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辛纳屈主义
✍ dations ◷ 2025-09-07 06:12:54 #辛纳屈主义
辛纳屈主义(英文: Sinatra Doctrine),又译为西纳特拉主义或仙纳杜拉主义,是苏联戈尔巴乔夫政府用来戏称其允许周边华沙条约组织成员国自己决定自己的内政的政策的名称。这个名称来自于法兰克·辛纳屈的歌《My Way》——苏联允许这些国家走他们自己的路。辛纳屈主义与此前的勃列日涅夫主义是一个政策上的大转变。在勃列日涅夫主义时期华沙条约组织国家的内政被紧紧地受到莫斯科的控制。勃列日涅夫主义被用来作为1968年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以及1979年入侵非华沙组织国家阿富汗的借口。1980年代末,苏联内部结构的缺陷、不断加剧的经济问题、反共产主义情感的加剧和阿富汗战争得后果使得苏联对其周边国家的控制越来越困难。1989年10月25日苏联外交部发言人格拉西莫夫参加美国电视节目《早安美国》评论两天前苏联外长爱德华·谢瓦尔德纳泽发表的一次讲话。谢瓦尔德纳泽说苏联承认所有国家的自由选择的权利,尤其是其它华沙条约组织国家自由选择的权利。格拉西莫夫在采访时说:“我们现在有辛纳屈主义。他有一首歌,叫做《我走我自己的路》。所以每个国家决定走它自己的路。”记者问他这是否包括莫斯科接受华约组织内反对共产党。格拉西莫夫回答说:“当然……政治结构必须由住在那里的人民自己决定。”一般认为辛纳屈主义是莫斯科给予其盟国决定它们自己的未来的允诺。实际上它是一个后续政策,因为这个时候苏联的盟国已经获得了很大的行动自由了。在格拉西莫夫发言一个月前波兰就已经获得了它从1940年代以来第一个非共产党政府。1989年8月匈牙利政府开放了其奥地利边境,开放了铁幕。由于匈牙利是少数东德人可以去的国家,因此上千东德人跑到匈牙利,通过这个开放的边境逃往西德。对于东德政府来说非常恼怒的是匈牙利政府拒绝阻止这个逃亡。这些事件对于共产党强硬派如东德领导人埃里希·昂纳克非常恼怒,昂纳克批评传统华约“社会主义者团结”的结束,要求莫斯科惩罚匈牙利。昂纳克在国内也受到越来越强的批评,在莱比锡及其它东德城市爆发大规模的反政府示威。谢瓦尔德纳泽的讲话和格拉西莫夫对新政策的解释实际上是对昂纳克呼吁的拒绝。对于华约组织国家来说辛纳屈主义有极大的影响。数周后东德、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国的共产主义政权被推翻,冷战和欧洲的分裂结束。
相关
- 病人患者,又称病人、病者和病患,是指医疗服务的接受者,大多用来指罹患疾病、或身体受到创伤,而需要医生和护理人员进行治疗的人;动物如遇到相同状况,也可以患者称之。但是对于不用接受
- HIOsub4/sub高碘酸,也称过碘酸,是碘(VII)的含氧酸,有两种形式,化学式分别为HIO4及H5IO6。高碘酸的稀溶液中存在H+和IO4−离子。随着浓度的上升,高碘酸开始以正高碘酸H5IO6的形式存在,可以从溶
- 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非裔美国人白人优越主义非裔美国人民权运动(英文:Civil rights movement),是美国民权运动的一部分,是非裔美国人为争取与白人同等的地位而发起的群众性斗争运动,乃是经由非暴力的
- 田园城市理论田园城市理论(英语:Garden Cities),也称为花园城市或田园都市,是英国城市学家、社会活动家埃比尼泽·霍华德爵士(Ebenezer Howard)提出的一种概念,将人类社区包围于田地或花园的区域
- 海神希腊神话中有为数众多“掌管大海的神祇”。柏拉图曾说希腊人就像住在池塘边的青蛙,因为他们的城市分布于从希腊本土到小亚细亚、利比亚(昔兰尼加)、西西里以及大希腊的地中海沿
- 导盲导盲犬是一种工作犬,其主要工作是代替视障人士的双眼,为他们领路,被称为“盲人的第二双眼睛”它们带路时是给盲人以障碍物和方向的提示,帮助盲人抵达目的地,而不是直接将盲人带往
- 庇护权庇护权或政治庇护,是一种古老的司法概念,此概念认为因政治或宗教信仰不同而被迫害的人可受到其它主权势力的庇护,可为教堂(中世纪时的圣所)、其它国家的领土或外交代表机构。政治
- 道昭道昭(日语:道昭,629年3月10日-700年4月3日),河内(大阪府)人,日本法相唯识宗僧人,日本佛教奠基人之一。曾前往中国师从唐玄奘学习《成唯识论》,回国时带回大量佛教典籍,后建立飞鸟寺和元
- 急公好义坊坐标:25°02′28″N 121°30′51″E / 25.041117°N 121.514229°E / 25.041117; 121.514229急公好义坊现位于台北市的二二八和平纪念公园内,为三门四柱格式的清朝牌坊,亦为中
- 新西兰政治新西兰是一个议会制民主国家,但没有正式的成文宪法,其政治体制基本效仿西敏制,即按照惯例而行。新西兰王国的国家元首是伊丽莎白二世,由英王兼仼,且仅保留象征权力;由于她长年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