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公庙是位于台湾高雄市凤山区的一座庙宇,供奉对当地民生颇有贡献的清朝台湾府凤山县知县曹谨,目前隶属水利会管辖。该庙在1992年11月1日以前原称曹公祠,据称因玉皇上帝降旨而升格更名。清领时代原是在凤仪书院建祠祭拜,日治时期才改于今址重建祠堂。庙前有曹公纪念亭与一座收有七座古碑的碑林。
由于曹谨在任内留下了包含兴建曹公圳等政绩,凤山县民遂于凤仪书院东侧建祠,于其九月二十六诞辰时召戏班演戏、祭祀,此外并捐有“正德厚生”匾额于祠内。
进入台湾日治时期后,由于凤仪书院成为卫戍医院分院,一般人无法进出,所以曹公祠因而倾圮。直到明治三十三年(1900年)台湾总督儿玉源太郎出巡凤山时因感佩曹谨功绩,应凤山耆老的请求,遂捐金500日圆,号召地方人士集资重修凤仪书院内的曹公祠(今存门额),并恢复曹公祠的祭祀。。十年之后曹公水利组合重建曹公祠于明治四十四年(1911年)8月10日完工,是由台南厅土木系所设计,11月1日举行落成典礼,遂改订11月1日为曹公诞辰来祭祀。此外在大正二年(1913年)时,台湾总督佐久间左马太亦赠“曹公祠”一匾。
二次大战后,曹公祠在民国八十一年(1992年)11月1日据说因玉帝降旨而更名为曹公庙,并开始立神像祭祀。民国八十七年(1998年)11月1日时,曹公神像曾出巡整个凤山区。
曹公庙为二进建筑,于正殿供奉曹公(曹谨)、注生娘娘与福德正神的神像。
正殿。前方为曹公禄位,后方为曹公神像。
佐久间左马太所赠的“曹公祠”匾额。
曹公庙内的曹谨神像。
坐标:22°37′40″N 120°21′25″E / 22.62771°N 120.35701°E / 22.62771; 120.35701