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真如
✍ dations ◷ 2025-08-22 17:15:09 #真如
真如(巴利文与梵文:tathatā)或实如(梵文:bhūta-tathatā),又译为如实、如如、本无、如,佛教术语,一般被解释为法(梵语:dharma)的本性,即法的真实本质,也就是法的真实自性。Tathatā,在梵文与巴利文中,源自副词tathā,意为这样地、如此地、如是地,在加上抽象名词语尾tā之后,形成Tathatā,一个哲学用语,用来表示“如是如是地呈现”、“如是呈现的状况”,是让事物(法,梵语:dharma)如同它存在一般的存在、成为它成为的那个性质,也就是事物的真实本质。释迦牟尼住世时,经常自称“如来(Tathāgata)”,也是来自这个字根。汉译佛经时,为了要正确地表示宇宙真实名相的真情实意,只能用“如”或“如如”来形容,意即“就是那样子”的意思。bhūta-tathatā,可见于现存的《金刚经》梵文本中,译为“真实真如”或“实性真如”,义即《解深密经》七真如中的“实相真如”,如来是无虚妄颠倒的诸法实性的异名。梵文bhūta(巴利语:Bhūtamidanti),源自于动词bhū(梵语:भू)的过去分词,意为已形成、已存在、已成为,可以被引申为存在、本质、此在、存有(英语:Being)、真实、众生、元素、万物、神明等。汉译为实、真实。在表示实性的“如”前,加入表示无虚妄颠倒的修饰词“真”,合为“真如”,表达了“这如是呈现的性质”,是比起事物表象存在,还要真实的内在存在。佛教的理念认为,众生的根器不同,而现实中佛教名相又深奥难通,因而,在翻译家思维、运用佛教语言、表达佛教名相、令众生接受佛教理念的过程中,难免对概念名称有所增减,难能恰到其位。在东晋之前的早期汉传佛教佛经译籍将“真如”译为“本无”,学者一般认为这是受道家老子思想的用词影响,以格义方式汉译而成。当时甚至曾出现“本无宗”。鸠摩罗什译师翻为“如”,求那跋陀罗译为“如如”,为直译。菩提流支与玄奘译为“真如”,为直译与意译混合。在玄奘之后,多译为真如。佛教中,真如被用来表示诸法的真实相貌,因为各宗派在教义上,对“真如”有不同角度的诠释,因此“法性”(梵语:dharmatā)、“实际”、“实相”、“真实”、“实性”(svabhāva)、“法界”、
“法身”、“真性”都经常被当成真如的同义词,来代换使用。依各宗派宗义,真如也被等同于一些特定术语,中观学派将真如等同于“空性”;如来藏学派将真如等同于“如来藏”、“佛性”等。天台宗归纳《法华经》,提出十如是。在分别说部宗义、龙树《大智度论》和唯识学派五位百法等中,“如”即“真如”属无为法。释迦牟尼佛教导多闻圣弟子正知善见缘起缘生法,透过真实正观,色法等五蕴,为无常、苦、非我、非我所,而真实智生,最终解脱。真实正观诸法真实的法性,因难以用语言表示,又以“如”、“如实”、“法如”、“法尔”等来形容它。部派佛教时期,对于实如观察的结果,起了种种学说。在说一切有部所诵持的《杂阿含经》中,因缘法是“此有故彼有”而缘生法是“此法常住、法住法界、随顺缘起”;而此经的《相应部》和《法蕴论》版本则为缘起是“依此有彼有、法住法界”而缘生法是“无常、有为、所造作”法。《大毘婆沙论》将依据此段论述而认为“缘起是无为”者批判为分别论者。《十八部论》和《部执异论》记载化地部的本宗同义有:“无为法有九种:一、思择灭,二、非思择灭,三、虚空,四、无我,五、善如,六、恶如,七、无记如。八、道如。九、缘生如。”南传《论事》注释者觉音记载,北道派主张诸法的如性(tathatā),即自性,属无为法。学者据此认为在佛教部派中,北道派是最早提出真如(bhūta-tathatā)学说的学派。“真如”的最早理论详述见于《解深密经》,有七真如:流转真如,相真如,了别真如,安立真如,邪行真如,清净真如,正行真如。玄奘所翻译的“了别真如”也有译为“心真如”。在《瑜伽师地论》中“真如”是转依的所缘,而转依成满,是名如来法身之相。《宝性论》称如来藏为有垢真如,佛的法身为无垢真如。
相关
- 发展经济学发展经济学(英语:Development economics)是经济学的分支之一,主要研究对象为贫困落后的农业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工业化、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过程。威廉·阿瑟·刘易斯、
- 子宫子宫,中医学常称胞宫,又称女子胞,是中医的奇恒之腑之一。位于小腹正中,膀胱之后,直肠之前,下口连接阴道,为女性发生月经和孕育胎儿的器官。子宫是雌性哺乳动物的生殖器官中,用来让胚
- 毒瘾物质依赖(英语:Substance dependence)或称药物成瘾(drug addiction),指需要服用药物才能使日常生活表现正常的强迫行为。出现物质依赖状况后,若突然停止服用药物,可能出现药物戒断症
- 华北陆块华北陆块又名华北克拉通(North China craton),是个史前大陆或克拉通,目前是欧亚板块的一部分。范围包含今日的华北与中国东北部、大部分朝鲜半岛、蒙古南部,面积达170万平方公里
- 有机有机化合物(德语:Organische Verbindung;英语:organic compound、organic chemical),简称有机物,是含碳化合物,但是碳氧化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碳酸氢盐、氢氰酸
- 起云剂起云剂(英语:Cloudy agent / Cloudifier),为食品添加剂的一种,在食品卫生规范内可合法使用。主要功能为增加饮料与其他产品中的白雾感及浓稠的视觉效果,经常使用于运动饮料、非天
- ΝNu(大写Ν,小写ν,中文音译:纽),是第十三个希腊字母。大写Ν因形同拉丁字母N而不单独使用。小写ν用于:拉丁字母N及斯拉夫字母Н都是由Nu演变而成。
- 肠神经系统肠神经系统(Enteric Nervous System ENS),是由神经细胞组成的复杂网络,遍布整个肠胃消化管道。其神经元的数量和脊髓相当(约1亿个神经细胞)。该神经系统在人体躯干下部,以薄层
- 玛拉玛颂城堡马尔梅松城堡(法语:Château de Malmaison 法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
- PM2.5悬浮颗粒或称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 (PM))、大气颗粒物(atmospheric particulate matter)、颗粒(particulates),泛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颗粒或液滴,颗粒微小甚至肉眼难以辨识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