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斯克地区(巴斯克语:Euskal Herria)位于西欧比利牛斯山西端的法国、西班牙的边境一带,包括位于西班牙境内的巴斯克自治区、纳瓦拉,以及位于法国境内的北巴斯克。该地区为巴斯克人聚居地,通行巴斯克语。
这个区域也是除了加泰罗尼亚之外,西班牙分离主义较高的地方。
巴斯克由七个传统的地区(Zazpiak Bat)组成。其中四个地区在现今西班牙境内,或者叫做Laurak Bat,构成了Hegoalde(南区),另外三个区域在法国境内,构成了Iparralde(北区)。
北巴斯克
三个区域均位于法国比利牛斯-大西洋省,该省的其它部分称为贝阿恩。
南巴斯克
南巴斯克(西班牙语:País Vasco y Navarra,巴斯克语:Hegoalde)分为巴斯克自治区和纳瓦拉特许共同体两个主要部分,它们都是西班牙的一级行政区。
巴斯克人是西欧旧石器时代的居民中被同化最少的残存者(特别是在Franco-Cantabrian region(英语:Franco-Cantabrian region)一带),罗马时代的史学家斯特拉波以及知名作家老普林尼都有提到巴斯克种族,包含了Vascones(英语:Vascones)、Aquitani(英语:Aquitani)等等,这些则是现今巴斯克人的祖先。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在那个时期,他们皆使用巴斯克语交谈。
伊比利亚半岛的其他种族在罗马时代末期,都被罗马文化所同化。巴斯克同时也深受罗马文化影响。
巴斯克版图在中世纪早期介于埃布罗河以及加龙河之间,也就是当时的Vasconia(英语:Vasconia),Vasconia公国(Dukes of Vasconia)。在摩尔人的入侵(Moorish invasions)以及法国查理曼大帝时期(Charlemagne)法兰克人的扩张之后,巴斯克的版图就被分裂,最后在第九世纪潘普洛那王国(Kingdom of Pamplona)兴起成为主要的国家。
这个国家,就是后来熟知的纳瓦拉,在11世纪和12世纪以及1512年至1521年的时候,有一部分被并入卡斯蒂利亚王国;其余的纳瓦拉被并入法国。三个西部的省份(Araba、比斯开、Gipuzkoa)加入西班牙王国的自愿性协议,促进整个纳瓦拉并入西班牙先前王国(Castile(英语:Castile))。
尽管如此,巴斯克的范围享有很大的自治权。一直到了巴斯克北方的省份遇到法国大革命以及南方省份经历了西班牙的卡斯特战争(Carlist War)。接着,巴斯克社会上有一部分的人开始致力于让巴斯克独立成有主权的民族国家。
最知名的团体巴斯克祖国和自由(巴斯克语:Euskadi ta Askatasuna;西班牙语:País Vasco y Libertad),简称埃塔(ETA),是西班牙和法国交界处的巴斯克地区的一个分离主义恐怖组织。该组织成立于1958年,原为佛朗哥独裁统治时代西班牙北部巴斯克地区的一个地下反抗组织。佛朗哥政权垮台后,“埃塔”逐渐发展为从事民族独立活动的准军事反政府组织。但其已在2017年4月8日宣布卸除武装。
巴斯克在2006年,人口数有300万7661人。人口密度大约为每平方公里143.5人,平均人口密度比法国以及西班牙高。但是,人口的分配相当的不平均,主要集中在大都市。
首都圈大毕尔巴鄂(Greater Bilbao)地区的人口就占了总人口数的1/3,巴斯克在法国境内的人口数,相当的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