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巴特菲尔德

✍ dations ◷ 2025-09-14 14:25:43 #1942年出生,1987年逝世,美国吉他手,口琴演奏家,美国男歌手,美国作曲家,摇滚名人堂入选者,伊利诺伊州人

保罗·凡·巴特菲尔德(英语:Paul Vaughn Butterfield,1942年12月17日-1987年5月4日)是一名美国蓝调口琴手与歌手。在早年训练成为古典长笛演奏家之后,他开始对蓝调口琴感兴趣。他的蓝调背景源于家乡芝加哥,在那里他遇到了马迪·沃特斯等蓝调大师,在他们的鼓励下,他开始参加多场即兴演奏会。不久后巴特菲尔德便开始与尼克·格拉维尼泰斯(英语:Nick Gravenites)和埃尔文·毕晓普(英语:Elvin Bishop)等友人一同表演。

1963年,巴特菲尔德组织了保罗·巴特菲尔德蓝调乐团(英语:Paul Butterfield Blues Band),录制了几张成功的专辑,并在1960年代后期的音乐会和电影节上受到欢迎,包括在旧金山的费尔摩礼堂(英语:Fillmore West)、纽约的Fillmore East(英语:Fillmore East)、蒙特雷流行音乐节(英语:Monterey Pop Festival)和胡士托音乐节上的演出。保罗·巴特菲尔德蓝调乐团以结合电子芝加哥蓝调和摇滚乐、并为他们开创性的融合爵士乐表演和作品而闻名。在1971年解散后,巴特菲尔德组建了保罗·巴特菲尔德的美好日子(英语:Paul Butterfield's Better Days),继续与导师马迪·沃特斯以及乐团成员一起巡回演唱。 在录制作品和表演的同时,巴特菲尔德因吸食过量的海洛因(英语:Opioid overdose)在1987年去世,享年44岁。

2006年,保罗·巴特菲尔德被引入蓝调名人堂(英语:Blues Hall of Fame),而他和保罗·巴特菲尔德蓝调乐团的早期成员在2015年入选摇滚名人堂,这两方都注意到他的口琴技巧以及他为将蓝调音乐带给年轻和更广泛的观众所作的贡献。

参考书籍

相关

  • 地下水地下水(英语:Groundwater)顾名思义,就是地面以下的水,是贮存于地面以下岩石裂缝和土壤空隙中的水,按形态分为气态水、吸着水、薄膜水、毛细管水、重力水、固态水等。地下水一般是
  • 扶养比扶养比率是描述从事劳动生产和不会从事劳动生产的人口的比例,这个比率是用作计算劳动人口的压力。一般而言,不会从事劳动生产的人口是指15岁以下及65岁以上的人,从事劳动生产的
  • 金字碑金字碑,位于新北市瑞芳区三貂岭古道内,为清台湾镇总兵刘明灯于穆宗同治六年(1867年)冬所题。于1985年8月19日公告为国家三级古迹,现为新北市市定古迹。因年代已久,碑文的字迹已有
  • 临川郡临川郡,中国古代的郡,在今江西省抚州市一带。三国孙吴太平二年(257年)分豫章东部建临川郡。属扬州。郡治南城县(今江西省南城县东南),领有10县:西晋减吴后相沿,郡治改为临汝县,并改西
  • 阿斯特丽德·基尔赫阿斯特丽德·基尔赫(德语:Astrid Kirchherr,1938年5月20日-2020年5月12日. ),德国女性摄影家、艺术家。她拍摄了大量披头士在汉堡时期的照片。1960年,她在汉堡的Kaiserkeller酒吧结
  • 城子河组城子河组是位于中国黑龙江省的下白垩世地层,1963年由陈广雅命名。该地层以灰白色中细粒砂岩、粉砂岩为主,间夹灰黑色泥岩、凝灰岩以及煤层等。
  • 皮埃尔·贾科莫·卡斯蒂廖尼皮埃尔·贾科莫·卡斯蒂廖尼(意大利语:Pier Giacomo Castiglioni,1913年4月22日-1968年11月27日),是一位知名的意大利设计师。出生于米兰。他的设计风格相当有个人特色,作品领域包
  • 渤大侏罗草渤大侏罗草(学名:)是一类已灭绝的早期水生草本被子植物,分布在相当于今日中国辽西地区的区域。其化石有遭到昆虫破坏和产下寄生卵的痕迹。
  • 汉斯·罗斯鲍德汉斯·罗斯鲍德(德语:Hans Rosbaud,1895年7月22日 – 1962年12月29日),奥地利指挥家,尤其与二十世纪音乐有关。汉斯·罗斯鲍德出生在奥地利格拉茨。小时候,汉斯和他的哥哥保罗·罗
  • 罗小白罗小白(1994年5月23日-),街头俏皮鼓手,本名罗仕茹,英文艺名S. white,台湾台北市人,街头艺人,有四分之一的阿美族血统。国中时(约2010年),在街上被街头鼓手陈曼青的表演吸引,成为小粉丝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