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天二十八祖佛教禅宗的开始,指释迦牟尼佛在灵山会上以“拈花微笑”教外别传传法给摩诃迦叶尊者。迦叶被尊为禅宗始姐,传至菩提达摩,共二十八代。
李华为天台八祖左溪玄朗所作《故左溪大师碑》最早有“佛以心法付大迦叶,此后相承,凡二十九世。”之言,《永嘉证道歌》最早有二十八代说,但仅言其数,不列其名,敦煌本《坛经》西天二十八祖取《付法藏因缘传》二十三位,再加上《达摩多罗禅经》五位而成,但有同人异名的重复问题,又误将达摩多罗(Dharmatrāta)当成菩提达摩(Bodhidharma)。敦煌本《坛经》还宣称从原始七佛到惠能,共四十世。
贞元十七年(801年)智炬的《曹溪宝林传》据敦煌本《坛经》修正二十八祖史事,在《付法藏因缘传》之二十三祖外另加婆须密,成为二十四祖,又在师子之后加上婆舍斯多、不如密多、般若多罗、菩提达摩等四祖,共二十八祖。五代的《祖堂集》和北宋《景德传灯录》皆遵循《曹溪宝林传》的说法。
除了二十九祖、二十八祖之外,又有二十七祖的说法。宗密在《圆觉经大疏钞》卷三说,“僧伽罗叉第二十七”。《宗镜录》和《景德传灯录》记禅宗第二十七祖变为“般若多罗”。
天台宗所信奉的《付法藏传》和《摩诃止观》一书记述“西天二十四祖”。宋代天台宗僧侣子防、从义等人认为二十八祖没有根据,更指出禅宗所传“拈花微笑”、“只履西归”、“立雪断臂”等故事也纯属虚构。
胡适在《荷泽大师神会传》中考证二十八祖的法脉是后人杜撰的。在梵文中也没有印度禅宗二十八祖法脉的记载。胡适以为二十八说最早出现于大历九年(774年)后出现的《历代法宝记》。胡适认为二十八祖说是神会晚年所提倡: “我现在主张二十八祖之说成立虽甚晚,而起来却在神会生时,也许即是神会所倡。”。印顺则认为:“《南宗定是非论》仅说西土八祖……《显宗记》的二十八祖说,应该是神会门下所增入的。”。印顺认为二十八祖之说是二十九祖中不取末田地,或没有弥遮迦。胡适晚年还表示:“那就是禅宗佛教里百分之九十,甚或百分之九十五,都是一团胡说、伪造、诈骗、矫饰和装腔作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