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振价键理论

✍ dations ◷ 2025-11-17 17:02:28 #超导体,凝聚体物理学,理论物理

在凝聚体物理学中,共振价键理论(英语:resonating valence bond theory,简称RVB)是一种试图解释高温超导(尤其是铜氧化物超导体)的理论模型。1987年,美国物理学家菲利普·安德森和印度物理学家Ganapathy Baskaran提出了该理论。此理论认为在铜氧化物晶格中,邻近铜原子相互作用形成价键,将它们固定在位置上。然而,经过掺杂之后,这些电子可以像库柏对一样运动而形成超导现象。安德森在他1987年发表的论文中认为掺杂铜氧化物中超导的起源是(非超导态的)铜氧化物的莫特绝缘体特性。共振价键理论是在赫巴德模型和t-J模型的基础上建立的,用于研究强关联材料。

莫特绝缘体的物理性质可用赫巴德模型的哈密顿量来描述:

1971年,安德森最先提出这个哈密顿量有一个非简并的基态,其中电子自旋状态是无序的。在高温超导体发现不久之后,安德森和基弗森等人提出这些材料存在一个共振价键基态,可表示为:

其中 C {\displaystyle C} 表示相聚最近的二聚体(可认为是库柏对)在一个晶格中占据的体积。每一项对整体所做的贡献可认为是相同的。在平均场近似中,共振价键状态可以写成古茨维勒投影(Gutzwiller projection)的形式,表示依据科斯特利茨-索利斯相变(Kosterlitz-Thouless)机理进行的超导相变。然而,至今仍没有人对赫巴德模型或t-J模型中的哈密顿量存在这样一个超导基态进行了严格证明。此外,共振价键基态的稳定性也没有得到确认。

相关

  • 伯奇费尔伯勒尔·克拉克·伯奇费尔(英语:Burrell Clark Burchfiel,1934年3月21日-),美国构造地质学家。1961年获得耶鲁大学博士学位,1977年迄今任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主要研究兴趣为大陆地壳
  • 路德维希·法捷耶夫路德维希·德米特里耶维奇·法捷耶夫(俄语:Людвиг Дмитриевич Фаддеев,1934年3月23日-2017年2月26日),前苏联、俄国理论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他最著名的成果
  • 工业区工业区指的是一个工业设施(特别是造船、采煤、钢铁业、陶瓷业等重工业)聚集的地区。通常在工厂工作的工人们也会居住在附近。在英格兰,这样工人居住的地方大部分会以排房(连栋房
  • 电子报电子报,一般是指藉互联网发送传播的报纸;因此,在华语世界中,“电子报”可以是指数字化的即时传播媒体,也可以是社群或商家借着邮寄清单技术发送给其相关对象的数位通讯刊物。
  • 牛头马面牛头马面,是中国佛教、道教与台湾民间信仰中两个阴间的神祇,形象分别是牛头人身、马头人身,负1]合,责捉拿、带领阳寿终了的亡魂到地府审判,即鬼差。一说为两尊是负责把守地府中奈
  • 赵之谦赵之谦(1829年-1884年),初字益甫,号冷君;后改字㧑叔,号悲庵、梅庵、无闷等,浙江绍兴人,中国清代书画家、篆刻家。赵之谦的篆刻成就巨大。近代的吴昌硕、齐白石等大师都从他处受惠良多
  • 新五代史《新五代史》,北宋欧阳脩撰,是唐代以后唯一私修正史。尹洙与欧阳修打算合撰《新五代史》,但因史观不同而作罢,尹洙后来独撰两卷的《五代春秋》。宋仁宗皇祐五年(1053年)《新五代史
  • 1921年5月磁暴1921年5月磁暴是威力巨大的一次日冕大量抛射对地球磁层造成影响的重大事件。它发生在5月13日至15日,是第15太阳周期的一部分。此一事件发生在广泛的应用互联互通的电气系统和
  • 陈献章明人绘《陈白沙坐像》陈献章(1428年-1500年),字公甫,号实斋,广东新会县会城都会乡(今江门市新会区会城街道)人,后迁居白沙乡,世称白沙先生。明代著名的书法家、诗人、教育家、思想家,为
  • 右近德太郎右近徳太郎(1913年9月23日-1944年),日本足球运动员,前日本国家足球队成员。从1934年到1940年,他共为日本国家足球队出场5次,打进1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