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乾

✍ dations ◷ 2025-09-13 08:32:27 #徐炳乾

徐炳乾(约1951年—2020年12月29日),台湾台中市石冈区人,后搬至新社区,并在当地推动修复白冷圳、社区总体营造、种树造林等事。

徐炳乾出身于石冈客家村,1980年代与妻子迁居新社,以种甜桃与葡萄维生。1994年台湾发生葡萄残留四氯丹造成葡萄滞销,徐炳乾担任台中县、苗栗县葡萄果农的联络人,在9月15日前往台中县政府农业局陈情。徐炳乾力促政府修法以杜绝禁药后,他认为农民也应该关心社会和社区农民。

白冷圳在九二一地震时遭到损坏,使得新社的果园缺少水源。当时依水利会调查,修复要高达新台币十亿元。见政府迟未动作,徐炳乾结合地方人士组成重建委员会。2000年12月13日,在稻草人基金会协助下,徐炳乾等农民成立社区营造组织,取名为“白冷圳社区总体营造促进会”。成立时,林丰喜以稻草人基金会董事长出席,并拨放公共电视台制作人苏志宗导演《 上水的希望─重建白冷圳》纪录片。徐炳乾积极投入重建工作,扩及白冷圳沿途十三村,最后在社区居民的配合下,官方省下三亿元的备用水源规划案。2002年6月2日,以四亿五千五百万元重建的白冷圳举行修复通水典礼时,林丰喜、徐炳乾与三百多名新社乡民前往观礼。

解决灌溉水源问题后,徐炳乾转而投入社区营造与地方创生。加入促进会的人多为果农、家庭主妇、公务人员等。经由文史工作者吴长锟指导,三十多位会员将他们对当地的田野调查、生态、民俗,集结成十万字的《恋恋白冷圳》一书。

促进会成立四年来,徐炳乾忙于公事,以致果园荒废,还卖掉原本投资二百万元的土地,使妻子抱怨。妻子说一开始反对丈夫抛下农作,但他坚持投入公共事务,既然管不动,只好任他去。徐炳乾更在新社区中和里发动居民造林,三年来约造林30公顷。此外,徐炳乾任内所作的社区营造,还有培训导览人员、每年与农友清理白冷圳灌溉沟、维护山冈荣纪念碑、邀兴建白冷圳的矶田谦雄后代家族来新社等。徐炳乾常带领游客参观新社,且为了弥补小学学历,还会在家研读书籍。

当促进会成立十八年,徐炳乾已担任第一、二届理事长,以及四到七届的总干事,第八届又任理事长,直到2018年初因罹癌直到年初才卸下。2019年,徐炳乾又卸下理事长以休息养病,但因关心地方又在2020年回任,但10月癌症复发,入台中慈济医院。

2020年12月29日下午2点半,促进会成员伴随安慰下,徐炳乾在家去世,享寿69岁。

相关

  • 远传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坐标:25°01′33.6″N 121°32′57.5″E / 25.026000°N 121.549306°E / 25.026000; 121.549306远传电信(简称远传,英语:Far Eas Tone,缩写:FET)是台湾第三大电信运营商,由远东集团
  • 汪汪队立大功汪汪队立大功(英语:PAW Patrol)是加拿大电脑成像动画影集,由基思·查普曼(英语:Keith Chapman)创作。内容叙述由一位热心、精通科技,名叫莱德的10岁小孩带领的小狗巡逻队,共同保护一
  • 博德利图书馆博德利图书馆(英语:Bodleian Library,/ˈbɒdliən/,/bɒdˈliːən/)是英国牛津大学主要的图书馆。根据馆藏书籍数量统计,也是英国第二大的图书馆,仅次于大英图书馆。同时还是英国
  • I-3030号州际公路(Interstate 30,简称I-30)是美国州际公路系统的一部分。呈东北-西南走向,连接德克萨斯州沃斯堡以西(20号州际公路交汇)与阿肯色州北小岩城(与40号州际公路交汇)。全长59
  • 觉罗长麟觉罗长麟(1748年-1811年),字牧庵,满洲正蓝旗人,中国清朝官员,乾隆四十年(1775年)乙未科进士。福建大狱案关键人物之一,后被牵连流放,但新皇登基后又获启用。
  • 抬高房梁,木匠们;西摩:小传《抬高房梁,木匠们;西摩:小传》(英文:Raise High the Roof Beam, Carpenters and Seymour: An Introduction)是杰罗姆·大卫·塞林格的中篇小说集,包括2部小说,1963年出版。它是当年
  • 日本学日本学(英语:Japanology 或 Japanese studies)是研究日本语言、文化、历史、政治乃至于经济等等内容之学科。日本学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江户时代在长崎出岛的荷兰人。萨道义和弗雷
  • 鳔(swim bladder, gas bladder, fish maw, air bladder)是辐鳍鱼类体内的一个内充气体的囊状器官,其生理作用是调节鱼在水中的沉浮。一些鱼的鳔还有呼吸、发声等机能。有些淡水
  • 尤利乌斯·艾泽内克尤利乌斯·艾泽内克(德语:Julius Eisenecker,1903年3月21日-1981年10月12日),德国男子击剑运动员。他曾代表德国参加1936年和1952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击剑比赛,其中1936年奥运会获得二枚铜牌。
  • 中提琴协奏曲 (巴托克)巴托克中提琴协奏曲,作品号Sz. 120(或BB 128),乃是受中提琴演奏家威廉·普里姆罗斯(英语:William Primrose)委托而作,属于作曲家生涯末期的代表性作品之一。普里姆罗斯深受巴托克第2号小提琴协奏曲的录音(由耶胡迪·梅纽因演奏)感动,于1944年冬季同他表达委托创作的意愿:29。起初,巴托克因自己对中提琴的性能不够了解,而欲推辞,后来则折服于普氏的演奏下,进而应允写作。两人对创作期程有非常具体的规划,首先便约定将在1945年10月完成:30。巴托克当时居于纽约萨拉奈克湖(英语:S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