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51号潜艇

✍ dations ◷ 2025-11-11 17:11:50 #UB-51号潜艇

陛下之UB-51号艇(德语:SM UB 51)是德意志帝国海军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建造的其中一艘UB-III型近岸潜艇(英语:Coastal submarine)或称U艇。它由汉堡的布洛姆与福斯船厂承建,于1917年3月8日新船下水,至同年7月26日交付使用(英语:Ship commissioning)。其全长55.3米,水面及水下排水量分别为516吨和651吨,艇载武器则包括五具500毫米鱼雷发射管以及一门88毫米口径甲板炮(英语:Deck gun)。

UB-51号的整个服役生涯都是在驻奥匈帝国海军基地普拉的地中海区舰队度过,并参与了地中海潜艇战(英语:Mediterranean U-boat campaign of World War II)。在六次巡逻期间,该艇累计击沉了协约国或中立国的18艘商船和1艘辅助军舰,容积总吨为47771吨。1918年10月,随着奥匈帝国投降,UB-51号经挪威撤回基尔。它于1919年1月16日移交英国,至1922年在斯旺西拆解报废。

UB-51号是汉堡布洛姆与福斯船厂承建的UB-III型首批次(UB-48至UB-53号)的四号艇,由德意志帝国海军潜艇监察局于1916年5月20日向订购,至1917年3月8日下水。其全长55.3米,舷宽5.8米。艇体采用双壳体(德语:Zweihüllenboot)结构,水面及水下排水量分别为516吨和651吨,浮起时的吃水深度为3.68米。由于无需像UC-II型艇(英语:German Type UC II submarine)那样提供水雷布设装置,设计工程师对潜艇舷弧进行了优化,增大了司令塔体积,配备两具潜望镜,司令塔与控制室之间增加一道水密舱壁。这些改进显著提高了潜艇的水下机动性和生存力。为了达到更高的航速,UB-51号采用两台猛狮六缸四冲程550匹公制马力(405千瓦特)柴油机用于水面运行,以及两台394匹公制马力(290千瓦特)的西门子-舒克特(英语:Siemens-Schuckert)电动发电机用于水下航行;水面最高航速13.6节(25.2千米每小时),水下8节(15千米每小时);能够在水面以6节(11千米每小时)航速续航9,040海里(16,740千米),或以4节(7.4千米每小时)连续在水下航行55海里(102千米)而无需充电。

UB-51号的主武器为五具500毫米艇艏鱼雷发射管,其中艇艏四具采用层叠式布局分居两侧、艇艉一具,并可搭载合共10枚G6型鱼雷。辅助武器则是一门88毫米30倍径速射炮(英语:8.8 cm SK L/30 naval gun)。其标准船员编制为3名军官加31名水兵。

1917年7月26日,UB-51号在前U-72号艇长、经验丰富的海军上尉恩斯特·克拉夫特(德语:Ernst Krafft)的指挥下正式入役(英语:Ship commissioning),随即展开海试(英语:Sea trial)。完成海试后,该艇于9月18日从基尔启程,独力途经费马恩海峡、波罗的海和设得兰群岛周边驶出大西洋,前往地中海。在突破直布罗陀海峡前,UB-51号曾击沉一艘容积总吨为1876吨的法国帆船特鲁德将军号()和一艘2844总吨的英国货轮福雷斯特穆尔号(),然后于10月19日抵达卡塔罗并加入地中海潜艇区舰队。

在地中海服役期间,UB-51号又完成了另外4次巡逻,足迹遍及东部的塞得港、亚历山大港和叙利亚海岸周边,以及西部的热那亚湾和利翁湾等地;期间共击沉17艘协约国或中立国商船,容积总吨为43051吨。1918年10月28日,随着奥匈帝国退出战争,UB-51号遂与另外13艘来自地中海的德国潜艇一同从普拉启程回国,并在经停挪威勒维克(英语:Lervik)后于11月28日返抵基尔。战后,根据停战协议的要求,UB-51号于1919年1月16日被引渡至英国正式向协约国投降,并最终于1922年在斯旺西拆解报废。

相关

  • 鼻中隔软骨鼻中隔软骨(英语:septal nasal cartilage)是由透明软骨(英语:hyaline cartilage)所组成。某些地方看起来像四边形,其边缘比中间还要厚实。鼻中隔软骨把前面鼻腔的中间部分给分成左
  • 系统性的系统指的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或部分)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准确来说,要素+结构=系统。从系统的角度观察研究客观世界的学科,就是系统科学。它研究的领域
  • 黑桫椤黑桫椤(学名:Alsophila podophylla)又名鬼桫椤,为桫椤科桫椤属下的一个种。分布琉球、南中国、越南、泰国,台湾低海拔地区。
  • 嫩江组嫩江组是位于中国吉林大安市一带以及内蒙古、黑龙江的上白垩世地层,1929年由谭锡畴、王恒升命名。该地层以青灰、灰、灰黑、黑色泥岩、粉砂质泥岩、油页岩为主,间夹细砂岩等。
  • 鲍格洛蒂莫特乌斯·波科拉(捷克语:Timoteus Pokora,1928年6月26日-1985年7月11日),中文名鲍格洛,是捷克汉学家,知名于对中国汉朝历史与文学的研究。曾将《论衡》选译为捷克文。1928年6月26
  • 中华盖平瓣蜗牛中华盖平瓣蜗牛(学名:)为巴蜗牛科平瓣蜗牛属的动物,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山东、河北等地,生活环境为陆地,常生活于山区坡地多岩石处、农田附近潮湿的灌木草丛中、石块下以及石
  • 马蒂亚斯·比利亚维森西奥马蒂亚斯·塞巴斯蒂安·比利亚维森西奥(Matías Sebastián Villavicencio,1981年9月18日-)是阿根廷职业足球运动员,司职中后卫。比利亚维森西奥的职业生涯首秀是在2001年11月7日
  • 林鼓子林鼓子(2002年5月15日-),日本女性配音员。童星出身。出身于静冈县滨松市。81 Produce、avex pictures(日语:エイベックス・ピクチャーズ)所属。A型血。受到了喜欢迪士尼电影的母亲
  • 常元楷常元楷(?-713年7月29日),唐朝军事人物。曾接替张仁愿成为朔方军总管。张仁愿建三受降城时,即没有设计出壅门(用以掩蔽城门的墙垣),也没有装备守城之器。有人问:“这里是边城防备敌军的
  • 桃叶渡桃叶渡又名南浦渡,中国江苏省南京市古地名。桃叶渡是“十里秦淮”上的古渡口,位于秦淮河与古青溪交汇处附近,在今贡院东原利涉桥处,位于淮清桥南,南起贡院街东,北至建康路淮清桥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