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关系

✍ dations ◷ 2025-08-13 12:54:15 #英法关系

英法关系是指法国和英国之间的双边关系。两国之间的关系可以追溯至高卢战争时期。在罗马帝国时代,两国都曾经历罗马帝国统治,并都曾展开对罗马统治的抵抗。虽然两国在历史上也曾有过多次对抗,然而总的来看,两国近年关系友好。法国媒体曾称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是位“法国迷”,法国前总统尼古拉·萨科齐曾称要让法英关系成为比英法协约更友好亲密的关系。

1066年,来自法国的诺曼人征服了英格兰。诺曼底公爵威廉一世加冕成为英格兰国王。结束了英格兰的盎格鲁撒克逊时代。自1340年起,历任英格兰君主都主张自己拥有“法兰西国王”和“法兰西女王”的称号。

中世纪前期,法国长期遭受北欧维京海盗打劫侵略。西法兰克王国加洛林王朝的查理三世以协助抵御其他海盗为条件,于公元911年,同意维京人领袖罗洛及其族人定居在塞纳河下游,英伦海峡南岸一块肥沃的土地上,并封罗洛为公爵。由于维京人又称为诺曼人,这块土地称为诺曼底(意思为诺曼人的封土)。维京人在此建立了诺曼底公国,停止海盗行为,并改奉天主教及接受法国文化,但诺曼底公国自此割据一方。

1066年,诺曼底公爵征服者威廉渡海征服英格兰。其后150年内,说法语的诺曼底公爵同时为英格兰王,统治英格兰和诺曼底。可是诺曼底公国却是法国国王的附属国,导致了原来平等的两个国王,变得完全不平等:1。1127年,征服者威廉的孙女玛蒂尔达皇后嫁给安茹伯爵若弗鲁瓦五世,他们的儿子亨利二世后来继承了诺曼底及安茹两大公国的爵位及在法国的领地,并在1154年加冕为英格兰国王。之后,控制着法国西南部阿基坦公国的法国王后阿基坦的埃莉诺与法国国王路易七世离婚,并且嫁给了亨利二世,于是,亨利二世与埃莉诺所生的儿子理查一世继位为英格兰王时,获得了阿基坦的领土,加上诺曼底及安茹两公国,英格兰王控制法国近半的地区。

13世纪初,当时的英王约翰失政,法王腓力二世乘机夺回诺曼底及安茹两地,约翰返回英格兰。

1215年,约翰王在英格兰贵族逼迫之下订立大宪章,才保住英格兰王位。此后百多年,法国贵族出身的英王,念念不忘要向法王取回祖宗的失地,而英王亦仍然控有法国西南沿岸一隅的阿基坦(Aquitaine),也成为锐意一统全国的法国王室的眼中钉。

14世纪时,法国想赶走仍然盘据西南地区的英格兰,统一法国。后者非但不肯,还想夺回其祖先的土地,如诺曼底、曼恩、安茹等。两国另因法兰德斯的贸易纠纷,加深彼此的冲突。该地位于法国北疆,表面隶属法国,实则独自行政,且与英格兰有很多羊毛贸易。

至1328年,法王查理四世于去世,由于法国王室只可由男性继承,只有一个女儿的查理四世死后法国王位只能由和他血缘最近的男性亲属继承,而时任英格兰王英王爱德华三世的母亲伊莎贝拉是查理四世的姐姐,所以他亦是查理四世的侄子,是查理血缘最近的男性亲属;但由于其性别,伊莎贝拉是否具有王位继承权同样是个问题。此外,法国贵族对接受一位英国国王的统治也犹豫不决。因此法国的贵族和教士们在巴黎集会,明确男性不能因母亲的继承权而继承王位。如此一来,最近的男性继承人就成了查理四世的堂兄瓦卢瓦伯爵腓力,并确定他应该加冕,成为腓力六世。

由于对腓力六世继承法兰西王位不满,英王爱德华三世对法国怀有越来越大的敌意。此时腓力六世支持佛兰德的亲法势力镇压当地的起义,影响当地英国商人的羊毛贸易。为报复,爱德华三世曾下令禁止向法国出口羊毛。1337年,爱德华三世正式自称为法兰西国王,而腓力六世亦宣布收回爱德华三世在法国的所有领地,结果英法两国全面开战。


百年战争依局势转变,大约可分四阶段:

1337年-1360年之间,英法争夺佛兰德斯和阿基坦。1340年,英军在斯鲁伊斯海战打败法军,夺得制海权,防止法军渡海入侵。1346年8月,英军先于陆上的克雷西会战大胜,再围攻法国海防要塞加莱港,11个月后成功占领。接着又于本土的内维尔十字之战打败苏格兰入侵,擒获亲法的苏格兰王大卫二世,大大减少其威胁。

1348年,黑死病横扫整个欧洲,两国停战十年。1356年,英格兰再度进攻,夺取法国西南部的基恩和加斯科涅。随即在普瓦捷战役以相同战术再次获胜。法国王室则承受英军横征暴敛、国家经济崩溃、平民起义反抗等内外煎熬,情势非常不利。1360年于布勒丁尼,法国被迫签订极不平等的布勒丁尼和约,割让出卢瓦尔河以南至比利牛斯山脉的全部领土。

1360年-1400年之间,法王查理五世展开报仇,欲夺回被侵占的领土。他重组军队,以雇佣步兵取代大部分的骑兵、建立野战炮兵、重建海军。他改革内政,提升王权,整顿税制并将国库投入军备上。时机成熟后,他任命贝特朗·杜·盖克兰统领军队,以突袭和游击战术攻击英军,在多场战役大败英军。1380年,英军已退守沿海区域。英王担心丢失全部领地,乃与法国签署停战协定,仅保留波尔多、巴约讷、布雷斯特、瑟堡、加莱五个海港,和波尔多与巴约讷间的部分地区。

1415年-1429年之间,法国勃艮地、阿曼雅克两派发生内战,农民市民也起义反抗,英格兰借机重启战端。1415年,英军于阿金库尔战役打败法军,再与勃艮地公爵结盟,攻占法国北部大多数地区。法王查理六世无力抵抗,于1420年5月21日在特鲁瓦签订几乎亡国的特鲁瓦和约。英王亨利五世成为法国摄政王,有权承继查理六世死后的法国王位。法国已沦为英法联合王国的一部分。

然而,英法的亨利五世和查理六世却于1422年同年逝世。两方新王亨利六世和查理七世为争夺法国王位,再度交火。百年战争进入第四阶段。

1429年-1453年之间,法国人民不堪英军压迫,各方纷纷反抗,游击队经常捉拿英格兰的征税者,牵制英军部队,对法军有很大帮助。1428年10月,英军和勃艮地派包围了奥尔良,法军严重不利。此时法国出现一位传颂后世的救星圣女贞德,指挥法军于1429年5月击败英格兰,奥尔良解围,扭转了整个战局。

年仅19岁的圣女贞德不久被英军捉住,1431年被以女巫罪处死。这激起法国民族义愤,助使法军作出大反攻。1437年,法军光复首都巴黎。1441年,收复香槟地区。1450年,解放曼恩和诺曼底。1453年,夺回吉耶讷。

1453年10月19日,波尔多的英军投降,法国收复加莱除外的全部领土。

1558年,法军攻陷加莱,英格兰失去在欧洲大陆最后一个城市。

19世纪初,拿破仑战争再次使英法两国的军事冲突进入高峰ㄧ最终以拿破伦战败,欧洲列强扶植波旁王朝复辟为结局。

1904年4月8日英国和法国签订的一系列协定,它标志着两国停止关于争夺海外殖民地的冲突而开始合作对抗新崛起的德国的威胁。在协定中,双方就一系列国家和地区的控制权达成了一致,包括埃及、摩洛哥、马达加斯加、中西部非洲、暹罗(泰国)等地。

1907年随着《英俄条约》签订,英法协约和法俄同盟共同构成了“三国协约”。

三国协约对三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政治和军事合作奠定了基础,此后在一战的协约国、二战的同盟国以至现代,英法两国关系大致友好。

相关

  • 百度文库百度文库是百度于2009年11月12日发布的供网友在线分享文档的平台,当时称为“百度知道文档分享平台”。12月8日,百度知道文档分享更名为“百度文库”,并且升级了部分功能。百度
  • 回归分析回归分析(英语:Regression Analysis)是一种统计学上分析数据的方法,目的在于了解两个或多个变量间是否相关、相关方向与强度,并建立数学模型以便观察特定变量来预测研究者感兴趣
  • 心房期外收缩早搏是过早搏动的简称,或称期外收缩。规则的心脏跳动之外出现突然提前的心跳称为过早搏动(早搏),早搏时可无症状,也可有心悸或心跳暂停感。频发早搏使心排血量降低,或会引起脑供血
  • S02A·B·C·D·G·H·QI·J·L·M·N·P·R·S·VATC代码S02(耳科用药)是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的一个药物分组,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心(The WHO Collaborat
  • 棘龙科棘龙科(学名:Spinosauridae)是群独特的兽脚亚目恐龙。是一群兽脚类恐龙,比较有名的棘龙生活在阿尔布到森诺曼阶,约112至97百万年前。它们是群相当大型的二足掠食动物,拥有修长、类
  • 氰醇羟腈(cyanohydrin),又称氰醇(cyanoalcohol),有机化合物的一类,是醛或酮分子中羰基发生氰化氢加成反应生成的化合物。羟腈水解可得α-羟基羧酸,羟腈脱水可得α,β-不饱和酸。羟腈为重
  • 量子色动力学量子色动力学(英语:Quantum Chromodynamics,简称QCD)是一个描述夸克胶子之间强相互作用的标准动力学理论,它是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夸克是构成重子(质子、中子等)
  • 利川市利川市在中国湖北省西南部,清江上游,邻接重庆市,是隶属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县级市。总面积4603平方千米,总人口94万人(2016年末)。境内主要居住民族除了汉族以外,还有土家族、
  • 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大学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大学(印地语:जवाहरलाल नेहरू विश्वविद्यालय,简称JNU)是印度的一家公立大学,位于其首都新德里。在2012年,印度国家评估和评审局给予
  • 小部小部,为汉字索引里为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四十二个。(三划的则为第十三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小部归于三划部首。小部通常是从上、下、左方均可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