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凡·维霍夫斯基

✍ dations ◷ 2025-11-24 23:00:08 #生年不详,1664年逝世,哥萨克,乌克兰历史,波兰裔乌克兰人,被处决者

伊凡·维霍夫斯基(乌克兰语:Іван Виговський,波兰语:Iwan Wyhowski,?-1664年)是1654年至1667年间的俄波战争时的乌克兰哥萨克酋长,在位3年(1657年-1659年)。他是著名酋长与起义领导人博格丹·赫梅利尼茨基的继任者(参见乌克兰哥萨克酋长)。他在担任酋长时以其大体上的亲波政策而著称,但这也让他被亲俄哥萨克击败。

维霍夫斯基是奥斯塔布·维霍夫斯基(亚当·基谢尔担任基辅总督时基辅要塞的摄政官)之子,他是来自基辅地区,信仰东正教的贵族。他在著名的东正教学校基辅-莫希拉学院就读。在波服役期间,他被赫梅利尼茨基的哥萨克起义军于1648年5月在茹夫提-沃蒂俘虏,他因他文化水平较高,经验较丰富而获释,并晋升为哥萨克总书记(或称为大臣,),他也是赫梅利尼茨基的亲信之一。

在赫梅利尼茨基去世后,他获选为酋长,他试图找到平衡自1654年佩列亚斯拉夫条约后,俄罗斯那在乌克兰无处不在的影响力的力量。哥萨克上层集团和教会支持他的亲波政策,但是下层民众与普通的哥萨克士兵依然怀疑并憎恨波兰人,因为波兰人在很长时间内,将他们当农奴使唤。结果,由亚基夫·巴拉巴什领导的部分哥萨克提出将哥萨克波尔塔瓦团上校马丁·普什卡尔提为酋长候选人。反抗酋长的起义日渐增加。在维霍夫斯基的军队于1658年6月与亲俄哥萨克发生冲突时,起义的时机成熟了。维霍夫斯基的军队占优势,杀死了普什卡尔,并逼迫巴拉巴什出逃(他随后会被俘,处死)。但是,这很明显是窝里斗,大约50000人在这次冲突中惨遭涂炭。

随着其在乌克兰权力日渐攀升,维霍夫斯基试图与波兰人达成可接受的协议。在他的贵族兄弟尤里·内米利奇的支持下,维霍夫斯基开始与波兰政府谈判,签署哈蒂亚奇条约。在该条约中,乌克兰会成为波兰立陶宛联邦第三个,也是自治主体,处在波兰国王的最高统治权下,但拥有自己的军队、法院和财政部。另外,东正教信徒会得到和天主教徒一样的对待。原则上,这份协议会给予哥萨克几个世纪以来都未曾得到过的那么大的自治权和尊严。

但是,哈蒂亚奇条约从未执行过。在签署这一条约时,波雅尔阿列克谢·特鲁贝茨科伊率领大批俄军(根据文献,俄军兵数多达150000人;其中大约100000人围攻科诺托普,剩余的在试图跟随维霍夫斯基的哥萨克时被鞑靼人杀戮,结果减员20000至30000人)进入乌克兰。作为回应,维霍夫斯基带领60000名哥萨克士兵与波兰盟友,及40000鞑靼盟友抵抗俄军。俄军在科诺托普附近完败。但是,维霍夫斯基不能利用好这次胜利,俄军驻扎在几个哥萨克城镇的军队依然在抵抗,而他的鞑靼盟友因为克里米亚遭到独立的哥萨克军队的进攻,而不得不回去了。此外,由伊凡·博昆领导的亲俄动乱再次在哥萨克间爆发了。1659年,在乌克兰面对反抗其统治的第二次起义,维霍夫斯基不能控制要争夺权力,危险且一片混乱的军队,他只得辞去酋长的职务,退职到波兰去了。

不幸的是,他任职期间的亲波兰行为和愿意放下大权的态度救不了他。1664年,另一位哥萨克酋长帕夫洛·泰泰里亚视维霍夫斯基为潜在的对手,他以波兰人之手将维霍夫斯基逮捕,并把他处死。维霍夫斯基成为了同胞相残的权力斗争的牺牲品,这次权力斗争破坏了17世纪后半期的乌克兰。

相关

  • 赛尔曼·A·瓦克斯曼赛尔曼·A·瓦克斯曼(英语:Selman A. Waksman,1888年7月22日-1973年8月16日),乌克兰裔美国生物化学家和微生物学家。瓦克斯曼发现了链霉素和其他抗生素。瓦克斯曼首先将链霉素用于
  • 阿蒙涅姆赫特三世阿蒙涅姆赫特三世 Amenemhat III(约公元前1842年~约公元前1797年在位)埃及第十二王朝法老。辛努塞尔特三世之子。在正式即位之前,他大约有20年时间是与父亲共治。在阿蒙涅姆赫
  • 福州船政学堂船政学堂,源自1866年(清同治五年)清朝船政大臣沈葆祯于福建福州马尾港所设的海军学院,又称“福建船政学堂”、“福州船政学堂”或“马尾水师学堂”。船政学堂最初称“求是堂艺局
  • 特丁津特丁津(英语:Terbuthylazine)是一种选择性的除草剂,在化学上属于氯三嗪类,结构和莠去津(草脱净)或西玛津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叔丁基基团取代了两者相同位置的异丙基或乙基基团。
  • J. E. Gray约翰·爱德华·格雷 FRS(John Edward Gray,1800年2月12日-1875年3月7日),英国动物学家,1833年和他人一起创立英国皇家昆虫学会。1840年至1874年圣诞节任大英博物馆动物学部门负责
  • 吉姆·柏瑞哲詹姆斯·“吉姆”·柏瑞哲(英语:James "Jim" Bridger,1804年-1881年7月17日),活跃于1820年代至1840年代的美国西部拓荒时期探险家、陆军向导、侦查员。吉姆·柏瑞哲具有异乎寻常的
  • 查谦查谦(1896年11月22日-1975年1月23日),原名查贵师,字啸仙,安徽泾县人,生于安徽当涂,中国物理学家、教育家、武汉大学教授及物理系创始人。华中工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第一任院长。1896年1
  • 读半边读半边,或称有边读边,是一种汉字的读字方法。来自于通俗的说法“有边读边,没边读中间”,即在读生字时,只读其熟识的一部分。由于汉字中形声字较多,以及受这种传统读字法的影响等,造
  • 甲田学人甲田 学人(1977年-)是日本的轻小说作家。甲田学人出身于冈山县津山市,二松学舍大学毕业。本名・甲田学。在英语系国家的代理作品中的甲田写作Coda。第7回电击游戏小说大赏(即现在
  • 联合国地理方案 (亚洲)联合国地理方案 关于亚洲共有5个次区域。根据联合国统计司之UN M.49文件,联合国地理方案将世界上的国家或地区进行特定的地理分区和分组仅为统计方便,并不表示联合国对有关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