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脑内去甲肾上腺素通道系统/蓝斑核系统
✍ dations ◷ 2025-11-11 15:38:53 #脑内去甲肾上腺素通道系统/蓝斑核系统
蓝斑核(Locus Coeruleus),简称蓝斑,亦称青斑核,是位于脑干的一个神经核团。其功能与压力反应有关。菲力克斯·维克-达吉尔最早发现了蓝斑这一解剖构造。蓝斑位于第四脑室底,脑桥前背部。蓝斑是脑中合成去甲肾上腺素的主要部位。蓝斑中的神经元主要为中等大小的神经元。蓝斑的蓝青色是由于其中的黑色素颗粒。蓝斑中的这种神经黑色素(Neuromelanin)是由去甲肾上腺素的聚合所产生的。这与基底核的黑质通过聚合多巴胺产生神经黑色素的现象类似。蓝斑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的投射很广。其目标区包括脊髓,小脑,下丘脑,丘脑的中继核团,杏仁核,端脑基底部,以及大脑皮质。蓝斑产生的去甲肾上腺素对脑的大多部位具有兴奋性作用,从而加强觉醒状态,并预备脑的神经元对未来刺激的响应。据某些估计,蓝斑内的单个神经元可以通过其巨大的轴突分支激活几乎整个大脑皮质。蓝斑接受下丘脑的传入。下丘脑是机体内稳态的控制中心。扣带回和杏仁核也向蓝斑投射,从而使得某些情感刺激能够激活蓝斑的神经元。此外,小脑和中缝核也对蓝斑投射。蓝斑还接受来自以下这些脑区的输入有:(1)前额叶内侧,该输入为兴奋性,长期性的,并随着脑和机体活动程度的增加而增强;(2)旁巨细胞核(Nucleus paragigantocellularis),其功能是整合自主神经系统和环境信息;(3)舌下前置核(Nucleus prepositus hypoglossi),该连接与注视功能有关;(4)下丘脑外侧,该连接对蓝斑产生兴奋作用。蓝斑与压力反应密切相关。应激反应激活蓝斑神经元,增强其去甲肾上腺素的合成与分泌,从而增强前额叶的认知功能,提高动机水平,并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心,进而提高交感神经活动并抑制副交感神经活动。蓝斑的功能异常与抑郁症和焦虑等有关。
相关
- 后期中世纪后期 (Late Middle Ages),或称中世纪晚期、中世纪末期、中古后期、中古晚期、中古末期,是历史学者用来描述14世纪至15世纪(约1300年-1499年)欧洲历史的术语。中世纪晚期位
- 医疗科学医疗卫生科学(又称:医疗科学、健康科学、保健科学)与应用科学息息相关,旨在运用理工及技术之知识,解决与生物健康有关的问题。除了传统的医学外,此类学科还包括护理、公共卫生等学
- 音韵在语言学,韵律(英语:prosody)指的是讲话的过程中非独立音段(元音和辅音)的成分,即音节或更大单位的性质。这些性质形成语调、声调、重读和节奏等语言功能。韵律可以反映出说话者或
- 焦虑疾患焦虑症或称焦急症(英文:anxiety disorder)是明显感觉焦虑和恐惧感的一种精神疾病。焦虑是对未来事件的担心,恐惧则是对当前事件的反应,这些感觉可能会导致身体症状,如心跳过速和颤
- font style=color:#888small汉更始帝 23–25/small/font汉更始帝刘玄(?-25年),字圣公,南阳郡蔡阳县(今湖北省枣阳市西南)人,两汉之际绿林军拥立的皇帝(玄汉政权),或被视为西汉的最后一位皇帝。刘玄原本是西汉宗室,是汉景帝刘启的后代、汉光武帝
- 压电压电效应(英语:Piezoelectricity),是电介质材料中一种机械能与电能互换的现象。压电效应有两种,正压电效应及逆压电效应。压电效应在声音的产生和侦测,高电压的生成,电频生成,微量天
- 抉择时刻《抉择时刻》(英语:Decision Points)是美国前总统乔治·沃克·布什的回忆录。它发表于2010年11月9日,发布会同时还安排了全国性的巡展。《抉择时刻》在发布不到两个月内售出超过
- 蛤蟆蕈氨酸蛤蟆蕈氨酸(英语:muscazone)是一种具有毒性的化学物质。该物质可以在欧洲的毒蝇伞发现到。
- 程定国程定国(1885年-1916年),名正瀛,字定国,以字行。湖北鄂州泽林镇大山村下庄屋人,清末湖北新军陆军第八镇工程第八营士兵,参加文学社和共进会等革命组织。1911年10月9日,孙武在汉口俄租
- 员林客运员林汽车客运股份有限公司(英语:Yuan Lin Bus Co., Ltd.),简称员林客运、员客,由日治时期的员林乘合自动车株式会社,于1942年(昭和十七年)2月28日创立,战后改制为员林汽车客运公司,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