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 dations ◷ 2025-11-04 12:15:18 #越南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政治主题越南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越南语:Tổng Bí thư Ban Chấp hành Trung ương Đảng Cộng sản Việt Nam),1951年至1976年称第一书记(越南语:Bí thư Thứ nhất),是越南共产党的最高负责人。1951年至1969年胡志明担任中央委员会主席时这一职位为党内第二高。总书记同时还是党军事机关中央军事委员会书记,为越南人民军实际上的统帅。胡志明死后越共不再设党主席,因此总书记成为越南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职务。现任总书记为阮富仲1930年与胡志明合作组织成立印度支那共产党、作为创始人之一的陈富(英语:Trần Phú)当选为首任党总书记,但在一年后便因其反法活动被当局投入监狱,并于同年在狱中去世。陈富的事实继任者为黎鸿峰(英语:Lê Hồng Phong)——由于中央委员会基本上已不复存在,海外执行委员会总书记即成为了党总书记。第三任总书记何辉集于1938年3月去职,并于5月被当局逮捕。第四任总书记阮文渠于1940年6月被捕,于1941年5月2日被枪决。1941年5月长征接替其职位。1951年3月25日《人民报》的一篇文章称长征为革命的“缔造者和指挥官”,称胡志明为“越南革命和越南抵抗运动的灵魂”。1956年长征因其在土地改革中的政策决策而被降职。党的最高领导人胡志明亲自出任第一书记,但很快便任命黎笋为代理第一书记。1960年黎笋正式当选总书记,在胡志明于1969年9月2日去世前为党内二号人物。胡志明在1969年死后,党内不再设主席一职,黎笋在1969年9月2日至1986年7月10日(其去世)间成为无可争议的越南一号人物。他在下一届党全国代表大会开始前两个月去世,长征接替其职位。第六届党代会后长征再次被降职,阮文灵接替其职位。阮文灵推行改革,西方媒体由此称其为“越南的戈尔巴乔夫”。1991年阮文灵因健康原因去职,第七届党代会选举杜梅为总书记。1997年在党内改革派的压力之下杜梅去职,黎可漂作为折衷候选人当选总书记。2001年第十届党代会前夕中央委员会否决了政治局的一项决策,并投票罢免了黎可漂。农德孟接替其职位,推行现代化政策;他同时还是首位拥有大学学历的总书记。2011年农德孟在越南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退休,阮富仲接替其职位,但并未取代其越南领导人的地位。2016年1月28日,越共十二届一中全会上,阮富仲再次当选越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相关

  • 心肌病变心肌病变(英语:cardiomyopathy)是一组会影响心肌之疾病的通称。早期的症状可能很轻微,甚至没有症状。有些会是因为心脏衰竭而有呼吸困难、容易疲倦或脚部水肿的情形,可能会有心律
  • 种间关系种间关系是指生物群落中各个物种之间所形成相互关系。主要有食物的关系,即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物的关系(包括寄生),以及共栖、共生及对空间和其它生物生存条件等的竞争。
  • 抗坏血酸抗坏血酸(英语:ascorbic acid, C6H8O6)是一种天然存在的具有抗氧化性质的有机化合物。纯的抗坏血酸是白色固体,但有些杂质的样品会带点微黄色。抗坏血酸易溶于水,形成轻度酸性的
  • 地西卢定水蛭素(英语:Hirudin)从水蛭唾液中提取得到的一种含有65个氨基酸残基和3对二硫键的多肽,分子质量为7千道尔顿,水蛭素对凝血酶的抑制作用有着高度特异与高效性,可直接抑制凝血酶,阻
  • 急诊室 (电视剧)《急诊室》(英语:Casualty,风格化:Casual+y)是一部英国医疗剧,由杰瑞米·布洛克(英语:Jeremy Brock)和保罗·昂温(英语:Paul Unwin)创建,原监制为杰兰特·莫利斯(英语:Geraint Morris),自1986
  • 丹曲林单挫林是一种突触后肌肉松弛剂,可减轻骨骼肌的收缩。它透过抑制兰诺定受体(Ryanodine receptor)来阻止从肌质网释放钙离子以达成治疗效果。单挫林用来治疗和预防因全身麻醉而引
  • 闭锁小带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又称闭锁小带(Zonula occludens)、封闭小带,是细胞膜共同构成一个事实上液体无法穿透的屏障的两个细胞间紧密相连的区域。它是一类只在脊椎动物中出现的
  • 肖特基缺陷肖特基缺陷(Schottky defect)是晶体结构中的一种因原子或离子离开原来所在的格点位置而形成的空位式的点缺陷。每一个空位都是一个独立的肖特基缺陷。在离子晶体中,各种离子形
  • 郭烈锦郭烈锦(1963年-),江西遂川人,现任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83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1989年7月,获西安交通大学热能工程博士学位。1989年7月迄今,在西安交
  • 业处上座部佛教业处(巴利语:kamma-ṭ-ṭhāna;梵语:karma-s-thāna),佛教术语,本指工作处、职业;“业”(kamma)指:造作、行为、工作,“处”(ṭhāna)指:位置,环境,因素,站立在,停留,“业处”即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