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独立法案

✍ dations ◷ 2025-08-26 20:14:28 #1918年2月,立陶宛历史,独立宣言,1918年国际关系

立陶宛独立法案 (立陶宛语:Lietuvos Valstybės atkūrimo aktas),又称2月16日法案,是一份由立陶宛议会在1918年2月16日签署的文件,其在于宣布立陶宛恢复独立,新国家以民主原则管治,并以维尔纽斯为首都。

虽然其内容简短,而且原件一度散佚,但它是两次大战之间独立的立陶宛国家和今日立陶宛的存在根据,其原则亦在历来立陶宛宪法(英语:Constitution of Lithuania)中得到体现。它亦是该国在1990年《立陶宛复国法案(英语:Act of the Re-Establishment of the State of Lithuania)》的组成部分。新的政府是两次大战间存在过的国家的延续。

2017年3月29日,法案的原件在德国柏林的外交档案库中被寻得。同年12月22日,一份发往圣座的,由德语写就的法案文本在梵蒂冈机密档案馆被寻得。

相关

  • 真菌病毒真菌病毒(Mycovirus, Mycophage)泛指可以感染真菌的病毒。多数真菌病毒都属于双股RNA病毒(英语:Double-stranded RNA viruses),但也有约三成属于正义单链RNA病毒。真菌病毒必须具
  • 喷泉喷泉,又称喷水池,传统上指的从源头中向上喷出来的水流,天然的喷泉可以出现于山上或旷野上,有时候甚至会把周围的盘地填满。他们的一个共同点,是拥有足够的水压,当水流离开地面时有
  • 院长中华民国立法院院长是中华民国立法院之首长,相当于国会议长,由中华民国立法委员相互提名投票选举后产生,依法督导监管立法院委员会,组织中华民国立法院决策程序与行政议事,并负责
  • 犹太人-共济会勾结阴谋论犹太-共济会阴谋论(英语:Judeo-Masonic conspiracy theory,又译为犹太-美生阴谋论)是一种声称犹太人和共济会之间秘密联盟的阴谋论。这些理论在右翼中,特别是在法国、西班牙、俄
  • 自觉群体自觉群体是指消费者根据自身条件(如年龄、性别、民族、地域、职业等因素)主观上把自己划分为某个群体,如工人俱乐部,老年健康协会等)自觉群体对成员无约束力,是成员个体的一种自觉
  • 撒哈拉难民营撒哈拉难民营是阿尔及利亚廷杜夫省境内的一系列撒哈拉人的难民营之总称。这些难民营建立于1975-1976年。当时,摩洛哥军队进占西撒哈拉,造成许多撒哈拉人流离失所,背井离乡,沦为难
  • CPU-ZCPU-Z为一个可侦察CPU、存储器、主板及显卡信息的Windows平台免费软件,还拥有基准测试以及稳定度测试。CPU-Z可以列出AMD、英特尔及威盛电子等厂牌的x86 CPU详细资料,包括CPU
  • 奈纳德维奈纳德维(Naina Devi),是印度喜马偕尔邦Bilaspur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1161(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1161人,其中男性735人,女性426人;0—6岁人口126人,其中男70人,女56人;识字率80.62
  • 柳文柳文(1914年-?),原名刘士范,女,满族,辽宁沈阳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曾任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第三、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 奥霍斯-德尔萨拉多山奥霍斯-德尔萨拉多山(西班牙语:Ojos del Salado)是安第斯山脉中的一座火山,标高6,891米,是世界上最高的活火山,智利的最高峰。该火山位于阿根廷和智利的边境,西半球最高山峰阿空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