、隐修士,是天主教以及东正教对于男性修行者的称呼,但并不属于神职人员。除了以担任神职人员为目标的一般修士之外,另有终身不做神父、专事修道
  • 看家鼠《看家鼠惠比知由》(日语:おるちゅばんエビちゅ,英语:Oruchuban Ebichu),为1990年伊藤理佐作日本的漫画及动画片,内容是仓鼠惠比知由(エビちゅ)和她的主人(ご主人ちゃま)的日常生活。
  • 莱茨卡尼乡坐标:47°11′N 27°25′E / 47.183°N 27.417°E / 47.183; 27.417莱茨卡尼乡(罗马尼亚语:Comuna Lețcani, Iași),是罗马尼亚的乡份,位于该国东北部,由雅西县负责管辖,面积59平方
  • 批式生产批式生产是一种生产技术或生产型式,一批又一批的物品经过一站又一站的加工处理。 批式生产与零星生产(英语:job production)、大量生产(连续生产)并列为三种主要生产型式。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