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新村

✍ dations ◷ 2025-07-31 10:46:24 #上海

工人新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至1990年代对在上海新建的产业工人居住社区的一种称呼。工人新村的住房主要由国家和单位负责分配。新村内的建筑以4至6层高的砖混住宅为主。房管局(所)则是工人新村房屋的主管部门。上海第一批新村参照苏联集体农庄的结构而建,多户共用公共厨房和卫生设施。

上海的新村建设来自于20世纪初日本作家武者小路实笃发起的新村主义(日语:新しき村)。1919年在龙华建立的龙华新村是上海第一个新村。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为改善上海居住环境,上海市政府开始介入新村建设。1934年,在实业部指示下,上海市政府设立平民福利事业委员会,负责平民新村建设,并规定全家每月收入在卅元以下方可申请租住平民新村。抗日战争结束后,上海新村建设事务则归上海市市民新村委员会管理。1946年,招商局为解决员工宿舍问题,在闸北同济路建造招商新村。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当时有300万产业工人及其家庭居住在棚户、厂房和里弄,人均居住面积不到4平方米。1951年5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派工作组去普陀区调查工人住宅问题,出具的调查报告认为普陀区工人居住环境拥挤,许多房屋超过使用年限,有坍塌危险。上海市政府以报告为基础确定了以“建造工人宿舍”为重点的改善人民居住条件的方案,并成立上海工人住宅建筑委员会,上海市副市长潘汉年负责筹建工人新村的领导与监督工作。

上海的工人新村建设主要集中在建国初期(1952-1954)和一五末期至大跃进初期(1956-1958)。在建国初期,上海工人新村主要在沪东(杨浦)、沪西(普陀)和沪南三个地区展开建设。至1958年底,上海市先后在普陀、杨浦、虹口、徐汇、长宁、闸北等区域开辟了34个住宅建设基地,建造新住宅达468万余平方米,建成大小新村超过200个,近60万工人及其家属搬进了新村。  

普陀区最先被作为兴建工人住宅的试验区,1951年8月起征用真如镇东庙前村土地225亩,9月正式开建工人新村。1952年5月,上海第一个工人新村曹杨一村完工。因住宅靠近曹杨路,故定名为曹杨新村,首期完工的住宅,便称为曹杨一村。1952年6月25日,包括杨富珍、裔式娟在内的114位劳动模范和先进生产者代表迁入曹杨一村。由于第一批入住曹杨一村的工人,基本上都是劳模级别,因此当时上海有句口号叫做:“一人住新村,全厂都光荣。”杨浦区也在1952后陆续建成控江、鞍山、长白、凤城等多个工人新村。1958年后,闸北区也建立了彭浦新村。

1960年代至1970年代末,由于财政困难,住宅建设放缓。至1978年,上海共新建1139万平方米工人新村。20世纪90年代末,由于商品房取代福利分房,上海新建的住宅区不再以工人新村来称呼或命名。

相关

  • 论法的精神《论法的精神》(法语:De l'esprit des lois),最早的中文版本译作《法意》,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的政治学名著,历时14年著成。他采取与意识主义和自然主义截然不同的方法来分析政治行
  • 日俄关系日俄关系(日语:日露関係),或称俄日关系(俄语:Российско-японские отношения),是大日本帝国和俄罗斯帝国的关系,以及日苏关系的延续。现在泛指俄罗斯及日本
  • 可再生能源本条目列出各国由可再生能源发电所提供的电量。
  • 托马斯·胡博坎托马斯·胡博坎(斯洛伐克语:Tomáš Hubočan;1985年9月17日-)是一位斯洛伐克足球运动员,在场上的位置是后卫。他现在效力于法国足球甲级联赛球队马赛足球俱乐部。日利纳圣彼得堡
  • 要冲区在拜占庭帝国中,“要冲区”(kleisoura,希腊语:κλεισούρα,“围场,峡谷”)传统上是一个用来表述修筑过防御工事的峡谷关口以及保护它的军事区域的术语。到公元7世纪晚期时,区
  • 隋晓峰隋晓峰,音乐制作人,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专修作曲,曾于中央音乐学院进修MIDI制作。在交响音乐、流行音乐、影视音乐的创作及制作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专长编曲、录音合成、指挥、
  • BabyfaceBabyface(或Baby Face)可以指:
  • 比尔·普隆齐尼比尔·普隆齐尼(1943年4月13日-)是美国著名小说作家,主攻推理小说、犯罪小说及神秘小说。比尔生于加利福尼亚州佩塔卢马,结过三次婚,现任妻子梅西·米勒同是著名推理小说作家。比
  • 积分方程积分方程是含有对未知函数的积分运算的方程,与微分方程相对。许多数学物理问题需通过积分方程或微分方程求解。积分方程最基本的形式为第一类弗里德霍姆方程:其中,
  • 迪斯特吉峰迪斯特吉峰是巴基斯坦的山峰,距离乔戈里峰129公里,海拔高度7,885米,是全球第十九高山峰,奥地利探险队在1960年6月9日首次登上该山峰。图例: 1:乔戈里峰 2:加舒尔布鲁木I峰 K53:布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