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地铁2号线

✍ dations ◷ 2025-02-24 17:41:03 #南京地铁线路 (营运中),2010年启用的铁路线

南京地铁2号线是南京地铁东西向的主干线路。2号线西起油坊桥站,东至经天路站,在新街口站与1号线换乘,在大行宫站与3号线,在元通站与10号线换乘。全线设车站26座,全长37.95公里。2010年5月28日与1号线南延线同日开通运营。

南京地铁2号线已建成段全长37.95公里,共设车站26座,其中地下17座、地面2座、高架7座。其中一期工程西起河西新城的油坊桥站,东至紫金山南麓的马群站,全长25.14公里,其中地下20.38公里、地面4.77公里。此后线路两次向东延伸,最终止于仙林大学城东端的经天路站,长12.68km,其中高架线约86.8%、地面线路(含下穿沪宁高速公路路基段涵洞)约13.2%。东延建设所需资金由仙林大学城承担。二号线在马群和油坊桥分别设车辆段和停车场各一座。二号线自西向东连接河西、莫愁湖、新街口、明故宫、孝陵卫、仙林大学城等南京市重要片区,并在新街口与1号线交汇换乘,在元通站与10号线交汇换乘,在油坊桥站与S3号线交汇换乘。
2号线自2010年5月28日上午10时起载客试运营。运营初期,首班车6时、末班车22时从两侧终点站对开,高峰行车间隔8分20秒,平峰和低谷行车间隔为10分钟。至2010年底,高峰行车间隔缩短到5分47秒;至2011年8月列车到齐,高峰行车间隔4分26秒,平峰行车间隔为7分钟,低谷行车间隔10分钟。

S6号线规划
12号线规划

2号线采用1号线相同的南京浦镇车辆厂和阿尔斯通合作生产的列车,并在1号线列车的基础上进行了技术升级。列车以红色为主色调,为6节编组A型车,采用4动2拖方式编组,单节载客量310人,整列载客量1860人。
运营初期,2号线上线16列车,此后每个月可新上线一列车,最终全线配备35列车。
2016年,地铁2号线增购14列车,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客流需求。新车仍由中车南京浦镇车辆制造,车型改与南京地铁3号线现行列车相同,只是内饰、涂装等细节改为2号线的红色。2号线新车已于2017号年下半年投入服务。

2号线以红色为线路标志色,而车站内的站名大字壁为蓝底黑字,由南京书法家尉天池创作。站点的文化设计以传统节假日为主题展开,在主要车站设有主题文化墙,运用雕塑、壁画等多种艺术形式。以下是部分车站文化墙的主题:

苜蓿园站吊顶的织女,体现车站七夕节主题

大行宫站的春节文化墙

相关

  • 谷氨酸二钠谷氨酸二钠(化学式:Na2C5H7NO4)是谷氨酸的二钠盐。一般为左旋谷氨酸二钠,由左旋谷氨酸制得。白色结晶性粉末,有蛋白胨样肉臭味。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由谷氨酸与氢氧化钠或碳酸钠
  • 本·贝拉艾哈迈德·本·贝拉(阿拉伯语:أحمد بن بلّة‎‎;1916年12月25日-2012年4月11日,阿尔及利亚军人、革命家及政治家,民族解放阵线(FLN)领袖,1962年至1965年任阿尔及利亚总统,被
  • 编织蚁编织蚁(Oecophylla),英文称之为Weaver Ant和Green Ant。编织蚁的成虫会利用幼虫吐的丝,以缝纫树上的叶子来建造它们的巢穴。
  • 含有盐分的水体列表本列表列出含有0.5%以上稳定盐度的天然水体,低于此标准的水为淡水。 平均而言,海水的盐度为3.5%(千分之三十五)。(百分比)
  • 周光关系周光关系指造父变星具有的光变周期和绝对星等之间的关系。1912年,哈佛大学天文台的勒维特观测了小麦哲伦云中的25颗造父变星,发现,它们的光变周期越长,视星等越小。由于小麦哲伦
  • 膛线膛线(英语:Rifling,又译作来福线,来福枪即来自此名字)是现代炮管及枪管的管膛内壁上被锻刻加工出的呈螺旋状分布的凹凸槽,可使子弹在发射时沿着膛线作纵轴旋转,产生陀螺仪效应稳定
  • 碧儿·加勒特碧儿·加勒特(英语:Beau Garrett,1982年12月28日-)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为美国女演员和模特儿。1982年,加勒特出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她在洛杉矶的托潘加区长大。
  • 利西于·萨洛蒙利西于·萨洛蒙 (Lysius Salomon, 1815 – 1888) ,海地政治家、总统。在他任内建立了海地第一套邮政系统,海地也加入了万国邮政联盟。 萨洛蒙出生于莱凯,他的家族在海地南部地
  • 阮玉慎徽安馥公主阮玉慎徽(越南语:An Phục Công chúa Nguyễn Ngọc Thận Huy/.mw-parser-output .han-nom{font-family:"Nom Na Tong","Han-Nom Gothic","Han-Nom Ming","HAN NOM
  • 洪淳修洪淳修(1975年11月13日-),纪录片导演/国立台湾艺术大学多媒体动画艺术系讲师。作品皆以河海为场景,呈现人与土地间的关系,近年来多从事纪录片教学与推广工作。纪录片作品有删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