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内去甲肾上腺素通道系统/蓝斑核系统

✍ dations ◷ 2025-04-04 06:32:02 #脑内去甲肾上腺素通道系统/蓝斑核系统
蓝斑核(Locus Coeruleus),简称蓝斑,亦称青斑核,是位于脑干的一个神经核团。其功能与压力反应有关。菲力克斯·维克-达吉尔最早发现了蓝斑这一解剖构造。蓝斑位于第四脑室底,脑桥前背部。蓝斑是脑中合成去甲肾上腺素的主要部位。蓝斑中的神经元主要为中等大小的神经元。蓝斑的蓝青色是由于其中的黑色素颗粒。蓝斑中的这种神经黑色素(Neuromelanin)是由去甲肾上腺素的聚合所产生的。这与基底核的黑质通过聚合多巴胺产生神经黑色素的现象类似。蓝斑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的投射很广。其目标区包括脊髓,小脑,下丘脑,丘脑的中继核团,杏仁核,端脑基底部,以及大脑皮质。蓝斑产生的去甲肾上腺素对脑的大多部位具有兴奋性作用,从而加强觉醒状态,并预备脑的神经元对未来刺激的响应。据某些估计,蓝斑内的单个神经元可以通过其巨大的轴突分支激活几乎整个大脑皮质。蓝斑接受下丘脑的传入。下丘脑是机体内稳态的控制中心。扣带回和杏仁核也向蓝斑投射,从而使得某些情感刺激能够激活蓝斑的神经元。此外,小脑和中缝核也对蓝斑投射。蓝斑还接受来自以下这些脑区的输入有:(1)前额叶内侧,该输入为兴奋性,长期性的,并随着脑和机体活动程度的增加而增强;(2)旁巨细胞核(Nucleus paragigantocellularis),其功能是整合自主神经系统和环境信息;(3)舌下前置核(Nucleus prepositus hypoglossi),该连接与注视功能有关;(4)下丘脑外侧,该连接对蓝斑产生兴奋作用。蓝斑与压力反应密切相关。应激反应激活蓝斑神经元,增强其去甲肾上腺素的合成与分泌,从而增强前额叶的认知功能,提高动机水平,并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心,进而提高交感神经活动并抑制副交感神经活动。蓝斑的功能异常与抑郁症和焦虑等有关。

相关

  • 化学合成在化学中,化学合成是以得到一种或多种产物为目的而进行的一系列化学反应。合成通常表现为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操纵的一步或多部反应。在现代的实验室应用中,合成通常暗示整个过
  • 马拉色菌属参见文中内容马拉色菌属(以前被称为糠秕孢子菌)是一种真菌界的属,被认为是酵母类真菌,本属的物种自然存在于人和动物的皮肤上。如果它导致机会性感染,则可以在胸背等部位引起色素
  • 纳米线电池纳米线电池是由斯坦福大学崔屹等人发明的锂离子电池。该电池用硅纳米线覆盖的不锈钢阳极取代了传统的石墨阳极。由于硅比石墨存储的锂大十倍,可以让阳极的能量密度大大增强,减
  • 血清白蛋白1AO6, 1BJ5, 1BKE, 1BM0, 1E78, 1E7A, 1E7B, 1E7C, 1E7E, 1E7F, 1E7G, 1E7H, 1E7I, 1GNI, 1GNJ, 1H9Z, 1HA2, 1HK1, 1HK2, 1HK3, 1HK4, 1HK5, 1N5U, 1O9X, 1TF0, 1UOR, 1YSX
  • 甲硫氨酸甲硫氨酸(英语:Methionine,又称蛋氨酸),在所有后生动物中它是一种必需氨基酸。与半胱氨酸一起,甲硫氨酸是两个含硫蛋白原氨基酸之一。对人而言是唯一的含硫必需氨基酸,有L型及D型两
  • 双光子激发显微镜双光子激发显微镜(英语:Two-photon excitation microscopy)是一种荧光成像技术,可以对活体组织进行深度约1毫米的成像。 它不同于传统的荧光显微镜,其中激发波长短于发射波长,因为
  • 组胺N-甲基转移酶1JQD, 1JQE, 2AOT, 2AOU, 2AOV, 2AOW, 2AOX· nucleolus · cytoplasm· hyperosmotic response · brain development · respiratory gaseous exchange · response t
  • 丹尼斯·里奇丹尼斯·麦卡利斯泰尔·里奇(英语:Dennis MacAlistair Ritchie,1941年9月9日-2011年10月12日),美国计算机科学家。黑客圈子通常称他为“dmr”。他是C语言的创造者、Unix操作系统的
  • 尼康尼康株式会社(英文:Nikon,日语:株式会社ニコン)简称尼康(英文:Nikon),是一家日本大型光学仪器制造商,也是三菱集团的关系企业之一。“Nikon”此企业名称,为原始之商号“日本光学工业”(N
  • 唇化唇音化(英语:Labialization)是一个语言学的名词,指辅音在发音时变得接近唇软颚音。通常发生于唇软颚近音/w/或者后元音如/u/、/o/的前面,这个现象会使辅音在发音时,除本身的发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