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朝

✍ dations ◷ 2025-04-03 12:11:27 #939年建立的国家或政权,965年终结的国家或政权,吴朝,吴王家,越南朝代

吴朝(越南语:Nhà Ngô/茹吳,939年-965年),亦有称作“吴氏自主政权”,越南历史时期之一。在10世纪以前,越南北部(古称交州)长期受中国统治。938年,越南北部(古称交州)豪族吴权击败中国南汉军队,并于隔(939)年称王建政,建立自主政权,是为吴朝。吴朝历经吴权、杨三哥、吴昌岌、吴昌文等君主,其间出现内部权力斗争及各地豪强割据等问题,后更演成“十二使君”之局,吴朝衰亡。后世肯定吴朝在越南争取自主的重要性,但对于它是否可称为越南独立之始则出现争议。

吴朝建政的时间,是在中国统治时代的末期。10世纪以前,越南北部地区(古称交州)长期处于中国内地王朝所辖,到10世纪初,唐朝分裂瓦解,形成五代十国局面,交州豪族乘中国内地纷乱,争取自主权力,历经曲氏家族、杨廷艺等统治当地,交州与岭南地区的割据势力南汉为邻,双方时起冲突。

吴朝的开创者吴权,交州唐林州人士,为当地世家大族。杨廷艺统治时,吴权担任牙将,管治爱州一地,并娶廷艺之女为妻。937年,杨廷艺被部将矫公羡所杀。不久,938年,吴权讨伐矫公羡,公羡向南汉求援。南汉皇帝刘䶮派皇子刘洪操(一作刘弘操)率兵救矫公羡。吴权先杀公羡,然后在白藤江海口(在今越南广安东)部署陷阱,“先于海口多植大杙,锐其首,冒之以铁”,亦即在木椿末端包上铁皮,等到潮涨时派出舟师,引南汉海军船舰到装有大杙的位置,适值潮退,南汉舰队“轹橛者皆覆”,于是“汉兵大败,士卒覆溺者太半”,刘洪操亦死于此役,是为白藤江之战。吴权击退南汉军后,于次年(939年)春自立为王,是为“前吴王”,定都螺城(即古螺,在今东英县)。

吴权在位六年,于945年去世。他身后的吴朝政局并非长治久安。吴权临终时,遗命其子由杨三哥(杨廷艺之子,吴权王后杨氏的兄弟)辅助,但杨三哥却自夺王位,号称“平王”。吴权长子吴昌岌出逃,得茶乡范令公协助躲藏,使杨三哥无法捉拿。吴权第二子吴昌文被三哥收为己子。950年,杨三哥派吴昌文出外讨伐叛乱,吴昌文在途中倒戈,推翻平王,夺回权力。吴昌文及自立为“南晋王”,又于次年派遣人迎接其兄吴昌岌,立为“天策王”,两人同理国事,曾一起征讨华闾洞割据者丁部领。但后来吴昌岌擅威作福,令吴昌文愤而不再参与政事。洮江郡人周泰不服,吴昌文亲征,将之歼灭,但从此“狃胜而骄”。965年,吴昌文在亲征太平唐阮二村时阵亡。

交州虽为自主政权,但其流通的货币,仍以唐代开元通宝、后汉汉元通宝(948年始铸)等为主,到日后的丁朝方独立铸币。

从杨三哥夺位时起,地方上便出现割据势力,及至965年吴昌文战死以后,吴氏朝廷已无力管治全国,吴氏王子吴昌炽(吴昌岌之子)只能据守平桥(有说在今兴安省或清化省),与此同时“群雄竞起,各据郡邑自守”,后世统称这些割据者为“十二使君”。最后,华闾洞割据者丁部领击败各股势力,夺得全国政权。

吴朝自吴权建政后,便草创朝廷架构。据《大越史记全书》载,吴权在939年“始称王”,册立王后,置百官,制朝仪,定服色,这些措施在后世被视为“帝王之规模可见矣”。在地方行政方面,从铭文资料可知,当时有县、村等行政单位,另外还有称为“社”的宗教会社组织,社里有社主、社副、社判官、社务、都监等位号。

有关吴朝领土范围,越南古代地理著作,如阮廌《舆地志》,认为是“北夹两广,南至地哩(越南语:Địa Lý (châu)),凡二千八百里;东接钦州、海门(在中国广西),西界云南,凡一千七百里”。现代学者陶维英则指是在“雒越人后裔的各州,即北部的中游和平原地区以及清化──乂安的中游和平原地区得以行使其权力”。

佛教传入交州后,隋唐时期出现了灭喜派禅宗及无言通禅派等教派,到10世纪的吴朝仍得到流传,并在日后的丁、黎、李各朝受到重视。 至于起源于中国的宗教,在吴朝亦得以流传。据河内慈廉的钟铭资料,吴朝时期有玄、儒二门信众结合,崇信道教的“太始三尊”(即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一同兴造道教设施。道教信徒中还设宗教职位,有高级醮祭人员“高功”一职。

吴朝与中国南汉政权接邻,南汉在白藤江之战被吴权所败后,“遂弃不复攻”,不再争夺交州。虽然如此,但南汉对交州仍有影响力。在慈廉县日早村出土的吴朝铜钟“日早古钟”(948年刻),铭文上使用南汉年号“干和六年”,现代学者据此认为该古钟所属的社,与南汉有一定的关系。法国汉学家苏尔梦指出南汉铸造工艺精湛,“日早古钟”便可能铸造于南汉,或是南汉工匠到交州铸造,反映了双方有着文化交流。

在杨三哥夺权事件后,吴氏家族为求自保,乃向南汉称臣求封,于是在954年,吴昌文(一作吴昌濬)遣使到南汉,称臣入贡及要求册封。这次求封的结果,各种史籍有不同记载,一说南汉答应吴朝要求,并派员出发册封,但途中吴朝又以“海贼为乱,道路不通”为由,终断行程;另一说是南汉封吴昌文为“静海军节度使兼都护”。

在越南,后世视吴朝为越南脱离中国自立的重要时期。封建时代史官黎文休说吴权称王是“我越之正统,庶几乎复续矣”,法属时代越南人士有“我越南复国自主之第一君曰吴王权”、“吴王乘衅起兵,越乃为五岭以南之独立国”等论调。到现代,越南学术机关越南社会科学委员会说它是“堂堂正正的独立王国”。

但吴朝的独立国家地位亦受到质疑。中国学者郭振铎、张笑梅指出,吴朝在吴权时就未曾统一越南,各地均有豪族掌权,吴昌岌、吴昌文时仍有地方割据,吴氏朝廷还需向中国南汉称臣求封以自保,而且吴氏君主并未正式称帝改元,所以难以被视为越南独立国家之始。

鸿庞 → 蜀 → 赵 → 第一次北属 → 征 → 第二次北属 → 前李 → 第三次北属 (唐代起事) → 自主时期 → 吴 → 十二使君 → 丁 → 前黎 → 李 → 陈 → 胡 → 后陈 → 第四次北属 (蓝山起义) → 后黎 → 莫 → 黎中兴 / 北河 / 广南 / 宣光 → 西山 → 阮 → 现代

相关

  • 紧身衣紧身衣(英语:skin-tight garment)指的是利用延展纤维(英语:stretch fabric)的弹性使其紧贴在身上的服装。历史上,首个进入市场的延展纤维(弹性体)例如:氨纶或elastane(品牌名称为:Lycra)
  • 科比尔卡布莱恩·科比尔卡(英语:Brian Kobilka,1955年5月30日-),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分子和细胞生理学教授和博士。他也是ConfometRx,一家专注于G-蛋白偶联受体的生物技术公司的共同创办人
  • 酰氯酰氯是指含有 -C(O)Cl 官能团的化合物,属于酰卤的一类,是羧酸中的羟基被氯替换后形成的羧酸衍生物。最简单的酰氯是甲酰氯,但甲酰氯非常不稳定,不能像其他酰氯一样通过甲酸与氯
  • 斯科纳斯科讷(又译斯堪尼亚,瑞典语:Skåne)位于瑞典南部斯堪的那维亚半岛最南端,为约塔兰地区之一旧省。斯科讷虽然面积仅占瑞典的3%,但总人口却达到了1,247,338人,相当于瑞典总人口数13%
  • 伤痕文学伤痕文学泛指中国大陆于1970年代末期“拨乱反正”时期开始的一种文学创作思想(潮流),是中国大陆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最先出现的一种文学现象,为1980年代中国大陆的文学思潮的
  • 袭击法国南部地区(1944年-1945年)龙骑兵行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于1944年8月15日在法国南部的入侵行动,也称普罗旺斯登陆。入侵是由美国第7军团部队与主要由法国第1军团组成的后续部队发起的
  • 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是一家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黄冈城东新区白潭湖南面的区域性医疗中心,属于黄冈市中心医院的新院区。中心用地900亩,总建筑面积达25万平方米,床位2000张,建设标
  • 约翰·迪金森约翰·迪金森(1732年11月-1808年2月14日),是一名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签署人,他也是一名著名的政治家。1767年至1768年期间,他撰写了十二封《来自宾夕法尼亚农民的书信(英语:Letters fro
  • 胶澳租界德国胶州保护领(Kiautschou, Deutsches Schutzgebiet,通称德国胶澳租借地),德国于1898年在中国设立的租借地,包含胶东半岛胶州湾(胶澳)周边地区,总面积552平方公里。行政中心(首府总
  • 韦昭韦昭(201年-273年),字弘嗣。吴郡云阳(今江苏丹阳)人。东吴史学家、经学家。因避司马昭之讳,《三国志》称其为韦曜。少时好学能文。早年曾任丞相掾、西安令、尚书郎、太子中庶子、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