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债钟
✍ dations ◷ 2025-07-25 16:45:55 #国债钟
国债钟(英语:National Debt Clock)是一个告示牌大小的累加制点阵显示器,它持续地更新数据去显示目前美国国债总额以及每一个美国家庭所负担的债务金额。美国国债钟目前设置在美国纽约市曼哈顿区的第六大道上。国债钟最早是由美国纽约的地产开发商赛梅尔‧杜斯特(英语:Seymour Durst)(Seymour Durst)发明与赞助并且在1989年设置。1995年,国债钟的创始人赛梅尔逝世,其子道格拉斯负责的杜斯特地产公司(英语:Durst Organization)(Durst Organization),负起了经营国债钟的责任。2009年9月,道格拉斯·杜斯特的堂兄弟乔那森·杜斯特(Jonathan Durst),同时也是杜斯特地产公司会的共同经营者,逐渐负起公司总经理的业务。在与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的会晤中,乔那森表示他将会在道格拉斯身后维持国债钟的运作。道格拉斯·杜斯特曾经说过:“我们是一个家族企业,家族企业的特点就是我们总是牵挂着下一个世代。我们不希望下一个世代因为国债颠踬而行。("We're a family business. We think generationally, and we don't want to see the next generation crippled by this burden.")”他表示国债钟代表一个不分党派的要务,并且表示这个计划的动机是为了维持世代间公平(英语:intergenerational equity)。根据道格拉斯的说法,他的父亲在至少1980年的时候就开始关注持续增长中的国债,于是他在那年对参议院及众议院议员和的新年贺卡上写下:“新年快乐,你所负担的人均国民债务为$35,000美元。("Happy New Year. Your share of the national debt is $35,000")”在赛梅尔80岁出头时,他初步规划了国债钟的设置,然而那时候国债钟的即时更新技术未臻成熟。2004年,原本的国债钟被拆解,并被移至现在的新位置。2008年,美国国债首次正式突破10万亿美元,造成国债钟破表,引发媒体报导关注。1989年,第一座国债钟正式设立,高约11乘26英尺(3.4乘7.9米),耗资十万美元,设立时美国国债为2.7万亿美元。第一座国债钟设立于时代广场,在第六大道 (Sixth Avenue)的杜斯特企业的建筑上。向北面对42街(42nd Street)及布莱恩特公园(Bryant Park),旁边则是纽约的著名公司Artkraft Strauss(英语:Artkraft Strauss)。国债钟是是一个告示牌大小的累加制点阵显示器。和第二座钟一样,国债钟上数字的变率是以国债的成长速度进行估计,并每周依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进行更新
在赛梅尔·杜斯特过世之前,国债钟的更新都是由他本人自电脑调整。赛梅尔辞世之后,Artkraft Strauss接手了每周更新数字的任务。公元2000年时,由于美国经济好转,债务开始降低。然而国债钟的预设值中并没有预期到债务会负成长,因此国债钟的运算功能出现了异常。于是在2000年9月,国债钟被切断了电源,并以红、蓝、白三色的布将国债钟罩住,当时的美国国债约为5.7万亿美金。然而,随着债务再度增加,国债钟又于2002年7月重新运作,当时的美国国债约为6.1万亿美金。2004年,原本的钟从移往42街被移除。并设置一座新的钟。原先的建筑划入布莱恩特公园一号。新的钟具有倒数的功能,并安装于距离原址一个街区以外的一栋建筑的墙壁上。新的钟具有比第一座钟具有更高的分辨率,使阅读更容易。2008年9月30日,由于金融危机(英语:financial crisis beginning in 2007)的影响,美国国债跃升到了10万亿美金。媒体发现国债钟的位数不足,首次出现了爆表的问题。因此,国债钟现在正在计划增加两个位数。美国国债钟的设计被世界各地采纳并设置,有设置实体钟或线上公布等。此外,类似的计数设计还有显示核子安全的末日之钟。中华民国财政部也于2010年12月起,固定于每月7日公布截至上月底最新国债讯息于其网站首页暨该部正门及侧门电子看板,公布内容包含“中央政府1年以上债务未偿余额”、“中央政府短期债务未偿余额”,及“平均每人负担债务金额”等3项资讯;并自2011年12月起,增设中央及地方债务资讯于财政部所属国税局、国有财产署及关务署暨行政院设置于全国铁公路车站、监理处、卫生署所属医疗院所、高速公路服务区LED跑马灯宣导据点等约195处公告处所。
相关
- 聚合酶链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英文: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缩写:PCR,又称多聚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利用DNA双链复制的原理,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通过这一技术,可在短时间内
- 异教异教,指不同的教。有两种含义:广义上特指非主要宗教(亚伯拉罕,印度宗教等)的诸宗教,包括适此定义的现当代新宗教如大本教。稍为狭义则指非主要宗教中的原始宗教形式,特别是充斥着巫
- 先秦时期先秦,全称为先秦时期(又称先秦时代),是中国古代史中的一段时间,有指秦始皇焚书之前的一段时间,或更狭义专指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也可作为秦朝以前(公元前221年以前)时代的统称,即上
- 反弹道导弹条约《反弹道导弹条约》(英文:Anti-Ballistic Missile Treaty),全称《美利坚合众国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关于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的条约》,是由苏联与美国在1972年签署限制反弹
- 赤道反气旋赤道反气旋(英语:Anticyclone in the Equator,又称“赤道高压脊”,Near Equatorial Ridge)是指出现在赤道附近的反气旋。夏季(主要是1979年)的资料分析表示,当西北太平洋有一个或数
- 南希·里根南希·戴维斯·里根(英语:Nancy Davis Reagan,1921年7月6日-2016年3月6日),本名安妮·弗朗西斯·罗宾斯(Anne Frances Robbins),美国女演员与前美国第一夫人,是第40任总统罗纳德·里根
- 布劳恩卡尔·费迪南德·布劳恩(德语:Karl Ferdinand Braun,1850年6月6日-1918年4月20日),德国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阴极射线管的发明者。1850年6月6日,布劳恩出生在富尔达,父亲是
- 平治之乱12月9日 大江家仲、平康忠等北面武士12月26日 平清盛12月9日 藤原信赖、源义朝、源光保、源季实、源重成12月26日 藤原信赖平治之乱是指1159年,在保元之乱中,为后白河天皇
- 衍徴共有衍征或共源性状,在演化生物学是一种两个或以上终端分类单元共有及从其最近共同祖先承袭的衍生性状状态。共有衍征是一种衍生而来的性状状态,并源自其后最共同祖先。假若有
- 袁述之袁述之(?-?),清末民初实业家,袁保龄之子。南开大学早期捐助者,多次向南开学校捐资,曾受袁母高太夫人之命与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共同捐建思源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