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新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至1990年代对在上海新建的产业工人居住社区的一种称呼。工人新村的住房主要由国家和单位负责分配。新村内的建筑以4至6层高的砖混住宅为主。房管局(所)则是工人新村房屋的主管部门。上海第一批新村参照苏联集体农庄的结构而建,多户共用公共厨房和卫生设施。
上海的新村建设来自于20世纪初日本作家武者小路实笃发起的新村主义(日语:新しき村)。1919年在龙华建立的龙华新村是上海第一个新村。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为改善上海居住环境,上海市政府开始介入新村建设。1934年,在实业部指示下,上海市政府设立平民福利事业委员会,负责平民新村建设,并规定全家每月收入在卅元以下方可申请租住平民新村。抗日战争结束后,上海新村建设事务则归上海市市民新村委员会管理。1946年,招商局为解决员工宿舍问题,在闸北同济路建造招商新村。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当时有300万产业工人及其家庭居住在棚户、厂房和里弄,人均居住面积不到4平方米。1951年5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派工作组去普陀区调查工人住宅问题,出具的调查报告认为普陀区工人居住环境拥挤,许多房屋超过使用年限,有坍塌危险。上海市政府以报告为基础确定了以“建造工人宿舍”为重点的改善人民居住条件的方案,并成立上海工人住宅建筑委员会,上海市副市长潘汉年负责筹建工人新村的领导与监督工作。
上海的工人新村建设主要集中在建国初期(1952-1954)和一五末期至大跃进初期(1956-1958)。在建国初期,上海工人新村主要在沪东(杨浦)、沪西(普陀)和沪南三个地区展开建设。至1958年底,上海市先后在普陀、杨浦、虹口、徐汇、长宁、闸北等区域开辟了34个住宅建设基地,建造新住宅达468万余平方米,建成大小新村超过200个,近60万工人及其家属搬进了新村。
普陀区最先被作为兴建工人住宅的试验区,1951年8月起征用真如镇东庙前村土地225亩,9月正式开建工人新村。1952年5月,上海第一个工人新村曹杨一村完工。因住宅靠近曹杨路,故定名为曹杨新村,首期完工的住宅,便称为曹杨一村。1952年6月25日,包括杨富珍、裔式娟在内的114位劳动模范和先进生产者代表迁入曹杨一村。由于第一批入住曹杨一村的工人,基本上都是劳模级别,因此当时上海有句口号叫做:“一人住新村,全厂都光荣。”杨浦区也在1952后陆续建成控江、鞍山、长白、凤城等多个工人新村。1958年后,闸北区也建立了彭浦新村。
1960年代至1970年代末,由于财政困难,住宅建设放缓。至1978年,上海共新建1139万平方米工人新村。20世纪90年代末,由于商品房取代福利分房,上海新建的住宅区不再以工人新村来称呼或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