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威林湿皮伞

✍ dations ◷ 2025-09-13 10:12:10 #伞菌目

莱威林湿皮伞(学名:Humidicutis lewelliniae),俗称淡紫色破裂裂蜡帽(mauve splitting wax-cap), 是一种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澳大利亚东部和新西兰的湿皮伞属真菌。这种真菌非常常见,经常于秋季在森林地面上的青苔或枯枝落叶上出现,并且是以腐生营养的方式生长。这种真菌最显著的特点是其边缘破裂的紫色菌盖。

1882年,匈牙利真菌学家卡罗利·科卓布伦纳(英语:Károly Kalchbrenner)将这种真菌划入蜡伞属,并将之命名为莱威林蜡伞伞。1940年,布里特班卡将这种真菌改为划入湿伞属,并将之更名为莱威林湿伞。1997年,澳大利亚真菌学家安东尼·M·杨将这种真菌改为划入湿皮伞属,并将之改为现名。这种真菌的正模标本是于1880年6月14日由一位名叫莱威林的女士在洋口港附近找到,并将之交予澳大利亚植物学家费迪南德·冯穆勒。因此,这种真菌便以那位女士命名。该正模标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破坏了。而爱德华·约翰·亨利·科纳(英语:E. J. H. Corner)在婆罗洲亦找到相同的品种。

莱威林湿皮伞是一种细小的真菌,其菌盖直径为3–6.5厘米(1⅓–2½英寸),起初呈锥形,随着年龄增加变成扁平形。其表面光滑,颜色为紫红色或淡紫色。其菌盖的质地为射状的纤维,并且在菌盖边缘会分裂,而其菌褶则填补了裂缝。其菌柄长3–7厘米(1⅓–2½ in英寸),厚0.4–0.8厘米,呈紫色,底部略带黄色。其孢子印为白色,而玻璃样的担孢子则或多或少是椭圆形的,大小约为5.5 x 9微米。

莱威林湿皮伞是一种常见的真菌。子实体通常会在秋季和冬季(3月至8月)出现,部分更加会在10月出现。这种真菌通常在硬叶林或雨林的苔藓或枯枝落叶上出现,且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均为合适的气候。它也出现在满布沙子的地区。昆士兰州东南部、新南威尔士州东部、维多利亚州、塔斯马尼亚州、新西兰和马来西亚沙巴京那巴鲁山都有这种真菌出现的纪录。

相关

  • 间质性肺病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又称为弥漫性肺病 Diffuse Parenchymal Lung Disease(DPLD))是一群主要侵犯肺泡上皮细胞,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基底膜以及肺内血管及淋巴
  • 抗心律不整药抗心律失常药(英语:Antiarrhythmic agents)是一类用于抑制心脏非正常节律(心律失常)的药物,这些情况例如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心室性心搏过速以及心室颤动。很多人试图将此类药物
  • 逃逸速度宇宙速度(英语:cosmic velocity),是指物体从地球出发,要脱离天体重力场的四个较有代表性的初始速度的统称。计算宇宙速度的基本公式如下:航天器按其任务的不同,需要达到这四个宇宙
  • 蒙苏里公园蒙苏里公园(法语:Parc Montsouris;有时也直译作:老鼠山公园)是位于法国巴黎南部十四区的一个开放式公园。蒙苏里公园在十九世纪末期曾经整修过,如今占地15公顷。蒙苏里公园环境清
  • 四氢噻吩四氢噻吩(英语:Tetrahydrothiophene,缩写为THT)即“硫杂环戊烷”,分子式为 C 4
  • 蜀锦蜀锦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丝织品,指四川省成都市所出产的彩锦。朱启矜《丝绸笔记》:“盖春秋末时蜀未通中国,郑、卫、齐、鲁无不产锦。”又云:“自蜀通中原而织事西渐,魏晋以来蜀
  • WFIRST大视场红外巡天望远镜(英语:Wide Field Infrared Survey Telescope,WFIRST)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开发的红外空间望远镜。2010年,它被美国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十年巡天委员会列为未
  • Stenton, Frank弗兰克·梅利·斯坦顿爵士(Sir Frank Merry Stenton,1880年5月17日-1967年9月15日) 是一位研究盎格鲁-撒克逊英格兰的英国历史学家,1937至1945年间任皇家历史学会会长。 是《牛
  • 拉卡托什·伊姆雷拉卡托什·伊姆雷(匈牙利语:Lakatos Imre,1922年11月9日-1974年2月2日),又译伊姆雷·拉卡托斯,匈牙利数学哲学与科学哲学家,批判地继承了波普尔的科学哲学理论,提出了科学研究纲领方
  • 天主教特尔希艾教区天主教特尔希艾教区(拉丁语:Dioecesis Telsensis;立陶宛语:Telšių vyskupija)是罗马天主教在立陶宛的一个教区,属考那斯总教区。教区于2010年时有581,000名教友(占辖区总人口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